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裸的領土擴張
—1846~1848年的美墨戰爭
美墨戰爭是1846~1848年間,美國在“天定命運”論下的領土擴張中,對墨西哥發動的一場赤裸裸的公然侵略他國的戰爭。戰爭以美國獲勝、墨西哥割地求和而告終。但美國也為這場戰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獨立戰爭後的美國統治集團一直把向西部擴張作為國策,尤其是南方的奴隸主集團,更充當了領土擴張的急先鋒。美國以移民為先鋒向西部移民數量激增,1835年達到3萬人,並遠及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等墨西哥領土。移民與墨西哥政府不斷發生糾紛。1835年,美國政府唆使得克薩斯的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布得克薩斯“獨立”,成立“熊星國”。1844年大選,波爾克當選美國總統,做好了向墨西哥開戰的準備。1845年7月宣布吞並得克薩斯。同時,美國還加緊向其他墨西哥領土侵犯,為吞並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的大片土地,1846年5月13日,美國向墨西哥宣戰,美墨戰爭爆發了。
戰爭大體分為兩個階段。1846—1847年2月,戰場主要在3個方向展開。泰勒指揮美軍主力在墨西哥北部同墨軍主力交戰。5月8日的帕洛阿爾托戰役,美軍2300人同墨軍6000人交戰,美軍以優勢炮火擊潰了對方的騎兵。5月9日,美軍1700人在雷薩卡·德·拉帕爾馬擊潰了5700名墨軍。9月24日,美軍增至15萬,攻占蒙特裏。1847年2月,雙方在布埃納維斯塔激戰。墨軍統帥聖安納以2萬之眾企圖圍殲5000美軍。墨軍幾次擊退美軍進攻,俘400多人。但美軍憑借炮兵的優勢,擊退了墨軍。此役,美軍傷亡746人,墨軍損失1500至2000人。在加利福尼亞,6—7月間,美國移民擊潰墨軍,建立了“加利福尼亞共和國”,樹起“熊星國旗”。美國海軍遠征加利福尼亞,支援移民。9月,墨西哥人起義,驅逐了美國移民。美國又增派陸軍,與太平洋分艦隊配合,擊敗了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的墨軍,將這兩個地區並入美國。1846年12月,多尼芬率領900名美軍長途奔襲1000多英裏,攻占了墨西哥北部重鎮奇瓦瓦,並在蒙特裏與泰勒軍會師。
第一階段戰爭結束時,美已攻占了墨西哥北部大片土地。美軍人數雖少,但倚仗優越的戰術素養和精良的裝備,擊潰了以印第安人為主體的數量占優勢的墨西哥軍隊。墨西哥人民在美占區展開遊擊戰,迫使美軍停止了進軍。
1847年2月至1848年,戰爭進入第二階段。美軍增至6萬人,其中二分之一派往墨西哥。美軍為徹底擊敗墨軍抵抗,改變主攻方向,開始尋找一條最短路線攻占首都墨西哥城。美軍司令溫菲爾得·斯科特策劃並實施了對維拉克魯斯的兩棲登陸。
維拉克魯斯是墨西哥東海岸的最大港口,具有重要戰略價值。斯科特集中軍隊13萬人,配備50門大炮,在海軍墨西哥灣分艦隊的支援下,進攻該港。維拉克魯斯有墨軍4000人防守,工事堅固。為完成兩棲攻擊,斯科特專門定購了特製的登陸艇,並對部隊進行了強化訓練,做好了周密的準備工作。3月9日開始,美軍在維拉克魯斯東南3英裏處的海灘開始登陸。墨軍未予抵抗,美軍8000人無一傷亡,順利登陸。接著,美軍開始圍攻維拉克魯斯。從3月22日開始,美72艘軍艦和陸軍的大炮對維拉克魯斯進行了連續幾天的野蠻炮擊。斯科特下令:墨西哥人不投降,便不許任何活人離開這座城市。在美軍猛烈的炮火下,城市受到嚴重破壞,一時“城內街道上血流成渠,到處落下被敵人炮彈炸飛的人的斷肢殘體”。墨西哥守軍進行了頑強抵抗,直到3月29日,美軍才攻占該城。這次兩棲登陸,從軍事上看,是十分成功的,美陸海軍密切協同作戰,完成了預定的作戰目標,被稱為“19世紀最成功的兩棲登陸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