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關於青春——站在低處,所以渴望更高(3)(2 / 3)

時間太瘦,指縫太寬

我不能回頭,不能停步,因為路的盡頭也就是青春的盡頭。總在遺憾,雙手太小,抓不住匆匆走過的年華;總在抱怨,指間縫隙太大,漏掉了太多的時光!

當你覺得生活實在勞累時,是否想過要逃避?是否會去思考這樣的問題:那些看著掌心深深淺淺紋路為你算卦、言之鑿鑿的人,為什麼從來不說“時間會為你而停留”;難道深深淺淺的掌紋,真的預示著未來,難道冬去春來都是宿命的安排……

不,路都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逝去的隻是年華,我們不用悲傷。我們不會飛翔,因為我們沒有翅膀;但至少我們不會迷路,因為我們還有夢想。

夢,就是我們那雙隱形的翅膀,總有一天我們會到達輝煌的明天。這雙翅膀,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

我們緊握著夢想的一端,而另一端則需要用自己的汗水和時間去把握。也許有的時候,你會覺得夢想離得太遠太遠;也許有的時候,你又會覺得夢想離得很近很近。但不管怎麼樣,那種對幸福的把握則始終都握在我們的手裏。

隻有堅持不懈,為現在和將來付出努力,我們才會收獲成功,也才能不枉過昨天。

這個世界,總會為你打開很多扇門,一旦你走了進去,也就意味著你的旅途已經開始,直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天。

思念不能自已,痛苦不能自理,結果不能自取,幸福不能自予。

陳奕迅的一首《十年》紅遍了大江南北,也浸透了80、90後的心。當這首歌開始流行的時候,我們都還隻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生,為其感動的也許僅僅隻是其中優美的淡淡的音符,而現在回頭再聽,更多的則是心靈的共鳴。

輕輕哼起這首歌,我們不禁想起了我們的昨天、今天,可再聯想到初入社會四處碰壁的情景,不禁感歎十年之後的我會是怎樣?是的,我們都不是聖人賢者、也不是詩文遍天下的文人墨客,更無法做到範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們對青春充滿了懷念,懷念曾經激情四射和自信滿滿的情懷……

十年之前,我們會驕傲地說“我是‘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石中竹,棱角分明;十年之後,才突然發現我們已經從石中竹變成了蘆葦,從頑石變成了鵝卵石。這是社會生存的需要!

十年之前,我們的理想生活可能最少會有一百種;十年之後,我們才明白生活其實隻有一種——踏踏實實地過好每一天。

十年之前,師兄師姐曾認真地說“藝術和文學是好東西”;十年之後,擁有了公司的那位師兄/師姐又微笑地說“鈔票是好東西”。十年之前,我們會毫不隱晦地指出某人某一不似缺點的缺點;十年之後,我們會絕口不停地稱讚某人不似優點的優點。

十年之前,我們如初生牛犢,什麼都不怕,很多人看我們的臉色行事;十年之後,我們如過街的老鼠,什麼都怕,要看很多人的臉色行事。十年前常常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很傻,十年後我們常常會裝笨裝傻;十年之前聽很多人說話會覺得像吞了蒼蠅,十年後聽很多人說話我們會覺得都很經典;十年前同學間相互贈送賀卡寫的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十年後相互見麵說的是恭喜發財、官運亨通;十年前會因為不懂很多事而痛苦煩惱,十年後我們會因為懂了很多事而痛苦煩惱……

十年,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兩個字,卻讓人感慨萬千:珍惜時間吧,短暫的生命中能有幾個十年,還剩下了幾個十年……

小時候我以為自己長大後可以拯救整個世界,等長大後才發現整個世界都拯救不了我。

曾經豪氣萬丈,曾經誌氣衝天,當走出校園的那一刻,卻突然發現世界很大卻沒有容納我們施展才華、實現理想的地方。

小時候當爸媽在感歎、無奈之時,我們會像個小大人似的說“不怕,以後我會改變這一切”;長大後,當麵對生活和職場的更多無奈時,爸媽安慰我們說“沒事,慢慢來”。這個世界似乎就是這樣,在你撞得頭破血流之後,才會明白很多道理。

夢想是不是與年齡成反比,我們不知道。我們能確定的是:

在年幼之時夢想總是宏偉而壯麗,我們總把自己想象得很偉大,總覺得自己是英雄的化身,終究會成為成功人士。等到稍稍年長,我們開始走向遠方,走向了物欲橫流的城市,我們開始重新反省自己:在這光鮮的都市裏,你我卻掙紮在生存的邊緣,買不起房子,不能和心愛的人結婚,甚至養不起自己的孩子,我們辛辛苦苦地學習、奮鬥,用汗水和淚水換得了大城市的一張微小的通行證書,卻在夢醒的刹那,驀然發現,原來我們就是漂泊於各大城市、美其名曰的“蟻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