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與便便坦誠相對(1 / 1)

如何與便便坦誠相對

資訊

作者:張靜 編輯 徐臻

標榜文明的一大成就是徹底消滅便便,但科技正在改變人類與排泄物的共處方式

近日,意大利北部一個村莊的奶牛場上建起了一座便便博物館,糞便做成的灰泥塗抹牆壁,2500頭奶牛每年排出的10萬公斤糞便化作沼氣為它供暖,館內陳列的則是形態各異的奶牛和人類的大便。

“博物館的空氣中彌漫著雛菊的香氣。”建築師如是說。的確有研究表明,便便經過一萬倍稀釋以後會散發出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

人類對糞便的利用由來已久。除了用作有機肥料,幾千年前的埃及人用經過調製的鱷魚糞便來避孕。在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裏,麻雀、蝙蝠、駱駝等不少動物的糞便都是療效極佳的中藥材。

沙特科特拉島的漁民們曾經依靠名貴的香水原料龍涎香—抹香鯨吞食墨魚後的排泄物—成為歐洲宮廷的座上賓。如今一家印度機構推出的係列美容產品裏,就包括用牛糞灰製造的沐浴露,和含有蜂蠟與蒸餾牛糞的保濕霜。

如果說,對動物糞便人類尚能以寬容之心對待,那麼對自己的排泄物恐怕就避之不及。掉進糞池溺死固然是最不體麵的死法之一,但概率奇小,更實際的是在每天清晨的腸蠕動時段,如何與自己的便便坦誠相待。

科技正在改變我們與便便的共處方式。

2014年,英國第一輛以人類糞便為原料的公共汽車Bio-Bus上路。這種公車有40個座位,5個成人一年的糞便就能夠製造一滿箱的甲烷燃料,足以支持Bio-Bus行駛300公裏。對於這種將便便收入油箱的做法,環保組織紛紛表示對改善空氣質量有極大好處。

甚至,人類的糞便已經成為可以直接飲用的純淨水。創意來自美國西雅圖一家公司的汙水處理裝置,試運行地點在非洲國家塞內加爾。支持這一項目的比爾·蓋茨在博客寫道:“我看見幾坨糞便被送上傳送帶,最後掉進一個容器內。它們在機器裏受到處理,被加熱至沸騰。幾分鍾後,我喝上了最終產品—一杯味道不錯的飲用水”。

而韓國傳統的糞酒,味道要濃烈得多。“糞酒”的製作方法是將快速發酵水與6歲兒童的糞便混合,發酵一天後,將蒸熟的米飯與酵母混合,再加入前一天準備好的糞水混合物,在攝氏30度至37度的室溫下儲存一周,經過濾後就可供人飲用。“它喝起來類似普通米酒,”一位品嚐過此酒的日本記者說,“但當我呼出一口氣時,我的確聞到了一股屎味。”據說這種糞酒有除疤、治骨折等藥效。

奔放的西班牙人走得更遠。一家食品與農業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從未滿6個月的嬰兒尿片上提取糞便,從中分離出益生菌添加到香腸中。研究者聲稱這種“便便香腸”有保健作用。而且,味道不錯。

其實人的糞便還能幫助病人恢複健康,將一個人的糞便直接轉移到另一人腸子裏的糞便移植術,已經是一種拯救生命的療法。

為了讓人體消化係統與免疫係統正常運作,腸道需要有天然的細菌維持平衡,而抗生素往往會殺死包括有益菌在內的所有細菌,讓“困難梭狀芽孢杆菌”有可乘之機,每年大約有1.4萬美國人因此死去。於是在部分醫院裏,移植含有大量有益菌的人類糞便或者健康人體的腸道菌群成為治療的新方法。

意大利那家便便博物館的網站上說,“美感與科學交彙,人類與動物、現代感與厚重的曆史相互交織”,重新審視便便,你可能會驚奇地發現,“所謂的廢物原來這麼有用”。

就排泄行為而言,人類與動物幾乎沒有分別,但有一個地方得排除在外。在英國倫敦的維克多溫德博物館裏,遊客每聞一次歌星凱莉·米洛或者艾米·懷恩豪斯的糞便,都要繳費7.9美元。

不是名人的便便才能明碼標價,當你擰著鼻子按下抽水馬桶的活塞,衝走的可能正是尚未開發的財源。

美國的糞便銀行openBiome從2013年起開始收集、檢測人類的糞便,為全美100多家醫院提供糞便微生物移植手術所需的糞便樣本。它由麻省理工微生物學院的博士創辦,作為非營利機構,他們自掏腰包購買便便,1個樣本40美元,如果捐贈者願意1周來5天,還會得到額外50美元全勤獎金,1年下來可以賺進1.3萬美元(約合8.12萬元人民幣)。

便便如此金貴,那麼就先大快朵頤地多塞幾口美妙的食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