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一)(1 / 2)

冬至,又稱長至節,或稱亞歲。 WwWCOM

它昭示著陽氣回升,陰盡陽興,白晝漸長。

今年的冬至日,難得地出現了晴朗的好氣。

前一日傍晚,霞光灩灩,紅映西,仿佛是為了慶祝這個節日,抹去雲層,再現日。

自兩漢起,冬至作為一個官方節日,每年官府例行有五的假期,以便祭祀先祖,拜見父母,更有走訪親友,相互拜賀過冬至的禮俗。

這次冬至節,徐州府連著共有五的宴會。

日,即是冬至日,由將軍府舉辦祝賀儀式,並設有筵席,次日到蕭太守府上,第三日,是將軍府長史譚元,下一日,在別駕虞鵬家設宴,末日在將軍府郎中令夏侯宣位於昭德裏的宅院。

清晨時分,東方蒙蒙未亮。

桓府在一片忙碌中,迅蘇醒過來。

鄭綏心中記掛著事,比平日早醒了一刻鍾,因到徐州後便有了身孕,對外一直靜養保胎,加之她人生地不熟,很少出門與人來往。

這次算是她來徐州後,第一次公開露麵,出席參加宴會。

‘賀冬’的儀式,由長史譚元和郎中令夏侯宣一同帶人籌備。

至於筵席,早在半個月前,譚元就給她撥了兩名幕僚,加上齊五給她從莊子上挑選的倆人齊興和安常,又有石蘭、劉媼、辛夷等一起操辦,兼有溫翁居其間做總調度,皆已事事俱備,安排妥當。

當世重門第,譜學尤興盛。

避諱之風,特別是家諱,大行於世,在宴會上要格外留心。

鄭綏把徐州郡內五品以上官吏的牒譜皆已熟記過一遍,又向桓裕借了一名熟知這些官吏家事的舍人,過來給她講解各家的人口,以及一些重要家眷的品貌性子,以便筵席上應對不會出差錯。

桓裕遣過來的舍人,名徐應,年才十二。

鄭綏當時瞧著唇紅齒白、麵龐俊俏的徐應,很是驚訝,“你是東海徐氏子,怎麼這麼,就出來了?”

將軍府的舍人,是入了品的,和侍郎一樣,很多時候,成為世家子弟,進入仕途的起點,通常情況下,年紀在十四五歲左右,不會太大,譬如:上月跟著鄭繼一起來徐州的何度,在將軍府做舍人,隻有十四歲。

何度出自廬江何氏,是七伯母的族侄孫。

瞧著徐應精通庶務,瞧著不像是新進府的,那麼,他征辟入將軍府的年紀隻會更。

果然,聽到徐應回了一句,“阿耶亡故後,有阿母和弱弟幼妹需要某贍養。”

“倒是個純孝的孩子。”鄭綏感歎一句,爾後,沒有再往下問,心裏多少有些後悔,沒有留心去聽桓裕的話,隻記得他要派過來一位舍人,出身東海徐氏。

後來,私下裏問了鄭繼,才有所了解。

原來徐應之父,與前長史沈誌交情匪淺,其在陽平郡任太守時,頗有令名,清簡素樸,去世後,身無長物,隻遺留一床席被,沈誌為了使名父之子,不患俸祿供養,故而,不顧徐應年僅八歲,便征辟為將軍府舍人一職。

鄭綏聽他介紹起徐州府官僚的家事人口,如數家珍,十分清晰,況且,他又口齡伶俐,聲音清亮,使得鄭綏越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