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坡地建築地基基礎設計及地質災害防冶(2 / 3)

三、坡地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與地質災害防治實施典型實例分析

本文在對坡地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與地質災害防治實施分析的過程中,選取紹興縣昌豐自然村的坡地建築作為實例進行分析,該自然村是建在紹興縣水平鎮,其場地北側是豐昌村,現在已經拆遷,西側是山與坡地,南側是農田,東側是水平大道,其總建築麵積是139644平方米,主要有1棟兩層市場、1棟四層綜合樓、51棟4~5層的住宅樓,市場是框架結構,最大載荷是1000kN/柱,辦公樓也是框架結構,其最大載荷為2000kN/柱,住宅樓是磚混結構,其最大載荷為200kN/m,所有建築物都應用的預應力管樁基礎。該建築依據擬建工程重要性等級是三級工程,中等複雜場地,中等複雜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級是乙級。

1.地基勘測方法與所完成的工作量

在開展地基勘察的過程中,應用的是鑽探全孔取芯現場分層並取原狀樣開展室內試驗的方法,並結合現場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及標準灌入試驗開展綜合性評價,碎石層中的土樣是擾動法取樣,粉土層、砂土及硬土土樣的提取應用重錘少擊法提取,軟土層的土樣提取應用壓入法進行提取。本次勘察工作是嚴格按照標書的要求開展,勘探孔依據其周邊線結合角點呈網格狀布設,一共布置了230個鑽孔,在整個勘察過程中發現持力層頂板具有較大的起伏,通過與業主協商之後,在局部地段實施了增孔加密處理,一種增設了32個鑽孔,施工設備應用了四台的XY-1型鑽機,由於受到天氣因素與場地平整進度的影響,本次工程中的野外工作主要是分三次開展施工。

2.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

通過鑽孔分析結果可知,依據物理學性質與成因類型,可以將該場地的勘探深度分為九個工程地質層,其中有19個亞層,對各個亞層土的特征進行分析,主要表現為:(1)1-1素填土,主要由塊石、角礫、粘性土碎石組成,該層的力學性質比較差,沒有經過處理,是不適合應用的,該層的分布層厚為0~3.7米;(2)1 -2雜填土,該層主要由灰色軟流塑狀的粘性土混合少量砂礫及較多的有機質組成,本層土的均一性與力學性質比較差,該部分的分布層厚為0~2.1米;(3)1-3粉質粘土,切麵比較光滑,局部含有少量砂,幹強度,韌性中等至高,該部分的分布層厚為0~1.9米;(4)2-1淤泥,該土層主要由灰色粘性土與腐殖質組成,局部以泥炭質土為主,並且其切麵光滑,沒有搖振反應,幹強度、韌性高,該部分的分布層厚為0~1.4米;(5)2-2粉質粘土,其切麵光滑,搖振沒有反應,強度與韌性都比較高;(6)2-3 粉質粘土,主要特征為:切麵無光澤,搖振反應迅速,韌性與幹強度都比較低,該部分的分布層厚為0~0.8米;(7)3 淤泥質粘土,切麵光滑,沒有搖振反應,幹強度韌性都比較高,該部分的分布層厚為0~7.9米;(8)4 粉質粘土,其表現為切麵光滑,沒有搖振反應,幹強度與韌性都比較高,該部分的分布層厚為0~2.6米;(9)5 圓礫,主要有砂、礫、卵以及灰色的軟塑狀粘性土組成,卵礫的含量為百分之五十七,均一性與分選性一般,該部分的分布層厚為0~3.4米;(10)6-1 粉質粘土,切麵稍有光澤,沒有搖振反應,幹強度與韌性都比較高,該部分的分布層厚為0~3.3米;(11)6-2 粉質粘土,切麵稍有光澤,沒有搖振反應,幹強度與韌性都比較高;(12)7-1 砂質粉土,稍微沒有光澤,搖振反應非常的迅速,幹強度與韌性都比較低,該部分的分布層厚為0~1.9米;(13)7-2 砂礫,其中還有大概百分之二十五的砂、百分之四十五的卵礫,其分選性與均一性都比較好,該部分的分布層厚為0~2.8米;(14)7-3 淤泥質粉質粘土,其切麵光滑,幹強度與韌性都比較高,沒有搖振反應,該部分的分布層厚為0~3.3米;(15)8 含粘性土圓礫,其局部主要為粘性土,具有較多的全強風化基岩碎塊,分選性與均一性都一般,其分布層厚為0~14.1米,變化比較大;(16)9 夾、粉質粘土,表現為:切麵稍有光澤,沒有搖振反應,幹強度與韌性都比較高,其層厚分布為0~2.1米;(17)10-1 強風化凝灰岩,結構構造可以辨認,風化強烈,礦物質基本上已經蝕變,幹鑽能夠進尺,實芯手容易捏碎,往下風化逐漸減弱,碎礫狀岩石逐漸增多,其層厚分布為0~11米;(18)10-2 強風化凝灰岩,局部風化比較弱,質地比較硬,其層厚分布為0~20.3米;(19)10-3 中等風化凝灰岩,其結構構造非常的清晰,具有裂隙,往下逐漸減少,沿著裂隙麵其鐵錳質物渲染,局部夾雜有少量的風化泥,逐漸往下裂隙逐漸減少。

3.場地地震效應與不良地質作用

依據曆史地震及近期的地震統計,該地區周圍曾經發生過12次地震,大多是小於4級的地震,綜合分析其發震次數與地震等級,該地區是一個比較穩定的地區,該程度的土質類型屬於中軟場地土。按照建築抗震有利、不利與危險地段的劃分,其屬於抗震不利地段。該地區屬於山麓與山間平原地帶,沒有出現過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質作用,但是在對其中幾棟住宅樓西側山坡的人工開挖後形成了比較陡的邊坡,上部是鬆散的土層以及全風化基岩,對場地周圍相近場地已有山體開挖後的情況實施了解,發現在場地西側已經開挖的山坡在雨季可能會出現小範圍的崩塌與滑坡現象,在樁基施工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擠土樁施工過程中擠土作用對於周圍管道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