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如意(2 / 2)

外麵春風和煦,春光暖融,但屋子裏到底還是有些涼。

阿一和啟郎又被拘在了滎陽,四姊夫回了南陽,四娘在沐兮園,前陣子,讓阿兄給訓斥了一頓,這會子,自不會過來一起用飯。

鄭綏絕不認為,大兄把她找來,僅僅是為了一吃這頓飯。

果然飯後,漱了口,鄭經便先開了口,話是對鄭綏的,“我原是想著能親自去一趟臨汝,送你過去,也順道看看五郎他們,隻是現今卻無法離開,正好,你阿嫂也不放心你,就讓你阿嫂送你去,日子也定下了,就在下月初一,家中的相士算過,那日子較好,宜出行。”

所有的事情都已確定好了,這是知會她一聲。

饒是如此,鄭綏看了眼身旁的大嫂李氏,臉上盡是擔心,“此去臨汝,跑途遙遙,阿嫂的身子,哪能受得住。”哪怕大房無人,也可以讓族中其他人送她過去,實在不行,挑些得力的幕僚賓客即可,眼下大燕和大楚互通邊貿,邊境很是安寧,況且,從滎陽再往南,途經南陽,那是四姊夫的地盤,想到這,鄭綏又道:“不用人送,我自己帶著五百部曲就可以了。”

“這可不行。”未待鄭經話,李氏搶先表了態,回頭瞪了鄭綏一眼,“我的身子,我自己心裏有數,不用你瞎操心。”

鄭經心裏頭,也著實擔心李氏的身體,但無奈李氏鐵了心要親自過去一趟,順利看著鄭綏出嫁,再有,他不得不承認,李氏的有幾分道理,四郎媳婦殷氏,不是個能讓人放心的人,更不是管事的料,五郎媳婦謝氏,十五歲不到,雖是謝家女,但到底他們誰也沒見過,又是新婦,暫時還看不出來好歹,十娘是他胞妹,他私心作祟,總盼著十娘的出嫁能隆重些。

除了李氏,他也不放心旁人。

“聽你阿嫂的。”

一聽這話,鄭綏抬頭瞧了大兄一眼,“阿兄,四姊夫在南陽,四兄在荊州,廬陵是三郎的封地,再過去就是臨汝,這一路上,阿兄和阿嫂,還有什麼不放心的,若實在不放心,要讓人跟著,就讓四姊夫送我去南陽的邊界。”微微一頓,又道:“五兄來信上,月中將起程去襄陽城。”

“熙熙。”李氏和鄭經同時出了聲,不約而同,異口同聲,看來,兩人都吃驚不已,尤其是鄭經,他原還擔心,這丫頭先時對這樁婚事不情不願,沒料到,她把行程都想妥當了,一時間,心下也放心了幾分。

這樁婚事,雖已定下,但他不過去,就五郎那膽子,以及他對熙熙的慣縱,隻要熙熙不願意,怕是臨時悔婚都有可能,屆時,他們人在南地,他亦是鞭長莫及。

“南地有十八嬸娘,四房也已經從京口搬回了臨汝,七伯母當了十幾年的家,她們都是長輩,阿嫂縱有不放心的,也可以派人過去,囑托倆位長輩,又何必自己親跑一趟,這一來一回,少路上也需耗費兩個月時間,別阿兄心頭難安,哪怕我成親,亦無法歡喜,阿嫂總希望我開開心心的,何不依我一回。”

一時之間,李氏竟無言以對,“話都讓你了去。”伸手攬著鄭綏的肩頭,鄭綏順勢靠在李氏身上。

鄭經也在心裏感歎,這丫頭,終究是長大了,會自己想事情了。

“這事我們後麵再。”

這明顯是有鬆動之意,李氏卻是急了,忙地抬頭望了鄭經一眼,鄭經隻是笑了笑,安撫的意味很濃,斟酌許久,方:“我想了想,除了那五百部曲,再添些人,把石蘭一家子給到熙熙,還有齊家,那一族人,都給熙熙,跟著一起去南地。”

石蘭是李氏身邊的得用仆婦,齊氏族人,是經鄭經之手,帶出來的部曲,並且,齊氏人丁興旺,又能人輩出,在鄭家,多充任幕僚和管事。

對於大兄和大嫂所送的人以及物什,鄭綏從來都不拒絕,這次也不例外,大方地接受了,笑嘻嘻地道:“隻要阿嫂和阿兄能舍得,我是樂意之至。”

李氏拍了拍鄭綏的肩頭,“不過是幾個仆從,能令你一生安樂順遂,我和你阿兄有何舍不得的。”

嘩地一下,鄭綏的眼淚就流了出來,忙地撇頭,掩麵靠在李氏肩上。

她已猜到,怕是啟程那日,阿兄是不能回來了,故而才有這一番交待。

沒想料,鄭綏突然就哭了起來,一見此場麵,鄭經頓時驚慌失措,扔下句,“我還有別的事,你勸勸熙熙。”

幾乎是落荒而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