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都不常生病,但是一旦她們病了,這就是所要發生的--你感冒過嗎?當你發燒、渾身疼痛時,你就得躺在床上。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並且在24小時之內就恢複了。但是這許多人不包括母親們,做母親的總能在12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好起來。
媽媽剛量完體溫,超過了39℃,她感冒了--這是感冒流行的季節。
正是午餐過後,大一點的孩子都上學去了。嬰兒正睡著。媽媽也該休息一會了。可是,她先得做完這些事:為晚餐準備好麵包;給清潔工留一個字條;找人代她在今晚開會時送咖啡;把髒衣服放進洗衣機;把垃圾倒掉。
最後,她終於躺下了。噢!她正疼的腿貼在冰涼的床單上,感覺一陣舒暢。她帶著血絲的眼睛閉上了。她睡著了!
突然,客廳門被撞開了。孩子們放學了。“媽媽,媽媽,你在哪兒?”他們叫喊著。媽媽想回答,但她實在虛弱,孩子們聽不見她的回答聲。過了一會兒,他們發現了她--躺在床上。
“你還沒起床嗎?”小女兒叫道。
“我怎麼到比爾家去?”男孩子問。
“晚飯怎麼辦,我們得吃飯啊!”大女兒說道。
媽媽懂了,她明白了這些孩子不習慣媽媽呆在床上。“我病了,”她說,“什麼都不能幹,我得把活全交給你們。”她說道,“煮土豆……照看好嬰兒……擺好桌子。”
孩子們興奮地衝出去像戰士一樣投入了戰鬥。一時間,媽媽被留在安靜的房間裏,身上的疼痛又加劇了。
爸爸回來了,他走進臥室,重重地跌坐在床沿上去摸她的手,他看上去很累。媽媽安慰他道:“沒什麼。親愛的,隻不過是感冒。”她說,“我能起來做飯,並且……”
爸爸搖搖頭:“你就呆在這兒,什麼事也不用操心,我和孩子們會操持一切,你不在,我們也會幹好的。”
媽媽的房間又變得安靜了,也顯得空蕩蕩的。她靜靜地躺著,傾聽著家裏的聲音。她有一種被遺忘的感覺。但其他人好像都很不在乎,似乎正在召開一種會議,還有孩子們“吃吃”的笑聲和父親的大笑。
一會兒,又安靜了。顯然他們正在用餐,而媽媽一個人孤獨地躺在那裏,生著病,沒人想到過給她送晚餐來。他們把她全忘了。即使沒有她,他們照樣做得很好,活著真是沒意思啊!
“砰”的一聲,門打開了。小女兒衝進來告訴她:“他們把盤子打碎了,狗把你的晚餐都吃光了。”
原來這樣!又是一陣喧嘩,孩子們都來了,他們為他們帶來的東西感到自豪:一杯水--水灑了一盤子,還有一個盛著三粒菜豆的碟子,一塊涼了的土豆,一小塊烤糊了的麵包。“你吃飯的時候我們能和你待在一起嗎?”他們問,“爸爸暈頭轉向,廚房裏一團糟,沒人知道掃帚在哪兒,我們和你待在一起你高興嗎?”
媽媽覺得舒暢極了,在孩子們的注視下,她吃完了這頓涼飯。“這些東西都好吃極了。”她說。不知不覺地她發現身上的疼痛全沒了。
大女兒講話了:“哎,媽,我真希望你早點起來,你生病了一點兒也不好。”
“是的,”兒子說,“我希望你明天就好,我們想你。”
媽媽笑了:“我已經全好了。”她說。
你看,這就是母親的生活,其他人可以一天24小時臥床不起,但母親不行,她必須在12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好起來。
在日常生活中,母親的奉獻真是太多太多了。為什麼要等到我們得不到這些母愛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不可或缺呢?在平常的日子裏,就盡量去體會和報答母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