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於生活的態度往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聰明的我們也非常樂意為自己找一個理由,最常用的就是“時機不夠成熟”。然而,很多事情隻有你行動了,做過了,才真正知道時機到底是否成熟。做了,即使時機不成熟,也可以在做的過程中積澱經驗,讓自己的行動逐漸走向成熟。
行不行,做了再說;耕耘了,再去問收獲。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後知後覺……
魯迅說:“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隻能留下一片悔恨。”時間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公平的,也都是有限的。有人把時間比做金錢,無非是極言它的珍貴。
流年似水,稍縱即逝……
時間,看不見、摸不著,又真實地存在。人們都在苦歎際遇難得。其實,時間,就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際遇。把握住時間,也就把握住了際遇。唐朝有這樣來歌頌時間的:“勸君莫惜金縷衣,請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嶽飛也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世界偉人毛澤東更是直接提出: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時間對於任何人而言,終歸都是有限的。如果讓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占據了有限而寶貴的時間,那你無疑是一個無知的人,同時你也在犯罪,對自身不負責的一種犯罪……
不知哪位哲人做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早上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這指的是什麼,我們都知道。人的一生就隻是短暫的一天。時不我待,盛年不重來。時間不會因你偉大或渺小、富貴或貧窮而繾綣惻隱。宋朝詩人朱熹這樣喟歎: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不到七老八十,我們總認為自己還年輕,可就在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之後,日漸衰老。
當你猛然回首,或許走過的路途中曾留下些許無奈與遺憾,甚至不堪回首的記憶。然而,時間有限,想做的事情卻無限。如果你能徹底領悟時間的貴重,就等於擁有了充實的生活;如果你感悟到了人生的短暫,你就不會再虛度光陰。
年輕時請珍惜時間,中年時請抓緊時間,到老年時我們也就不遺憾曾經擁有的年華。珍惜時間,從現在開始,為時不晚。
青春就像衛生紙,看著挺多得,用著用著就不夠了!
總覺得我們應該還是孩子,不是剛走上青春之道嗎,怎麼就站到了青春的尾巴了呢?然而,青春真的就像衛生紙,看著挺多,隻是不知不覺地就不夠用了!
生活中有太多的誘惑讓我們止步,當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我們也在不覺間就成熟起來。田小菲說:“沒有什麼能使我停留,除了夢想,縱然岸旁有美麗的玫瑰,有誘人的陰涼,有寧靜的港灣,我是不係之舟。”
時光易逝,韶華難在。把握好美好的青春年華,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上去,而不是漫無目的地轉悠,咬準目標向前衝刺,才不辜負我們美好的青春年華。不要想著曾經失去了多少,隻要想著現在我可以付出多少,認真勤懇地去做了,時間也會為你而“止步”!
我們都有一個夢想,也都想實現這個夢想。我們將永不止步,向著夢想不懈地努力下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
雄關漫道,練臂三秋,會挽雕弓如滿月;
大鵬展翅,追夢十載,當乘扶搖淩碧霄。
我覺得我的青春縱身一跳,消失在了一個沒有名氣和回音的山穀裏。
歲月總在不斷地前行,年齡也在不斷地增長。外表再年輕也抵擋不住年輪的增加,然而你,歲月不饒人,自有饒人處。
古人雲“人生七十古來稀”,用最“現代”的解釋就是,70歲的人隻有在古時候才很稀少。然而,無論我們的生活水平怎麼提高,活過百歲的人卻一直不多。100年,在生命的曆史長河裏,不短但也不長。
就像曆代皇帝一樣,現代人也在用畢生的精力追尋著能使人長生不老的妙藥。人生美好,但青春更是無限好。大街小巷、公園、體育場上,很多老年人身穿鮮紅的衣服,一頭銀發地訴說著人生的滄桑。他們給了我們一種新時代的美感,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對青春年華的留戀固然沒錯,但在我們的周圍卻出現了很多不合時宜的“追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