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漸入佳境(2 / 2)

石浩其實是認可德波爾的水平的。德波爾深受克魯伊夫和範加爾的影響,他的執教在進攻端以整體性為基礎,給予前場攻擊組合特有的自由揮空間,既突出了球隊的紀律性又保證不會揮霍球員的個人賦。防守端或采用高位壓迫或采用中場絞殺的方式,充分揮荷式4--戰術多變提倡換位對空間要求嚴格的特點。

但是這種戰術需要球員強的球商和空間位置感為基礎的變形傳控足球,更需要球員對他戰術的理解,以及充沛的體能。

而這恰恰是國際米蘭現在不具備的條件,他趕鴨子上架地執教,這麼短的時間裏球員們怎麼可能吃透他那套戰術?而且在體能儲備上,國際米蘭做得也不夠,若奧馬裏奧、布羅佐維奇、佩裏西奇、坎德雷瓦等參加了歐洲杯的球員都在比賽中表現出了體力不支,無法執行逼搶戰術。

如果不是石浩和伊卡爾迪兩尊大神的靈光閃現,國際米蘭早丟了不知多少分了。

德波爾希望中場的三人要有不停的換位,通過換位找到傳球的空間然後盡可能的將球交給邊鋒,再由邊鋒通過個人突破後傳中的方式形成進球。這套戰術是德波爾最常用的進攻模式,看似簡單但其中既有傳控足球需要的跑動換位能力,又能有效的揮邊鋒的個人能力和中鋒的搶點能力。

這套戰術聽起來很美好,當然要求也很苛刻,球員的比賽閱讀能力、相互之間換位的協調性和一致性以及邊鋒需要具備突出的個人能力。石浩認為,這種戰術應該是適合目前國米球員特點的打法,隻要能堅持下去,應該能有所收獲。

石浩將自己的看法出來的時候,張可陽認真地傾聽著,不停點頭。

11月4日,國際米蘭客場挑戰南安普頓。在1:落後的情況下,石浩挺身而出,5分鍾內梅開二度,再次將德波爾從下課的邊緣拯救了回來,也讓球隊拿到了歐聯杯的第二場勝利,出線似乎不再是遙不可及。

這場比賽也成了本賽季國際米蘭的一個轉折點。

隨後的比賽裏,國際米蘭漸漸適應了德波爾的執教思路,在各項賽事裏越戰越勇。

到冬休期前,他們在7場聯賽裏取得了6勝1平的好成績,特別是客場:擊敗德比對手a米蘭、客場三度落後三度追平那不勒斯的比賽,堪稱蕩氣回腸,最後4:橫掃拉齊奧給上半賽季做了完美總結。

18輪過後,國際米蘭1勝7平1負積7分,終於進入了歐冠區,落後第一名尤文圖斯5分,領先第名拉齊奧分。再往後則是分的羅馬和分的那不勒斯。

歐聯杯中,國際米蘭也終於絕地逢生,客場:打平貝夏普爾,主場4:1戰勝布拉格斯巴達,勝1平負積1分,排在4勝負的布拉格斯巴達之後以組第二的成績出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