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信息進行有效控製和統計,實現信息數據資源共享,打破信息數據不對稱造成的管理障礙
實現物資管理信息化,讓信息數據按標準的物資采購程序流動,既規範了物資采購、使用流程,又實現了數據資源的共享,還可以對信息進行有效的控製和統計,有利於物資部門對物資進行盤存核銷分析,例如:量價分析中,抽取某一品類物資材料進行分析,消耗量與施工圖紙量進行比較,看是否超耗,並分析相關原因,對材料使用進行過程控製。同時,對一個時期的該品類物資價格彙總,可以明確市場價格及價格波動走勢,對於有上漲趨勢較為明顯的材料施行囤貨的采購策略,對有降價趨勢的材料施行量體裁衣的采購策略,從而達到物資采購經營的目的。
物資信息數據與其他項目管理信息數據相關聯,工程技術部門、工經部可以隨時通過物資管理係統查看倉庫庫存情況和采購申請的執行情況;主管領導可以隨時了解分管部門的物資供應工作進展,還可以通過發布消息的形式通知試驗室對物資進行驗收,通知申請部門到倉庫領取到貨的物資,定期材料庫存等信息,做好物資後勤保障工作,使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更加有序化、透明化、人性化。
同時與公司內部其他工程項目及公司物資管理部門的物資信息進行關聯,可以由企業層麵上獲取物資信息數據,並分享給所有的工程項目,對物資管理公司層麵統籌規劃有一個極大的推進作用。例如A項目存在閑置的貝雷片3000片,B項目閑置2500片,C項目急需6000片,公司物資管理部門就可統籌規劃,從A、B項目總調撥5500片,剩餘500片由C項目自行購買,大大節省現金流,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
總而言之,以網絡化、係統化為特點的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模式,提供了一個物資管理信息有限的溝通渠道,解除了傳統物資管理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加快了項目內部平行管理部門之間、項目之間、項目與公司業務管理部門之間、項目與外部市場之間溝通速度、深度和廣度均得到質的飛躍,有利於打破各層次管理部門因信息不對稱引起的管理障礙。
(二)可實現物資數據動態化管理,有利於項目物資管理過程控製
建立項目物資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對物資管理全過程(含計劃、采購、驗收、入庫、出庫、使用到廢舊物資處理等)進行信息化管理,同時與其他項目管理係統模塊(如工程管理係統、財務管理係統、成本管理係統等)關聯在一起,相輔相成,實現工程項目的全過程控製。
各業務部門通過信息係統平台,及時將所屬部門數據準確錄入和傳輸,各類數據得到實時傳輸,部門之間可以及時獲取所屬數據,使得項目信息化得到動態化管理,解決了以前通過人工傳輸數據時間長、傳遞過程中障礙多導致數據準確性、及時性無法保障這一係列問題。例如:通過物資管理信息係統,公司物資管理部門可及時查詢、統計、彙總所屬工程的物資采購情況(單價)、使用情況、庫存情況、收支情況,掌握某個時期物資核銷動態等信息,以便及時分析項目物資盈虧情況,為公司領導層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依據。
(三)利用信息化管理係統,推進物資管理精細化(規範化、標準化)
物資信息化管理平台,通過上層設計層麵,製定統一、標準的物資管理流程(含物資計劃、采購、供應、收發料、消耗分析、周轉材料及返還料管理、廢舊物資處理等模塊),各管理模塊均詳細規定嚴格的流程與步驟,提出掌控要點,簡單實用,易於操作,避免項目各自為政,管理流程無法統一的情況發生,減少了隨意性、人為性,大大推進了物資管理精細化的發展。
總之,在信息經濟時代,物資信息化就是利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管理模式,優化物資管理模式,深挖物資管理潛能,是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的很重要的一環,能夠提高經營效率和管理效能,將大大增強施工企業盈利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華,關有禮,李兆事.物資管理信息化在企業中的應用.車間管理2006(6).
[2]鍾毅,葉曦.淺談建築工程物資管理信息化.鐵路采購與物流.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