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勸說(2 / 2)

沒一會兒,屋子裏重新收整了一遍,點了十來盞釉陶熊燈,燈火通明,無比亮堂,鄭淵又屋子裏嫌太過悶熱,讓一名僮仆打開一扇窗戶,廊下的燈籠,在風中搖擺,寒風從外麵吹進來,一陣一陣的,偏那扇打開的窗,還是對著鄭瀚這一邊,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

鄭瀚一臉苦笑,他身上隻著了一身薄薄的單衣,往常吃了五石散之後,也會吩咐僮仆開窗,或是著單衣在廊下行散,但今兒這酒和五石散都讓阿兄收起來了。

鄭淵在對麵的榻席上坐下,看了鄭瀚一眼,便猜到,他今日還沒服食,“要是覺得冷,就令蒼叟給你加件衣裳。”

“關上窗戶即可。”這屋子地炕燒得足,披一件單衣就足夠。

“關窗就不必了,讓冷風吹吹,能使你腦子清醒些。”

“阿兄。”鄭瀚央求地喊了一聲,偏鄭淵冷著張臉,隻不作理會,一旁蒼叟臨出門時,還是給鄭瀚身上披了件大氅。

待僮仆出去後,鄭淵問向對麵的鄭瀚,“阿言過幾日便要回府,難不成到時候你也不見她?”

阿言,是十二娘的名,亦是他們倆的同胞妹妹,族中排行十二,阿言先嫁清河崔氏崔頎之孫,十二年前,因崔家滿門遭難,由父親做主,與崔氏義絕,回滎陽三個月內,再嫁入隴西李氏,這還是她嫁入隴西李氏後,第一次回滎陽。

“阿言又不是在家住一兩,這回一住,怎麼都得半年才行,有的是機會見麵,何必急在一時。”

“那還有十娘的生辰,大郎的媳婦打算給她操辦,你總不能不露麵吧。”著,鄭淵挑眉看了鄭瀚一眼,“崔大郎定了啟程的日子,在十娘生辰過後的兩日,你如何能避開。”

又語重深長地道:“阿齡,崔大郎走之前,你怎麼都得見他一麵才行,縱使生氣,也不該和一個晚輩慪氣。”到最後,手指敲了敲案幾。

“阿兄也了他是一個晚輩。”鄭瀚冷笑一聲,“要解釋原由也該是崔行先過來和我,他們想得倒好,出了這麼大的事,就派個黃口兒過來。”

瞧著鄭瀚越越氣大,鄭淵不得不製止,喊了聲,“阿齡。”

又無奈地勸道:“不管怎麼,他們到底是大郎兄弟的外家,事已至此,你再計較也無用,更何況崔家還有長輩在堂,你我皆知,那樁事不是崔行先能決定的,如今崔家的掌家還是崔中書令。”

婿為半子,這事真要鬧下去,往的,影響兩家姻親關係,往大了,可就是鄭瀚不孝,鄭淵不信,鄭瀚熟讀經書,不會不知。

“看在阿大兄弟的份上,看在崔家撫養阿奴和熙熙十年,盡心教養的份上,那樁事就放下吧,再退一步,十二年前,是我們欠了崔家的,我們就當作是償還。”

一到這,鄭瀚一下子便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