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漢城小事(2 / 2)

趙無銘聽著兩人之言,半晌之後緩緩點頭,神情有些低落:“兩位軍師之言在理,但願今後不要走到哪一步“。

“主公也不必失落,畢竟這隻是我們二人的猜想,事情究竟如何隻有到了那一才會得知“。張良對著趙無銘相勸。

陳平也接過張良的話,對著趙無銘勸解:“主公當務之急是幫助趙王穩定趙國局勢,一則以全兄弟之情,二則借助趙國之力牽製林胡,我漢城也好全力東征東胡“。

“孤今在邯鄲見到燕國使節雲渺,據他述燕國以和東胡有了議和之意“。趙無銘聽見兩人的話,突然想到了雲渺提供的消息,連忙告知兩人。

張良看向趙無銘,對著他再次確認這個消息:“燕國有意和東胡議和?“。

“聽聞燕王已經動員了都城之兵三十萬,意圖以打促和,爭取讓燕國少受一些損失“。趙無銘對著兩人解釋。

張良和陳平互望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緊迫感。

“這是婁煩王給婁煩使節的國書,兩位軍師可以細細觀看一下“。趙無銘不給他們思索的時間,把手中的帛書遞給兩人傳看。

張良和陳平兩人打開那封帛書,細細觀看,眉頭漸漸鄒起。

陳平對著趙無銘詢問:“婁煩已經有了準備?“。

“主公、看來我漢城,需要加快步伐了“。張良對著趙無銘提議。

陳平稍微思索連忙附和:“既然事情已經暴露,我漢城又何須遮掩,當盡快探明林胡動向動雷霆一擊“。

“林胡動向?“。趙無銘有些不明白,為什麼陳平會林胡,難道是自己聽錯了。

陳平對著趙無銘解釋:“據臣派去林胡的人手打探,婁煩和林胡一直是聯盟關係。近來林胡大肆集結兵力,意圖不明。如今又看到這封帛書,恐怕……“。

“婁煩得知我漢城動向,如今林胡又恰好大肆集結兵力。難道他們早就注意到了我們,打算趁此時機聯手出兵我中部草原“。趙無銘順著陳平的話推斷,心中突然一驚。婁煩和林胡聯手,兵力遠大於漢城。在加上燕國和東胡議和在即,恐怕情況不妙。

張良沉思半晌,對著趙無銘分析:“我漢城奪取中部草原士氣大勝,此時就算林胡和婁煩聯手出兵也不足為懼。當務之急是召回在林胡和婁煩的商隊,同時讓大軍開拔前往南方邊境,一旦事情有變可立即做出反應“。

“林胡和婁煩兩族,之所以能在東胡和匈奴眼皮子底下苟延殘喘,就是因為兩族聯合,在加上地利才能保存到如今。如果他們此次敢聯手出兵來襲,對於我漢城而言又何嚐不是一個好事“。陳平接過張良的話也是一陣分析,可是有一個隱憂沒有出。若兩族來攻,恐怕會大戰許久。一旦東胡緩過氣來,可就大事不妙了。

趙無銘總感覺有些問題,可若是哪裏,卻又不上來:“不如先將大軍屯至婁煩交界之處,至於林胡先密切注意他們的動態,或許是虛驚一場也不一定“。

“主公為何斷定,林胡大肆集結兵力有可能不是針對我漢城“。陳平對著趙無銘詢問。

趙無銘對著陳平和張良分析:“中部草原無險可守,明眼人都能看出。一旦獲得此地就表明,隨時都會處於東胡和匈奴的兵鋒之下。兩族若是奪了此處,一旦匈奴和東胡反應過來。那他們沒有了地勢可依,滅族之禍就近在眼前。此處對他們而言是雞肋,要之何用“。

“集結兵力並非兒戲,主公既然認為林胡並非針對我漢城,那不知他們有將兵鋒指向何處“。張良的心中還是有些疑惑,對著趙無銘詢問。畢竟在這漢城,對於四方的消息太少,所以並未想得通透。

趙無銘一直在邯鄲,對於各國局勢耳熟能詳。在心中稍稍思索,對著他們詳細分析:“林胡以北,為我漢城以及匈奴。林胡東為婁煩,兩族是盟友。林胡以南是魏國,如今中原之地,齊魏大戰。上郡空虛,或許他們會去搶奪上郡“。

“上郡?如此來倒也有可能“。張良稍稍思索,在腦海中勾畫地圖,微微點頭。

陳平看向趙無銘,好似想到了什麼對著趙無銘提議:“其實我漢城和婁煩交界之地距離林胡並不遠,不如把屯兵之地往西移,在我漢城、婁煩、林胡三方交界之地屯兵“。

“此事就依軍師之言,煩勞兩位軍師傳寡人之令給大將軍,讓大將軍負責此事“。趙無銘對著張良和陳平吩咐。

張良和陳平站起來對著趙無銘躬身一禮:“諾“。

“時辰不早,孤就不打擾兩位軍師休息了“。趙無銘完站起來,心念一動遷城令化為一道光門,隨即往裏麵走去。

張良和陳平再次出言:“恭送主公“。

趙無銘走入光門,消失不見。張良和陳平互望一眼,一同往府外走去。此事重大,當立即讓大將軍韓信調動兵馬,連夜將大軍前往南方邊境。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