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變(2 / 3)

這些溫翁都打聽得極為詳細,要不然,也不敢冒然替四郎鄭紜去相看,最後,又讓鄭十八郎君口頭上應了殷景。

左軍,是殷景曾任的官職,故又稱殷左軍。

“如此一來,就趕緊遣媒,趕在五月以前把婚事給辦了。”

傅主薄這話一完,不僅鄭紜嚇了一跳,脫口道:“是不是太快了點?”他是想娶親,可也沒想娶得這麼急,從遣媒到請期,這之間起碼也得半年才行,要不太過匆忙了些,到時候容易亂,他更想要個整齊有序的婚禮,畢竟,婚事,是人生大事。

尤其初婚,一生就這麼一次。

連溫翁也著實嚇了一跳,不過他對傅主薄極熟悉,知道傅主薄出來這話,必是有因由的,心頭驀地浮現起一陣不好的預感,果然,隻瞧著傅主薄打開手邊的木匣子,從裏麵拿出一封信箋來,打開才交給四郎鄭紜手中,“郎瞧瞧,這是前幾日,大郎君從滎陽派人送過來的信,信是半個月前寫的。”

鄭紜伸手接過,從方才的驚嚇中緩過神來,目光望向信箋,幾乎是一目十行,掃蕩得極快,很快就看完,隻是看完後,握著信箋的手,卻緊了許多。

讓他趕在五月前,最遲六月初成親的,正是伯父鄭淵,當然,理由也很簡單,隻有一個,就是伯父的身體快不行了,怕是難撐過今年六月,若是他不趕在六月初前成親,隻怕又得服喪,延遲一年。

鄭紜的第一個念頭,便是想著推遲一年也無甚大礙,畢竟為伯父服喪的事,才是大事,隻是想到殷家八娘。再推遲一年了,就年過二十了,瞧著殷左軍急切的樣子,隻怕也無法等。

更有一個充分的理由。便是,他的確該早點娶房妻子。

在四郎鄭紜看信的同時,溫翁也跟著在旁邊快瀏覽了一遍,看完後,四郎鄭紜陷入了考慮之中。同樣,他心中傷心之餘,也在迅權衡,最後,還不待四郎鄭紜話,他已經先開了口,“依老夫看,就按大郎君的辦吧。”完,又呢喃了一句,“大郎君還是這樣。從來不願意因自己個人而耽誤旁的事。”永遠把自己個人放到最後一位,或許,這便是一個大家長,該有的責任感。

“我的意思,也是這樣。”傅主薄得很堅定,自從九娘鄭芊的事後,他越覺得,後院極需要一個管家女眷,要不然,他還需要花費人手和精力來盯著後院。這一項,絕不該是在他的處事範圍內。

既然溫翁和傅主薄不謀而合,又有大伯父的親筆信,鄭紜自是不會反對。

因著鄭紜他自己要娶親。又是很急,特意請了十八嬸子過來給他主事,鑒於婚事比較急,他又親自趕去會稽殷府,和殷左軍出緣由,隻因殷八娘年已十九。殷左軍一直內疚,覺得是自己耽擱了女的婚期,恨不得女兒趕緊出嫁才好。

如今事出有因,雙方幾乎是一拍而合。

遣媒納征……請期親迎,一切按照正規的程序來辦理,雖急切,但因有專人,何況如今人在南地,不比在滎陽,又省了許多客酬,加之四郎鄭紜並無官職在身,省去了許多排場,一切還是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隻是時間,還是很急,堪比二郎當年娶親,不,應該來,時間更緊迫,從遣媒到親迎,隻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候,婚禮便在五月初十給辦了。

正因為時間趕得急,使得當時建康的世家大族,許多族老還不住地感歎:世風不古,沒想到像滎陽鄭氏這樣的舊族,竟然也開始不守禮儀,婚事如此草草。

就為這事,四郎鄭紜曾受到了不少詬病,隻是這些卻是後話,因為鄭紜忙得幾乎沒有空閑的時間來理會這些事,更沒有空閑的時候來關心這些。

五月初十成親,五月二十一日,便接到伯父病逝的消息。

同月,襄國石趙皇帝陛下駕崩,五子爭位,於病榻前刀兵相向,最後,在五子互相殘殺,實力大受折損之後,養子石通把石趙皇帝的五位參與權力鬥爭的兒子,全部鏟除,立一位年僅兩歲的皇孫為帝,之後,自任命為丞相,持節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