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聲望的個性魅力
你要做的最大投資之一就是掌握讓別人與你愉悅相處的藝術。努力做到舉止文雅,為人隨和,寬宏大量。這種投資的價值要遠遠大於任何能以金錢衡量的貨幣資本。因為有了這種品質,所有的大門都會向你敞開了。無論你走到哪裏都會暢行無阻,大受歡迎。
許多年輕人在談及自己的提升或是人生最初起步的成功時,都歸功於自己樂於助人、親切隨和的性格,也就是說,任何可能的情況下去幫助別人。這正是林肯最突出的品質之一。他樂於助人,這使得他在任何場合都能與別人打成一片。
能讓人快樂是一筆無價的財富。有什麼比永遠散發著魅力與光彩的性格更有價值呢?這種性格不僅僅在商業領域讓人受益無窮,在生活中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會讓人得益匪淺。正是因為具有這種性格,大批大批的政治家和政客得以成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律師有了絡繹不絕的客戶;正是因為這種性格,醫生吸引了無數的病人。這些品質會令你成為眾人的焦點和中心,幫助你登上高位,這通常比去做大量艱苦的工作都要有效得多。
有些人很容易就生意興隆,他們能吸引客戶來公司,吸引顧客來店裏,吸引病人來診所。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就像是金屬片不由自主地轉向磁石一樣,所有的人都轉向他們——因為他們把這些人深深地吸引了。
如果許多事業有成的商人或自由職業者仔細分析一下自己成功的原因,他們會吃驚地發現,原來成功一大部分是歸功於習慣性的禮節和許多其他受人歡迎的品質。如果沒有這些品質,自己所有的智慧才能、所有的深謀遠慮和所受的專業訓練,這一切加起來都不會達到現在一半的成功。因為無論他是多麼的精明強幹,多麼的才華橫溢,他那粗魯無禮的舉止行為都會嚇跑所有的客戶、顧客和病人。隻要他的個人品質讓大家排斥,他就永遠無法在眾人當中立足,永遠無法處於有利的地位。
努力培養良好的聲望會讓你受益匪淺,它會增加你成功的可能性,會讓你成熟穩重,會賦予你良好的性格。要受人歡迎,你必須拋棄自私自利的心態,控製不良的習慣,讓自己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平易近人,和善可親。一個人隻要努力培養自己的聲望,那麼他離成功和幸福就會越來越近。贏得友誼廣交朋友會幫你走向成功。在你驚慌失措時,在你銀行倒閉時,在你生意敗落時,誰會站在你的旁邊支持你、安慰你這一點至關重要。曾經有多少人,他們所有的一切或是毀於大火,付之一炬,或是流於洪水,無影無蹤,或是碰到其他的滅頂之災時,他們仍能重振旗鼓,東山再起,靠的是什麼?是他們的聲望,是因為他們有受人歡迎的品質,是因為他們深諳處世之道,懂得如何同別人打成一片,廣交朋友,懂得如何像磁石吸鐵一樣把一些朋友吸引在自己周圍。人們會被他溫暖的友誼所吸引、所感動,會被他的喜好厭惡所影響。這樣的人,無論他是商人,還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你都會發現,他在任何一個角落都比一個冷漠無情的人更受歡迎,因為所有的客戶、所有的顧客、所有的病人都對他趨之若鶩。
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毫無私心、慷慨大方的人會沒有吸引力,也從來沒有聽說過哪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會大受歡迎。人們天生就有一種傾向,就是鄙視那些從不關心別人,無視他人利益,隻知為自己獲利的家夥。
那些受人歡迎的人,那些極具個人魅力的人,在培養那些點點滴滴的受人歡迎的品質時都遭受過很多的磨難,經曆過很多的痛苦。那些天生不善交際的人,隻要能像那些左右逢源的社交幸運兒一樣,肯花費同樣的工夫,肯經受同樣的磨練,也會創造同樣的奇跡。
當與一個有優秀品質的人接觸時,他會挖掘出你身上保存的許多潛能,讓你擁有你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能力。你因此可獨自去說你從不敢說的話,去做你從不敢做的事。這時候,誰會說他沒有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在飛速提高,自己的才智在慢慢增長,自己的優勢在不斷增強呢?演說家的激情往往來自聽眾,而他又把這種激情反饋給聽眾,激起他們更高的熱情。但是,這種情形不同於一個化學家在實驗室裏把不同的化學藥品混合即可得到強大的能量,演說家獲得的激情不可能來自於聽眾中的某個個人。正是在雙方的交流與融合中才產生了新的思想、新的力量。
我們很少意識到,其實我們成功的一大部分原因應該歸功於別人對我們的作用。正是他們增長我們的才智,點燃我們的希望,鼓勵我們前進,在生活中幫助我們,從精神上激勵我們,鼓舞我們,我們才得以成功。
兩種完全不同但能產生化學反應的物質相結合可能會產生另外一種物質,它的能量可能比這兩種物質合起來都要大。兩個關係密切的人相互合作,他們的力量將是其中任何一個都從未有過的,也從未料想到自己會具有的。許多作者都將自己最出色的著述和書中最睿智的話語歸功於自己的某個朋友,因為是這個朋友激發了自己的潛能。沒有這位朋友,自己的某些潛能可能會永遠沉睡在體內。
與朋友們和睦相處、打成一片的人會意識到,他們總是在不斷地發現,發現自己身上正積蓄著一個新的能力寶庫。如果不是與別人交往,這個寶庫將永遠封閉,永被埋沒。他遇到的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些獨特的東西,隻要他善於從中汲取這些優點,他就會獲得新的知識,給他的事業帶來極大的幫助,使他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沒有人能完全靠自己發掘自己的潛能,對於任何人而言,他人往往是你潛能的發掘者。
樂觀自信感染他人
自信讓個性迷人
一個充滿自信心的人之所以與眾不同,就在於他能夠在複雜的處境之中和勝負未卜之前,有積極的自我意識、明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自我狀態;就在於他能有意識地追求和表現人格的魅力和令人折服的堅定自信。
樹立堅定的自信心,努力奮鬥,不僅會使人在事業上不斷進取,達到預期目標,而且能使人在性格上重塑自我,增添人格的魅力,去爭取並獲得友誼與愛情的幸福。
在文學名著《簡·愛》中,財大氣粗、性格孤僻的莊園主羅傑斯特,怎麼會愛上地位低下而又其貌不揚的家庭教師簡·愛呢?因為簡·愛自信自尊,富有人格的魅力。當主人羅傑斯特向她吼叫“我有權蔑視你”的時候,曆經磨難的簡·愛,用充滿超人的自信和自尊及由此帶來的鎮靜的語氣回答:“你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和我將經過墳墓,同樣地站在上帝麵前。”正是這種自信的氣質,使她獲得了羅傑斯特由衷的敬佩和深深的愛戀。
簡·愛這個普通婦女的藝術形象,之所以能夠震撼和感染一代又一代各國讀者的心靈,正是她以自信和自尊為人生的支柱,才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現。相貌平平者,不必再為你的貌不驚人而煩惱,因為“一個人越自信,他的性格越迷人”。增加幾分自信,你便增加了幾分魅力。
拳王阿裏有一個綽號叫“牛皮詩大王”。他每次比賽前都喜歡作詩,以表達自己必勝的自信心。如他經常宣傳的詩句是:
最偉大的拳王,
二十年前便已露鋒芒。
“我美麗得像一幅圖畫,
能把任何人打垮。”
……
他預告哪個回合取勝,
就像這是必然的事情。
他把敵人玩弄於掌中,
迅如雷,疾如風。
也許正是因為心中充滿了自信,才使得阿裏一次次擊敗對手。在世界上,人們可能不知到外國總統是誰,但人人都知道拳王阿裏。
自信是成功人士的特質
自信從字麵上來看是自己相信,也就是相信自己,這種相信是建立在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對事情有充裕的準備、對環境有充足的認識的現實基礎之上的,相信自己的願望或設想一定能夠得到實現的一種心態。
具體來說,相信自己什麼呢?相信自己所擁有的能力、美麗的容貌、內在的氣質、優越的環境、期望的價值等。
通俗點講,自信就是結果還沒有實現時你先相信以至於最後讓你看到結果作為回報,這就是自信。
真正的自信不是孤芳自賞,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自以為是和盲目樂觀,真正的自信就是看到自己的強項或者說好的一麵來加以肯定、展示或表達,它是內在實力和實際能力的一種體現,能夠清楚地預見並把握事情的正確性和發展趨勢,引導自己做得最好或更好。
自信是人生重要的心理狀態和精神支柱,是一個人行為的內在動力,是自我成功的必然法寶;自信能夠使弱者變強,強者更健。隻有自信的人才有可能在成功的路上健步如飛,而缺乏自信的人一定是步履蹣跚者。美國作家愛默生說得好:“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信是英雄主義的本質。”
其實,我們從生下來就一直在追尋最好的自己,天生就是這樣,自信是一生的事情,是一個人熱愛自己並不斷完善的過程。
我們來看一位領袖人物的故事,這位領袖人物就是戴高樂。
1940年,德軍入侵法國,法國淪陷,戴高樂臨危受命。當時的戴高樂可以說毫無資本。作為軍事領袖,他可以說是一個純粹的光杆司令;作為政治領袖,他打出的“自由法國”旗幟連流亡政府都算不上。他隻是口頭上被封為將軍、職位卑微的一個小人物,卻以對等的身份與收留他的恩主丘吉爾政府進行了強硬而不肯仰人鼻息的談判,結果,法國終於勝利了。
就是憑著他的頑強自信,使得戰爭中大傷元氣的法國堅強地站了起來。
就是憑著他的頑強自信,戴高樂由一個無名小卒登上了法國總統的寶座。
就是憑著他的頑強自信,法國在1945年的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是憑著他的頑強自信,戴高樂是始終敢於向美國盟主說“不”的人。
自信是每一個成功人士最為重要的特質之一。
信心是我們獲得財富爭取自由的出發點。有句諺語說得好:“必須具有信心,才能真正擁有。”
世界酒店大王希爾頓,用200美元創業起家,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他說:“信心。”
拿破侖·希爾說:“有方向感的自信心,令我們每一個意念都充滿力量。當你有強大的自信心去推動你的致富巨輪時,你就可以平步青雲。”
美國前總統裏根在接受《SUCCESS》雜誌采訪時說:“創業者若抱有無比的信心,就可以締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自信可以讓我們成為所希望的那樣,自信可以讓我們心想事成。
隻有先相信自己別人才會相信你,多諾阿索說:“你需要推銷的首先就是你的自信,你越是自信,就越能表現出自信的品質。”一個人一旦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提升之後,其走路的姿勢、言談、舉止,無不顯示出自信、輕鬆和愉快,從氣勢上表現出可以自己作主並且衝勁十足、熱情高漲、熱心助人。
一個衝勁十足、熱情高漲、熱心助人的人絕對擁有成功的資本。
的確,“信者”為“儲”,不信者即無儲,不自信就自卑,自卑就會恐懼……所以缺乏自信帶來的後果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沒有堅定的自信去勇於麵對責難和嘲諷,去不斷地嚐試著動搖傳統和挑戰權威,那麼愛迪生不可能發明電燈,莫爾斯不可能發明電報,貝爾不可能發明電話……
居裏夫人說:“我們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麼關係?我們必須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們的天賦是用來做某件事情的,無論代價多麼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
缺乏自信的後果的確是非常可怕的。
有人說,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於喪失自信心,當失掉自信時,所有的一切事情都將不會再有成功的希望和可能,正如一個沒有脊骨的人永遠不可能挺起腰來一般。
自信的表現
當一個人在沒有自信的情況下進入社會工作時,常常會表現得孤僻、膽怯、萎縮和自卑,長期下去就會容易樹敵,一種本能的樹敵行為,自找麻煩,這樣帶來的一種心態是:“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奮鬥,等我成功了,我就要打垮你,然後揚眉吐氣。”這種想法帶入工作中必然會導致工作上的不愉快,與同事相處不好,也會造成家庭不和。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行為方式,自信是否也有一些獨特的行為呢?
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如何認識和看待自己會對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麵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從工作、社交、戀愛、婚姻、為人父母到我們一生中的建功立業,我們對事物的反應取決於我們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在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體現了我們在心底裏對自己的看法。
因此,自信是人生成敗、幸福與否的關鍵,也是心理健康的關鍵。
自信作為一種心理素質不可能寫在每個人的臉上,一看就知道是自信還是不自信。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自信與許多行為相關聯,要知道一個人是否自信,必須通過對其一貫的行為表現進行觀察才能做出判斷。
一個自信的人,通常其自信的行為表現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勇敢
勇於在公眾場合表達自己的聲音,說話流暢,鏗鏘有力;
敢於拒絕他人過分的請求,當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敢於說“不”;
敢於表達自己的憤怒,拒絕依賴他人;
敢於擁有自我主張,在交流中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
2.尊重
善於傾聽,懂得尊重別人;
當表達自己的觀點、要求和見解時,也尊重他人所擁有的同樣權利;
能夠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出現狀況時對事不對人。
3.坦然
聽別人說話時眼睛能看著對方,目光穩定而不具有挑釁性,麵部表情坦誠,身體自由放鬆;
任何情況下能堅持自己的原則,做到表裏如一,一視同仁;
喜歡別人注意自己,不迷信權威,不人雲亦雲,不誇大,不浮躁,態度總是不卑不亢;
承認自己不是最好的,與他人在觀點上存在差異時能虛心接受批評,謙遜好學,不恥下問,也能坦然接受他人的讚揚。
4.主動
行為積極,樂於與人相處;
有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
有創造機會和把握機會的意願;
懂得欣賞他人,能夠發現別人的優點或成就並讚美他人。
自卑緣起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對自己都或多或少帶有一些不恰當的認識,自卑就是一種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是一種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麵不如他人的自我意識和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極心理,是由主觀和客觀原因而造成的。
人的自卑心理來源於心理上的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即“我不行”“不可能”等,對自己的能力、學識、品質等自身因素自我評價過低,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行為畏縮、瞻前顧後、心理的承受能力脆弱、經不起較強的刺激、謹小慎微、多愁善感等。長期被自卑情緒籠罩的人,一方麵感到自己處處不如別人,一方麵又害怕別人瞧不起自己,逐漸形成了敏感多疑、膽小孤僻等不良的個性特征。自卑使他們不敢主動與人交往,不敢在公共場合發言,消極應付工作和學習,不思進取。因為自認是弱者,所以無意爭取成功,隻是被動服從並盡力逃避責任。自卑不僅會使心理活動失去平衡,而且也會引起人的生理變化,最敏感的是對心血管係統和消化係統產生不良影響。生理上的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心理變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難、挫折時往往會出現焦慮、泄氣、失望、頹喪的情感反應。一個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虜,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還會使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得不到發揮,使人覺得自己難有作為,生活沒有意義。
自卑是人人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自卑與生俱來,人人都有,無論聖人賢士、帝王富豪還是布衣寒士、販夫走卒,在潛意識裏都是充滿自卑感的,真所謂“天下無人不自卑”,幾乎所有的人都存在自卑感,隻是表現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
有研究發現,人的自卑心理,絕大部分是從兒童時代就已開始引發。弗洛伊德認為,人的童年經曆雖然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步淡忘,甚至會在意識層中消失,但仍將頑固地保存於潛意識中,對人的一生產生持久的影響,所以,童年經曆不幸的人更容易產生自卑。
一般來講,大部分人的自卑感是這樣形成的:小時候,父母比我們大,我們要依靠父母的扶持並依賴父母的哺育,我們在父母麵前是渺小的,父母同樣也認為我們是弱小的,這樣,在潛移默化中,我們細小心靈的深層潛意識裏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一種“我小”的自卑情結,這種情結大多會一直伴隨我們的少年、中年和老年甚至一生。如果你往積極的方麵引導就會使你多一些自信,如果你向消極的方麵靠攏就會使你多一些自卑。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一帆風順,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因此每個人前進的路上隨時都會遇到各種困難、挫折、失意等,這些都容易使人產生一種自卑心理。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自卑心理可能產生在任何年齡段和各種各樣的人身上。比如說,德才平平,事業不振,往往容易產生“看破紅塵”的感歎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無奈,以至把悲觀失望當成了人生的主調;經過奮力拚搏,工作有了成績,事業上創造了輝煌,但總擔心風光不再,容易產生前途渺茫、“四大皆空”的哀歎;隨著年齡的增長,青春一去不回頭,往往容易哀怨歲月的無情和生發出紅日偏西的無奈等等,這些都是自卑心理。長期的自卑,會出現壓抑自我、消磨意誌、軟化信念、畏縮不前、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我們平常所說的心理障礙。
任何心理障礙都可以從本質上歸結於自卑。
自信有方
培養自信也有法可循,下麵幾個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1.真實肯定自己
因此,不斷地發現自己的優點並加以肯定,有助於自信心的形成和培養。
這樣做的好處是肯定可以產生信心。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父母對他們的價值的讚同與肯定,一旦他們的價值得到了讚同與肯定,孩子就變得愈來愈有自信,他們會越來越喜歡自己。小孩是這樣,大人更是如此。
如何肯定自我?
自信,並非意味著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成功,而是說戰略上要藐視困難,戰術上要重視困難,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動手,腳踏實地、鍥而不舍地奮鬥拚搏,紮紮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戰勝每一個困難,從一次次勝利和成功的喜悅中肯定自己。
2.欣賞自己
“將自己的每一條優點都列出來,以讚賞的眼光去看它,經常看,最好背下來。通過集中注意於自己的優點,你將在心裏樹立信心:你是一個有價值、有能力的人,你絕不比他人差。無論什麼時候,隻要你做對一件事,就要提醒自己記住這一點,甚至為此酬謝自己。”
3.多做少想
自信的人,做的時間多於想;自卑的人,想的時間多於做。這可是一句名言,意味著缺乏自信的人老把時間浪費在胡思亂想中,這不僅無法達成任務,反而會因為胡思亂想而打亂心中的一池春水。
4.原諒自己的不足
要把人生視作一隻變形蟲,奉行“嚐嚐錯誤”哲學。錯誤是正常的,誰都有資格在人生中跌跌撞撞,不必因而憎恨自己。
5.強調暗示作用
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了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們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這項內容。
“我心如我願”。通過自我暗示和自我肯定就可以逐步達到自我的實現與超越,正如拿破侖·希爾所說:“你相信自己可以,你就可以!”心理學家認為,自我暗示是建立自信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針對自己的不足,你沒有必要憂心忡忡,你要暗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自己永遠是獨一無二的;盡管你還不是很優秀但你的確是與眾不同;你是誰都無法取代的,在這個世界別人打不倒你,惟一能夠打倒你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你自己!
6.客觀全麵地看待事物
不自信即自卑。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大都比較敏感,容易接受外界的消極暗示,總是過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極的一麵,而看不到有利、積極的一麵,缺乏客觀全麵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從而愈發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
如果我們努力提高自己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能力,客觀地分析對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尤其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和潛力,正確對待自身缺點,把壓力變動力,而不是枉自嗟歎、妄自菲薄,那麼,自信就會與我們越走越近,事情解決的結果也就會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好得多。
7.假設認定
在人生奮鬥的過程中,有時,我們不妨運用假設與認定來激發自己的自信,想象自己成功後的喜悅與滿足。
成功的人先想念然後看到事實,而不成功的人即使看到事實也不相信,看來,成功與不成功的背後的確相關很大。
8.盡情享受自己
要培養出娛樂的“習慣”,應每天盡量享受一點自己的樂趣,而不必僅僅等到周末。培養和享受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和味覺等感官生發出的簡單的樂趣,把最單調枯燥的日常行為也變為小小的快樂源泉。每一天的享受隻能極小地增添一份美好的自我情感。但是,這些細碎的感覺一天天增加,很快就能壘起自信的高山。
9.建立堅毅的內在價值觀
衡量一下你心中的價值取向,什麼是你認為真實、美好,永恒,從而值得追求的。記下自己的價值觀,了解你的信仰並且自問為什麼選擇此種價值觀,選擇此種信仰,這是對生命的深層次的思考。一旦你最終說服了自己,決定畢生為某種價值和信仰奮鬥,你就確立了生生不息的行動力,確立了日久彌堅的自信心,你就能以自信心說服別人,說服自己;就能在五彩繽紛的世界裏始終伴有對成功目標的堅定信念,並一步步走向成功。
10.以宏觀思考生命
自生活中退一步,讓自己放鬆一下,散散步,遊會兒泳,在陽光下念首詩,在深夜起床去看流星的隕落,閉上眼去感受風輕拂你的臉龐,你會發現,世界,遠不隻是工作,時間,金錢,朋友。你會發現,生命,原來有許多你未曾體驗過的和諧和偉大,而你,不過是這世界種種生靈中的一個,而你的體驗,你的生活,是如此的獨特並充滿著美,沒有人能像你一樣享受你的世界中的美,沒有人有你的聲音、氣息——你是獨一無二的。這世界因有你而多一份色彩,你本身就是造物主的一個奇跡,不要低估自己,不要忽略你的潛能,隻要你付出,這世界會為你而改變。
熱情熱忱感召眾情
熱情使個性美好
許多人都漸漸地明白了,高收入代表不了什麼,如果你不能因此得到快樂,人生其實毫無意義。現在,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大公司的總經理辭去工作,變成高中老師;大學校長辭職到鄉下成為一名作家;業務部的總經理辭去高薪工作,成為一個木匠。
他們都覺得自己一生從沒這麼快樂。他們投身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做一些自己愛做的事,讓自己覺得人生還是這樣的富有挑戰和刺激。
快樂生活的一個基本要點就是找出你的熱情來。
就像一些藝術家所做的,他們試著用最少的時間來工作,然後將大部分時間留給自己感興趣的事。如果他們因此而賺錢,非常好。如果一無所獲,他們仍繼續往前走。一個藝術家曾說過,經濟蕭條與否,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毫無意義。我們是社會中的蟑螂,在任何狀態下都可以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