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專業不對口(1 / 2)

瑤寧見程清怡怒氣衝衝,連忙勸道:

“程姐姐,你別氣!我聽我娘說,葉夫人對曾姐姐是真心疼愛,斷不會真把她嫁給不堪的人!”

“是呀,我也聽我娘說了,那吳少爺文采品學樣樣出色,人又敦厚,寧遠伯府家境殷實,確實是個好人家!”朱玉婉也在程清怡耳邊輕聲勸道。

她們都是未出閣的閨閣千金,大庭廣眾之下議論婚嫁,確實有些不妥。

程清怡和曾玟秋一向要好,最聽不得阮鳳嬌如此詆毀,一時氣極,可也知道如今是文家宴客,便恨恨地瞪了阮鳳嬌一眼,轉過頭,不再理會她。

瑤寧這才舒了口氣,放下心來。

心中難免暗怪阮鳳嬌故意挑事。

這樣的品性,就算她大哥真喜歡,她爹娘也不會同意,整個家宅不寧的禍害嘛?!

這曾玟秋她雖然沒有見過,可她的婚事,自己是聽姚夫人提起過的。

自從姚夫人出月子後,對瑤寧更是上心,就算是這種並不太適宜姑娘家知道的事情也會挑一些告訴她。

用姚夫人的話來說,是“免得她當姑娘時,避諱太過,等到出了閣,什麼都不清楚。”

據姚夫人說,曾玟秋的婚事倒也算她的嫡母,葉夫人用了心的。

葉夫人自己隻生了兩個兒子,曾玟秋是庶長女,一出生生母便去世了,一直都是養在葉夫人膝下。

這別說是人了,就算是隻貓、狗,養了十幾年,也有感情了。

而曾玟秋議親的對象,則是京城寧遠伯府伯爺的庶三子,今年十八,據說人品相貌都好,就是有一個缺陷,據說是年幼時,摔傷了左腿落了殘疾,走路略有些跛,因此婚事一直有些不順。

有不少人家都在傳,是曾大人、葉夫人為了攀上伯府親家,上趕著要把庶女嫁過去。

但據姚夫人所說,這吳三爺,她在京城時也見過幾次,不說容貌才華,為人便很豁達通透,隻京城裏的大家閨秀都眼光高,一個“殘疾”便讓很多姑娘冷了心,卻隻看到表象,殊不知,寧遠伯擅生財,是出了名的,當年這個世襲罔替的伯位便是因為贈了大部分的家產給太祖皇帝平定天下而得的,雖隻是虛銜,可也證明了當年第一代寧遠伯爺的生財有道,就算是追溯到前朝,這憑財得爵的,可就寧遠伯府一家。寧遠伯爺如今已經六十有二,早就發了話,等到兩個庶子成親,便分府單過,葉夫人也和姚夫人透過話,說寧遠伯爺給兩個庶子在京裏各置了一個五進的院子,一個京郊的宅子,八百畝良田,京城最繁華熱鬧的東市上兩間鋪子,稍次的路段上鋪子五間,五萬兩現銀,另還有下人活計若幹。

寧遠伯夫人倒也不是個斤斤計較短視的人,雖說寧遠伯對庶子大方,可留給嫡子女的更多得多,便也樂意用錢財買個清靜。

而吳三爺的生母已逝,又無其他同母兄弟姐妹,一旦成了親,那曾玟秋便是說一不二的當家主母了,雖說吳三爺不能出仕,可一來有寧遠伯府在,又有曾家扶持,日子也不會難過。曾玟秋性子溫婉,一大家子相處難免磕磕碰碰,哪有自己當家作主來得舒心?府裏還沒有正經的長輩,除了夫婿,便沒有人再需要曾玟秋在意了。

如果不是吳三爺身子上略有不如意,以曾家的門第,以曾玟秋庶出的身份,這樣的好親,哪輪得到曾玟秋來?

“這是真心為女兒挑的親事,得的是內裏的實惠,而不是隻看虛的。”姚夫人當時是這樣下的結論。

既然姚夫人這麼說,那這門親自然是極好的。

隻是這些話,瑤寧現在也不好對程清怡說,隻能挑些話安撫程清怡了。

到了午時,人也到齊了,紫蘇便過來,請各位姑娘移步停菊園。

停菊園挨著後園,平時都用來宴客,院子很寬敞,沿著後園的一角,一路種滿了各色菊花。

因日頭正好,索性把宴席安排在了院子裏,仿著前朝分食的樣式,一人一張案幾,一把椅子,夫人們在前頭,姑娘們的席位則靠後。

瑤寧領著各家姑娘到時,各位夫人已經入席,彼此見了禮,稱讚了一番你家姑娘長我家姑娘短的,便各自入席了。

瑤寧往前看了看,見葉夫人神色如常地和身邊夫人聊天,便知道她心情不錯。

幾位姑娘自顧自地落座,瑤寧旁邊自然是章明芙和程清怡了。

章明芙是新客,程清怡是好友,瑤寧一邊一個招呼,倒也忙的不亦說乎。

宴席的菜色很是豐富,雖然因為雅州運輸不便,並沒有蝦蟹之類的時鮮,卻有不少菊花為食材的點心菜肴,還有去年釀的菊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