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意外來客(2 / 2)

興平君緩緩點頭:“昔日良藥、今日之劇毒,時局之變化,令人難以捉摸“。

“伯父之言在理,時局確實難以揣摩“。趙無銘仔細思索方才興平君的那番話,緩緩點頭表示讚同。

興平君好像想到了什麼,訕訕一笑:“人老了就喜歡感慨,看來這個毛病是改不掉了“。

“晚輩反倒感覺,伯父的那番言論,卻是金玉良言。萬事萬物應該因時因地而變化,不可拘泥於形式“。趙無銘對著興平君,出自己的感悟。

因時因地而變化,不可拘泥於形式?興平君在心中一陣思索,半晌看向趙無銘,突然出言:“你可有意王位“。

“敢問伯父、我趙國此時形勢如何“。趙無銘一愣,顯然對這突然出現的問題問懵了。

興平君見趙無銘詢問,輕輕吐出兩個字:“危以“。

“此時下已經處於大爭之世,我國先失邯鄲,國中庫藏已去一半,今日用信都庫藏贖買邯鄲,又去一半。兩者相加,我國僅有代郡還有一點糧草輜重,除此之外再無積蓄。若此時有敵國來襲,為之奈何?“。趙無銘對著興平君分析。

興平君聽著趙無銘的分析,隨即回複:“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如今我國空虛,東、西、南三處邊境幾乎已無存糧,一旦敵國來攻隻能固守,卻無糧出擊“。

“如今外部形勢已然危以,但侄兒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其實在內部。此時趙國看似風平浪靜,卻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一旦大王駕崩,公子奪位之爭就將徹底爆,輕則一場動亂,重則分裂在即“。趙無銘緩緩解釋,最後對著興平君詢問:“因為公族大軍,趙國還能稍微抵抗一下外部危機。可一旦伯父,支持侄兒登上王位。敢問伯父,公族自身是否會上下一心不生動亂?公族大軍又是否能以雷霆掃穴之勢,一舉剿滅諸位公子,掌控四方“。

見趙無銘分析的如此透徹,興平君心中升起欣慰之感:“難得你能看的如此明白,伯父雖然沒有辦法做到這些。但就算是拚了這條老命,也要保你性命無憂“。

“多謝伯父厚愛,侄兒希望伯父按照大王旨意回軍。至於其他的事情,無銘自有自保之法“。趙無銘對著興平君提議。

興平君露出讚賞的目光:“看著此時的你,仿佛看見了昔年的安陽君。既然你如此提議,伯父依言就是“。

“多謝伯父成全“。趙無銘大舒一口氣,雖是第一次見到興平君,但他對自己的關愛卻沒有摻雜半點虛假。公子奪位之爭太過凶險,自己手握三萬親衛軍僅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若將興平君卷入得不償失。如今下已成大爭之世,就算奪取了趙王之位,對自己而言卻是禍非福。保趙語登上王位,彼時大軍南下。聯合燕國兵擊東胡,才是上上之策。

看著趙無銘如釋重負的樣子,興平君隨即露出笑意:“無銘、你為何如釋重負?“。

“魏、齊之戰,魏國必敗。齊、秦兩個必會聯手再次伐魏。彼時魏國實力大損,三晉之地隻怕危以。此時登上趙王之位,侄兒豈不是自找苦吃,所以這才如釋重負“。趙無銘對著興平君又是一陣分析。

聽見魏國戰敗,興平君完全不信。畢竟魏國獨霸已有百年,在他心目中最為強大的魏國又怎麼可能會輕易的被擊敗:“你為何,魏國必敗“。

“此次會盟,魏王將河西以及上郡的武卒全部掉往大梁,若秦國偷襲河西、上郡諸地。魏國兩麵夾擊,又如何不敗“。趙無銘感覺此事理所應當,語氣不由得大了幾分。

興平君微微搖頭,顯然不讚同趙無銘的這個分析:“齊、魏兩國都以出全力,就算河西以及上郡空虛又如何?秦國以被打殘。衛鞅入秦,雖因為變法,實力正在緩慢恢複。但他們並不敢,輕易偷襲河西“。

“為何?“。趙無銘反倒有些迷茫,完全不知道自己錯了什麼。

興平君緩緩解釋:“就算秦國偷襲河西以及上郡又能如何?就算他們奪取了兩地又能如何?。隻要魏國打敗齊國,則秦國必將迎來魏王的怒火。到時候秦國麵臨的,隻有滅國這一條路可走。所以秦國在戰況不明朗的情況下,絕無偷襲的可能。反觀齊國雖這些年實力漸漸強盛,但麵對魏國的全力一擊,恐怕也難以抵擋“。

“如此來,伯父認為此戰魏國贏的幾率會更大“。趙無銘聽著興平君的分析,對著他詢問。

興平君點頭:“並非伯父一人這麼認為,而是除了齊國之外的諸國,大部分人都是這麼認為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