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的外在形象(1 / 3)

個性的外在形象

不凡外表引人關注

成功的形象很重要

現代社會中,人人都在推銷自己,形象便是個人的商標。要讓自己成為暢銷產品,就要把自己包裝成名牌,也就是必須擁有自己的黃金形象!

今日的時代是一個飛速變動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裏人們都十分繁忙,大家的心中都攬著一堆子事情,邁著急如流星的步伐,四處奔忙。在人流熙攘的大街上,在人頭攢動的商店中,在走步如風的公司裏,大家熟識的相互點點頭,陌生的擦肩而過,誰也不會特別在意誰,誰也不肯多看別人一眼,除非——你是個名人,你不同凡響!

越是繁忙的社會,人們越對名牌感興趣,因為大家都沒有時間對任何東西做細致的考究,於是就隻能看大眾的反應,大家都覺得可以信賴的東西,才會放心地去買。而名牌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所以可以放心大膽地用它了。

人也如產品,需要有黃金形象,輔佐自己事業成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長處,你不能向這方麵發展,可以向另一方麵發展,隻要憑借你的長處打造自己的黃金形象,你就一定會與眾不同,超凡脫俗!

要找對了自己的長處,切合自己的特點,改造自身的形象,那每個人都會散發出與眾不同的迷人光彩,使自己成為一塊名牌!

每一天,人們都在對別人品頭論足,說這個人是個醜八怪,那個人是條美人魚,說張三是個老滑頭,李四是個二百五……

那麼他是憑什麼說人家的呢?是憑借人家的言行舉止留給他的印象。這就證明,一般來說,個人的黃金形象是可以細化成為一些具體的方麵。

黃金形象是由哪幾方麵組成的呢?一般來說是由以下四個因素構成的:

(1)個人的外在表現;

(2)個人的實質性內涵;

(3)人格的可信度;

(4)真實的財力狀況。

如果人以一百分作為個人形象滿分的話,那上述四個方麵將各占25分。但是如果這四項中有一項特別薄弱的話,那其他方麵的分數也會受影響。

以健康來亮麗外表

健康是一個人亮麗的基礎,白皙滋潤富有彈性的肌膚,黑亮柔軟的頭發,閃閃發光的眼睛,白裏透紅泛著光彩的麵容,周身發出一種能把周圍照亮的光芒,這種由內而生發出的亮麗是任何裝扮都不可能企及的。這是隻能由健康帶來的亮麗,是健康賦予人的光彩。

所以要想外表亮麗引人關注,就要首先向內使勁,愛惜你的肉身,善待它、營養它、健康它、愉悅它,它定會很好地回報你。

1營養身體,舒展麵顏

科學研究證明,人體的內髒器官,如心髒、胃、腎等都與麵部的不同部位有特定聯係。內髒機能的好壞會在人的麵部反映出來,因而通過觀察人的麵部情況,就可以判斷健康狀況。

額頭皺紋增加,表明肝髒負擔過重。因此,必須戒酒,少吃動物脂肪,而且每天飲水至少3升,如果能做到小小的節食,例如放棄1頓午餐更佳。

眼圈發黑、眼神無光則是腎負擔太重。請少吃鹽、糖、咖啡,多吃小紅蘿卜、白蘿卜或飲蒲公英茶。

臉頰發灰說明身體缺氧,肺部功能不佳,應多去戶外散步、慢跑並補充綠色蔬菜,增加蛋白質、礦物質和粗纖維的攝入。

過多的巧克力和甜食會在鼻尖上形成紅色血管,可用果仁、水果或酸奶來代替巧克力當零食。但如果整個鼻子通紅,那就是心髒負擔過重了,應立即放鬆、休息並戒煙,少吃脂肪。

上嘴唇腫脹常常由於胃痙攣引起,而土豆有暖胃的功能,可以多吃。

要保持青春富有活力的身體,每天保證糖、脂肪、蛋白蛋、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等基本營養物質的合理供給是十分重要的。日本學者認為,合理的飲食應是每餐八分飽,每餐主副食各半。主食宜糙米黑麵,副食宜采取1∶1∶3比例,即動物蛋白為1,植物蛋白為1,蔬菜水果為3。動物蛋白有雞、鴨、魚、肉;植物蛋白為黃豆及各種豆製品。

2堅持健身,活力充沛

科學研究證實,適度的運動鍛煉能增強心肺功能,加強肌肉力量,增大骨質密度,提高機體的靈敏度和適應力,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從而使人保持青春的活力,蓄存一種由內而外的長久不衰的美。對一個人來說,遊泳、體操、登山、滑冰、滑雪、武術、劃船、騎自行車,以及各種球類活動,都是極好的運動鍛煉項目。可根據各自的興趣及體質狀況加以選擇。鍛煉時要掌握兩個要點:一是適度,二是堅持不懈。

3習慣良好,健康滋潤

良好的習慣會使人受益終身,其中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健康的價值更是不可低估。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對此卻很不以為然。他們無論是生活、娛樂、休息、學習,都缺乏一種規律性,常常是心血來潮,忘乎所以,凡事都好走極端。例如,有的人喜歡通宵達旦地下棋、玩牌或者跳舞、看電影,平時吃飯、睡眠都缺乏規律性等等。這對身體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須知,人體的生命活動是在生物鍾的嚴格控製下有節律地進行運轉的。為此,要在飲食、睡眠、學習、工作以及各種生活製度方麵養成一種定時、定量的規律性,並保持始終。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條件反射,保證身體各種生理功能發揮最佳效應。

健康的身體使你每天精神抖擻,活力四射,健康的身體使你青春常駐、美顏不衰,健康的身體使你的渾身罩滿一種迷人的氣息。它們讓你不凡。

社交中著裝的基本原則

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可見穿衣著裝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著裝水平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文化素養、家庭背景,甚至也代表著一國、一族的文化。綜觀東西方國家各個民族,在社交活動中的著裝禮儀還是有著約定俗成的原則,大致如下:

(1)衣服要整齊清潔。整潔是穿衣戴帽的第一要求。如男士一套西裝卻未佩領帶,或下穿套鞋、球鞋,衣服起皺有汙跡,衣領有油垢,足以說明他是一個事業平平、不拘小節的男人。

(2)衣服要妥帖合身。美國暢銷書《格調》作者保羅尖刻地指出,看一個男士的西裝領口是緊貼還是鬆開就可判斷其來自哪個階層。他這裏指的不是名牌與廉價西服的區別,而是說明受過良好教育注重服飾禮儀的人會注意小節。

(3)衣服的款式要合時。這不是要人們都追求流行盲從時尚,但穿著過時的衣履會使人在一些場合尷尬,令人想起過氣的明星。

(4)衣服要適合時令。服飾界流行講究服飾著裝的“TOP”原則,就是指穿衣戴帽要遵循“時間、地點、場合”的要求,因人、因時、因地的打扮,同時兼顧個性化特點。穿衣在適合時令的基礎上還要與自己的年齡、職業、身材、膚色、性格相吻合。你可想像一下,途見一位略見滄桑卻少女裝束的中年女子是何感觸。

(5)衣服應與生活相諧。居家著便服;運動著運動服;上班著職業裝;赴宴著深色西裝,或禮服裙;睡眠著睡衣。打亂這一規律會鬧出笑話。

(6)凡穿戴大衣、風衣、雨衣、帽子,入室應取下,交有關人員保管;走時,再取戴。

(7)不在人前整衣、褲、裙,脫襪,脫鞋;化妝、補妝尤應回避。

(8)參加喪禮或吊唁亡者,衣著樸素簡單,男女均應著深色西服,係黑領帶,穿黑色套裙、素服等。女士不化妝,不塗豔麗口紅和指甲油。

(9)在隆重、盛大的場合,應按規定著裝。男女均選深色為宜,舉止端莊,行為大方。

(10)任何時候穿皮鞋都應打亮。男士著黑皮鞋均配深色襪子。注意有無頭皮屑。

著裝的個性化

俗話說:“有人創造流行,有人跟從流行。”因為有眾多的人迷信流行,因而使一些個性化的創意最終成為大眾時尚。

一文藝工作者在一次聚會中,她將全部長發盤在頭上,發夾用的是十幾把紅色的塑料小梳子,依次有規律地插在黑發中,上穿一件黑色棉布小背心,下裹全棉猩紅色碎花小筒裙,娉娉婷婷,令所有在場女子欽羨。那份清新脫俗、那份靈性質樸——美麗有時近在咫尺,動一點小腦筋,花一些小心思,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個性化著裝就展現出來了。

可是我們看到的服裝市場,總是千篇一律、式樣雷同,別人都已穿濫的款式照樣是你模仿的對象,結果衣櫥裏堆滿從流行到過時的大堆服裝,出客時不知選哪一款為好。

服裝中真正的品位就是個性化。從經典名牌到現代品牌,沒有一個服裝品牌不聲明自己擁有與眾不同的個性:“夏奈爾”的女性化,“聖諾朗”的經典貴族氣,“蘭冠”的時尚高貴,“皮爾·卡丹”的日趨平民化,還有新近國內服裝“逸飛”品牌的詩意飄逸及創意等等。各路服裝品牌都在培養出一大批追隨者,其本質是崇尚它的個性設計,穿上這樣的服裝能折射出自己獨特的個性魅力和審美品位。

個性化是著裝的最高境界,有個性追求的著裝人,透過小小的服飾傳遞的其實是他對這個世界的全部理解和渴望。人們通過對不同風格,不同麵料、款式、色彩和造型的服飾選擇,在心中為自己設計、創造著一個模式,這種模式一定是他心儀已久或是渴望擁有的。如果這種創造能不囿於流行,不盲從於時尚,且能發展於、領先於大眾認可的形式,那麼個性化的小創意反而能領導流行,有個性的著裝者會成為真正的時尚之人。

讓我們了解自己,在服飾打扮中用些小技巧、小構思、小意外,去追求那份惟我獨有的個性之美,成為別人欽羨、模仿的對象。

展現出一種風格

外在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您是否有光滑的肌膚。隨著日月的消逝,外在美也會逐漸減退,而一個人的風格即使她老了也不會退色,風格是一種永不過時的美。

女時裝設計師萊·卡瓦庫博堅信:“風格永遠不會變老,因此,我認為給自己創造一種風格比外在美更重要。”

這方麵有許多女士可以作為例證,雖然由於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她們已經不再特別美,但由於她們的風格使她們仍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迪阿娜·芙蕾蘭是個天性活潑的女編輯。她就是這些女士中的一位傑出代表。她的一位朋友這樣說道:“說實話,她長得並不漂亮,但是沒有一個人認為她不美,因為她特別懂得設計自己。”

不僅僅是我們的軀體決定了我們的風格,我們每天用的東西也影響著我們的風格:文件包、圓珠筆、日曆、沃克曼、信封或鑰匙鏈、自行車、汽車等等,所有這些用品都能由我們賦予它們一定的意義,又由它們表現出我們是誰。

吉爾·珊德爾把風格定義為:“鑒賞力+個性+自我價值感=風格。有時候一個人的風格可能很特別,但確實體現了他的個性,在他的生活中、文學作品中、建築設計中都能充分地體現出來。”

風格與一個人的個性有緊密關係,風格是自我表現,因此它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麵。

要想有卓爾不凡的形象,我們就需要有個人的風格;沒有風格的話,你隻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而已。“人靠衣裳,馬靠鞍”,著裝風格可說是個人風格中最外顯最直接最重要的部分。

但許多婦女為了省去挑來揀去的麻煩,隻看別人怎麼穿她就怎麼穿。而模仿別人著裝卻索然無味。

有的人為了趕時髦,往往不考慮自己的年齡、體形、膚色。比如有的人為了使自己顯得年輕穿上蘋果綠色,反倒讓人倒胃口。追時髦的人沒有風格。還有的人隨隨便便地穿上圓領長袖運動衫和牛仔褲。她們認為,隻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她們的個性。

體現風格的服裝可以增強您的魅力。所以,為了增加自身魅力,我們不應該隻圖方便而不注意自己的穿著。

1找到適合自己的服裝樣式

如果有條件可請人替自己設計一套能顯示自我風格的服裝,在別人看來這套服裝很有吸引力,因為它使您的內在氣質與您的外表很協調。

為了找到適合自己風格的服裝樣式,您還可以瀏覽服裝類雜誌。服裝設計師們經常在這些雜誌上刊登他們的設計成果。憑著他們的經驗,他們總是把模特兒們打扮得既有不同的個性又非常入時。看了這些雜誌後,您就懂得什麼樣的鞋配什麼樣的衣服了。這些雜誌實在可以做我們的穿戴指南。

如果您有一位十分了解您又有鑒賞力的好朋友,那麼就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在穿著方麵她給您提供的非常專業的意見比黃金價還高。

您還可以從店主是否千方百計勸您買店裏的衣服或告訴您這衣服不合適請您別買的話中,發現哪家商店值得您信賴。一旦您找到了您可以信賴的商店,您就應該忠實於它,這樣可以省去令您失望的試穿,還能買到稱心如意的衣服。

2堅持適合自己的風格

堅持自己的風格需要自信,尤其是想獨樹一幟的時候更是如此。

克麗斯塔,43歲,女畫家,她平日喜歡穿時髦衣服。不久前,她在與幾位女藝術家們聚會時穿了一身兩件套的絲綢衣服,而她的夥伴卻穿著褲子和套衫。夥伴們不解地打量她,使她感到很不自在。盡管如此,在緊接著的一次聚會上她仍然堅持穿那套衣服。

這樣做需要多麼大的自信呀!一般來說,風格越特別,需要的自信度也就越大,越是耀眼的服裝,引起的反應越大。

實踐表明:如果您有足夠的自信,您就可以喜歡什麼穿什麼。您必須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即您的風格很難讓所有的人都認同。您認為時髦的衣服別人不一定接受,您認為蹩腳的衣服別人可能喜歡得不得了。您不要被別人左右,隻要您喜歡,您認可,就足夠了。

羅斯維塔自己也承認,她的衣服很有吸引力。其實羅斯維塔的衣服很多都是從拍賣商店買來的或是從她的堂姐妹那裏揀來的,但人們並不知道這些。這些物美價廉的和那些讓人看一眼就很喜歡的小飾品大大增加了羅女士的風度。羅女士的居室也有類似情況。她有一雙巧手,把房間布置得很有特色。隻有她懂得把一些別人丟棄的布料拿來做成軟墊放在沙發上既舒適又有風格。我讚美地告訴她,風格好像就是她的職業。她說,坐在家裏享受自己的風格會讓人自然產生一種滿足感。

優雅風度虜獲人心

良好的禮儀是財富

洛克是英國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思想家,生活於17世紀中葉和18世紀初。他指出,人的衣服可以由裁縫做得很合適,人的動作可以由教師教得很有派頭,但是這些事情固然可以使他顯得很體麵,卻沒有一樣能夠使他變成一個受過良好教養的紳士。即使他還具有學問也是不夠的,因為弄得不好,學問反而可以使他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更加無理,更加令人難受。由此,禮儀是在人的一切另種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沒有良好的禮儀,其餘一切成就就會被人看成驕誇、自負、無用或愚蠢。

洛克說,沒有教養的人有了膽量,膽量就會帶有野蠻的色彩,而別人也必以野蠻相看待;學問就變成了迂氣;才智就變成了滑稽;率直就變成了粗俗;溫和就變成了諂媚。沒有禮儀,無論什麼美德就都會變樣。他說,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它們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

按照洛克所說,所謂“教養”,它是以美德為根基,而以禮儀為藻飾的。如同鑽石,經過琢磨和鑲嵌之後,它就放出光彩來了。

美國成功學家馬爾登也說過:文明的舉止,還有這背後所蘊藏的對人的體諒、關心,是我們人生的一筆巨大財富。不同的舉止,可以使我們或者惱怒,或者平靜;或者興高采烈,或者羞愧難當;或者與禽獸為伍,或者與聖賢同列。這種東西好像是我們日常呼吸的空氣一般,平時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潤物細無聲,天長日久、一點一滴地對我們產生作用。這種綿裏藏針的力量,是那種匹夫之勇所不能比擬的。它是我們日常社交生活的潤滑劑,是整個社會減少損耗、高效運轉的助推劑。

許多行為不過是無傷大雅的小事。也有人常以“大家都這麼做,我有什麼辦法”為自己“不拘小節”做擋箭牌。但恰如《格言聯璧》裏所說:多少良心就在“不為過”這三字下抹掉了,多少體麵也就在“沒奈何”三字前被抹去!你所“不拘”的“小節”,恰是做人的“大節”。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教養是有教養人的第二個太陽。”德國大詩人歌德說:“行為是一麵鏡子,在它麵前,每一個人都顯露出各自真實的麵貌。”沒有禮貌,缺乏教養,正從一個側麵反映出了這個人或自私,或懶惰,或吝嗇,或貪婪,或傲慢等等不良的人品。

它不是一種惡劣性格的表現,而是多種惡習的集中,如懶散、愚蠢、妒忌、粗心大意、愛慕虛榮、對人缺乏了解而妄加輕視。

糟糕的舉止會搞糟一切。相反,良好的舉止會彌補一切。它使我們說出的“不”字帶上了金色,使真理變得甜蜜,使我們自身增加了三分美麗。

馬爾登非常看重良好的教養對於一個人成功的作用,他認為教養可以代替財富。對於有教養的人,所有的大門都向他們敞開。他們即使身無分文,也隨時隨地會受到人們熱情的接待。他說,不妨假設有這麼兩個人,他們在其他方麵都一樣,隻是在待人處事方麵不同:一個謙和友善、助人為樂,舉手投足無不具有紳士風範;而另一個舉止粗魯輕慢,對人總是吹毛求疵,沒有一點合作精神。很顯然,前者的事業會蒸蒸日上,後者隻會江河日下。

德國有一句諺語:“脫帽在手,世界任你走。”還有一位哲人說:“禮貌的作用有點像船上的氣墊,雖然裏麵空無一物,卻可以大大減輕我們的顛簸。”

良好的教養能使我們在勤勉的同時,更容易獲得成功。老話講,“和氣生財”,文明的舉止習慣可以為我們打開一切財富之門。它也能使我們減少人際的摩擦,使人生變得快樂輕鬆。

請記住:教養是你最大的一筆財富。你要向成功投資嗎?就以教養為資本吧。教養也是人生的守護神,使我們不致因愚蠢地拋棄教養而觸犯法律,使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教養更是幸福的保證,你使他人幸福,你也會得到幸福。

洛克指出,禮儀又稱作教養,其本質不過是一種小心,不過是在交往中對於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輕視或侮辱而已。誰能理解並努力去實現這一點,他就一定會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看起來是多麼簡單的事,但你要準備好一生的努力,才能做好它。

儀表美的層次

儀表即指人的外表。它包括人的容貌、服飾、神態、姿態等方麵,是一個人精神麵貌的外在體現。

一個人的儀表與他的生活情調、思想修養、道德品質和文明程度有關。換言之,一個人的儀表既是一個人的“門麵”,又是一個人內心世界和內在修養的顯露。

儀表美是一個綜合概念,它應當包括三個層次的含義:其一,儀表美是指人的容貌、形體、體態的協調優美。如容貌的端莊秀麗,體格的勻稱健美,身材各部位的比例協調,線條的優美流暢,皮膚的白皙細膩,這些是先天的遺傳因素,是儀表美的基本條件。其二,儀表美是指經過學習,掌握了美容化妝、服飾搭配等技巧後,所體現出的經過後天修飾的美。天生麗質每個人可遇不可求,而經過後天努力所達到的儀表美卻是每個“醜小鴨”都可以做的“天鵝夢”。無論一個人的先天條件如何,都可以通過專家指點,自己努力地去塑造和追求後天美,使自己通過化妝、服飾、外形設計等方式,創造屬於自己的儀表美。其三,儀表美是一個純樸高尚的內心世界和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的外在體現,它通過日常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社交晤友折射出來,形成一個人獨特而穩定的氣質風度美,這是儀表美的本質,也是儀表美的最高境界。真正的儀表美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一,慧於中才能秀於外。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情操、智慧、誌向、風度等內在美作為基礎,那麼,再好的先天條件,再精心的打扮,也隻能是一種膚淺的美、流俗的美。缺少豐富深刻內涵的美,不可能產生真正打動人的魅力!

因此,一個人的儀表美實際上是其外在美與內在美和諧統一的一種自然展現。

翩翩風度從何來

風度,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人們對於美的形體、美的心靈、美的談吐、美的裝飾打扮、美的品德修養的一種肯定的審美尺度,是人的全部生活姿態所提供的給他人的“綜合印象”。翩翩風度指的是風度美,是人的外在美與心靈美的統一,是作為自然人的形體美和作為人的性格美的融合。青年人多崇拜那些溫文爾雅、風流倜儻的外交家,總希望自己也能以翩翩風度出現在社交場合。那麼如何在社交場合表現出自己的翩翩風度呢?

1脫俗的審美外觀

脫俗的審美觀是在社交場合展現翩翩風姿的首要前提。可見脫俗的審美觀是十分重要的,而一個人脫俗審美觀的形成是各種知識綜合作用、良好情趣交互作用的結果。

脫俗的審美觀是內在的,它支撐著外在的、感情的風度。

2恰當規範性的語言表達

在社交場合因環境不同而要求不同的語言表達。在較輕鬆的場合,要能用幽默、風趣、生動、明快的語言表達你的心情;在較嚴肅的場合要注意語言抑揚頓挫、凝重簡潔,語句的整體對仗。如果不分場合,語言運用不當,引起周圍人們反感厭惡,哪有風度可言?為了吸引眾人,還應巧設懸念、注意對比、渲染等技巧的應用。

3得體的輔助語言

盡管你的語言中包含有無限風趣、無限熱情、無限睿智,如果沒有音調、音量的變換,那也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如果沒有麵部表情的變化,舉手投足的動作,幹淨利落的身體擺動與規範語言表達的協調,如果沒有眼睛的信息傳遞,那無疑使社交對象麵對一台收音機。誰可想象,麵沉似水的人講出幽默笑話後聽眾的結果呢?

4適宜的服裝穿著及顏色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