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一個母親,一個陽光下守望的母親。

母親就站在七月炙熱的陽光下,翹首望著百米外的考場,神色凝重。

母親臉上早已滾著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將她的衣衫浸染得水洗一樣,她花白的頭發零亂地貼在前額上。母親就這樣半張著嘴,一動不動地盯著考場,站成一尊雕像。

樹蔭下說笑的家長停止了說笑,他們驚訝地望著陽光下的母親。有人勸母親挪到樹蔭下,母親神情肅然的臉上擠出比仲春的冰還微薄的笑,小聲囁嚅道:“站在這裏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場,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沒人笑她癡,沒人笑她傻,也沒人再勸她。

烈日下守望的母親舔了舔幹裂的嘴唇,目光掃了掃不遠處的茶攤,就又目不轉睛地盯著考場了。

不知過了多久,也許半小時,也許一個小時,母親像攤軟泥一樣癱在了地上。

眾人一聲驚呼後圍了上去,將她抬到學校的醫務室裏。聽了心跳,量了血壓,掛了吊針,母親仍然緊閉著雙眼。醫生微笑著告訴眾人:“看我怎樣弄醒她。”

醫生附在母親耳邊,輕輕地說了句:“學生下考場了。”

母親猛地從床上坐起來,拔掉針頭,下了病床:“我得趕快問問兒子考得怎麼樣。”

常常將這個真實的故事講給我的學生聽。學生說,這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的說教!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普天下的母親都對自己的孩子寄予了無限的希望,雖然不在考場內,母親的心卻始終陪伴著孩子。其實在每一個非常時刻,不都有母親的一顆心在守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