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背景下的綠色物流管理研究
產業發展
作者:王軍
摘要: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覺醒,低碳經濟興起,企業應在物流管理工作當中逐步向綠色化發展,以保持總體的可持續發展。文章基於對低碳經濟與綠色物流管理相關理念的概述,綜合分析了低碳經濟理念下綠色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對策。
關鍵詞:低碳經濟;綠色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客戶視角;企業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11-0001-02
1 低碳經濟與綠色物流管理概述
二次大戰後,各國都致力於經濟發展,但快速的經濟成長,使人類對地球資源需求急增,加上快速的消費成長,已使地球資源產生不足的危機,大量使用能源帶來的汙染和破壞,也使環境品質嚴重惡化。而企業為應對全球與政府各項環境法規的規範、提升企業形象與承擔社會責任,在進行經營活動時,將環境因素納入考量日益增多,投入的相關資源也持續增加。事實上,對企業物流管理而言,提倡綠色工作將可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相關調查顯示,80%的年輕專業人員對於在環境保護采取正麵做法的工作較感興趣,而92%的人會偏向選擇在具有環保意識的公司工作。換而言之,國家或企業若能創造節能省碳、保護環境且無汙染的物流管理秩序,必能帶來相應的利益並提升競爭力。
低碳經濟是指在發展及使用產品與服務的同時,能達到環境保護和能源安全,使得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形成互補並相互依賴,以對環境友善不汙染的方式發展經濟,讓能源供應維持在穩定的狀態。此外,低碳經濟強調使用清潔能源,並通過新技術,再生能源和效率能源的使用及其他相關政策,盡可能減少碳足跡。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除了失業問題外,也麵臨三個嚴重的問題:(1)經濟全球化使得發達國家中低教育水平與低技術的員工產生結構性失業問題;(2)各國所得分配惡化,貧窮工作者日益增加,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3)發展中國家經濟與人口快速成長,導致消費能量大增,因而加速地球環境惡化及產生能源危機等現象。因此,OECD等國際機構提出綠色新政,希望各國政府以低碳經濟作為解決之道。低碳經濟除了可以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也可解決地球汙染、環境破壞及能源危機等問題。聯合國2009年所發表的“貿易和發展報告”指出:減緩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目標並不矛盾,反而會提供大量經濟機遇促進發展。目前為止,全球已出爐的綠色新政方案總金額約9300億美元,全球經濟振興方案未來10年將投注近28000億美元,直接與綠色能源產業相關投資約2120億美元,再生能源投資金額為380億美元。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可以使得環境受到保護,更可以幫助國家經濟發展,提供許多新的工作機會,且綠色工作的薪資水平優於過去的傳統工作,提供新的工作機會給經濟較為貧困的族群,也可提升社會公平。綜合上述研究觀點,低碳經濟下所創造的綠色工作可以帶來許多益處:改善貧富差距大的現象、提供許多就業機會、提升企業形象以及解決失業問題。
2 低碳經濟理念下綠色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對策
2.1 重視低碳經濟的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企業物流管理的競爭力在此即為企業的競爭優勢,所謂競爭優勢指企業所執行的競爭策略是競爭對手難以取代或競爭對手無法取得的企業既有利益和機會,該競爭優勢導源於企業為顧客所創造的價值。競爭優勢被定義為:企業物流管理具有一套成功的策略,擁有獨特的競爭地位,使得競爭對手無法複製既有的成功策略,因而維持穩定的獲利,也有學者證明了競爭優勢的建構能使企業物流管理達到卓越的績效。
低碳經濟可以說是下一波經濟發展的主流,因此任何議題均必須與低碳經濟接軌,在企業管理方麵,企業應加強對綠色企業資本的重視。在研究中可以發現,企業若具有獨立的環保單位,有助提升企業競爭力,然而目前大多數企業和環保單位均以“安全衛生”為主,即便從事環境保護的工作也僅是為達成法律限製的門檻。我國必須靠與他國貿易來帶動經濟發展,隨著全世界對於環境保護、節能省碳、可持續發展相關議題的重視,各國對於出口產品是否符合各種環保標準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企業若能及早重視此議題,並投注資源於環境保護單位,讓企業能符合國際環境保護最高標準,必能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