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自律:忍讓學行為戒律(1 / 1)

明理自律:忍讓學行為戒律

智者明理自律。培養忍讓的品格,需時時戒律自己的行為,抑製自己的衝動。人非聖賢,忍讓非天生而成。因此,需要以頑強的毅誌在生活的各個方麵戒律自己。世界上最難以克服的困難,往往就是戰勝自我。讓自己成為生活中的勇者與智者吧,自覺地戒律自己!

中國古代先哲們,大多把修身放在自己走向成功之路的首位。修身的目標是使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不斷提高。修身的最基本要求是最好善惡,為善去惡。修身貴在自覺,要堅持不懈。《禮記·大學》所講的“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以修身為本”,就是告訴我們,齊家治國平天下,皆要把修身當作根本,從自身的道德修養開始才能實現。

如何修身?首先就要牢記並在實踐中切實貫徹忍讓學十大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