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闔家出遊(1 / 2)

春光明媚,萬物生輝。WwWCOM

又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氣,院子裏的垂柳,猶如千萬條綠絲絛掛於枝頭,伴隨著和煦的細風,春意盎然。

這時節,出門踏青,最是合適不過。

鄭綏歡喜地走出院子,往主院而去。

昨日晚上,五兄鄭緯就和她過,今帶她和阿羅去燕雀湖那邊,已讓人賃了住所,可以在那兒住上十。

一到主院的書房門口,鄭綏看了眼守在外麵的三都,細聲問道:“阿兄在忙什麼?”

隻是話音一落,三都還沒回話,就聽到五兄鄭緯清朗的聲音從裏麵傳來,“熙熙既然來了,就進來。”

“阿兄,”鄭綏喚了一聲,邁步走進去。

屋子裏四扇窗戶打開著,暖融融的陽光,從窗口照射進來,窗台上的盆栽杜鵑,紅豔豔的,開得極好,琴架立於窗前,牆上掛著兩幅字帖,一幅是阮遙書寫的《勸學》,一幅是王十二郎書寫的《平城賦》,即是五兄的成名之作。

此刻,五兄正跪坐於方榻上,案幾上擺放著幾份文書,溫翁和二京分別蹲在一側,細心地核實。

鄭綏瞧見溫翁時,喊了聲阿翁。

溫翁抬頭含笑地看了鄭綏一眼,隻見鄭緯把手頭上一份文書合上,起了身,遞到溫翁手上,“好了,就這些,勞煩阿翁今日走一趟。”

“沒問題。”溫翁笑著答應,“既然是闔家出遊,五郎就和娘子在那邊多住幾日,有什麼事,老夫會派人過去告知五郎。”

“那就有勞阿翁了。”鄭綏對著溫翁一揖。

溫翁回了一禮,抱著幾卷文書離開。

人一離去,鄭綏不由問道:“阿兄,闔家出遊是什麼意思?”

“我想了想,既然是出門踏青,如今氣正好。索性就一家子都去,四郎下月要去荊州,以後就要在荊州長待,而我從荊州回來。又要去一趟京口,接下來,一家人隻怕難聚在一起,所以就做主,不單單你和阿羅去。九娘和四郎也都去。”

起來,他自來建康後,還沒有去京口拜見過四叔公,這一趟過去,是事在必行,而且他還要帶著鄭綏一起去。

鄭綏聽了,吃驚地問道:“阿兄,九娘能出門嗎?”她記得,為了避免讓九娘鄭芊進宮,這些日子。九娘一直托病,沒有出門。

“當然能夠。”鄭緯一笑,有關九娘的事,他和四郎已經商議過了,既然逃不開,不如順其自然,側頭正瞧著鄭綏一臉愁眉,遂勸道:“這些不需要你操心,我們走吧,你都過來了。想必阿細和阿羅都已經在門口那邊候著了。”

鄭綏哦了一聲,忽地抬頭問向鄭緯,“二郎和二娘子有沒有跟著一起去?”

“你放心,十八從叔一家子都沒有。自然不會有二郎夫婦。”

鄭綏兄妹倆出了書房,到了側門口時,出行的牛車早已準備好了,阿羅和九娘鄭芊已經過來,和四嫂子殷氏坐在一輛牛車上,如今換上了春衫。今日阿羅身上是一件鵝黃色撒花煙羅衫,九娘是一條煙雲蝴蝶裙。

一見鄭綏過來,四嫂子殷氏便朝她招了招手,讓她過去。

鄭綏走過去,喊了聲四嫂,卻沒有上車,“阿兄他們所乘的牛車大,我和阿兄他們坐一輛車。”

殷氏心裏明白,鄭綏不喜歡她,而她們倆人之間多有疏離,不鄭綏不想和她坐一輛車,她心裏也同樣不樂意和鄭綏同乘一輛車,但這會子,一家子都在,又是一家子出門,殷氏是嫂子,心裏再不樂意,嘴上也不得不勸,“十娘,你一個娘子,和你阿兄坐在一起,多少有些不方便,還是跟著阿嫂和九娘阿羅一起坐車。”

鄭綏忙地嘻嘻一笑,“我近來常和阿兄一道出門,都是坐一輛車,阿兄的車上,什麼都有,可比四嫂子乘坐的牛車,方便多了。”鄭綏這話時,已經把眼角的餘光撇向旁邊五兄,隻可惜,和她一起出來的五兄,此刻,已經進了前麵一輛車廂。

殷氏自是明白鄭綏是有意曲解她的意思,“熙熙,這輛車的車廂也很寬敞,從這去燕雀湖,可得走上一個半時辰,快上車。”對於鄭綏的不聽話,心中很是惱火。

正在這時,鄭綏欲直接拒絕,隻瞧著四郎鄭紜從前麵的車廂裏探出頭來,開了口,“就讓十娘跟著我們一起好了。”

殷氏聽了四郎的話,臉上含笑地應了聲唯。

鄭綏行了禮,轉身上了前麵的牛車。

牛車緩緩起動,鄭綏一坐下,就聽到五兄鄭緯道:“熙熙,往常不論,方才可是你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