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斬首示眾(2 / 2)

李三戰戰兢兢,又在人群中找出幾人,最後指著那個質問文錦渡的人,道:“這個,殺了秦侍郎的人就是他!”

那將軍冷笑一聲,道:“你還有何話說?你帶頭鬧事,挑起民憤,打死無辜的秦侍郎,數罪並罰,已是死罪難逃!來人,把他抓起來,斬首示眾!”

那人道:“秦侍郎欺壓百姓,死有餘辜,我殺了他,有何不可?你們這是尋找借口,想要殺人滅口!大家一起上啊!殺了這些狗官!”

難民們一陣騷動,有人受了鼓動,正要上前,馬上的士兵們便在那將軍的指揮下,一個個霍霍揮刀,虎視眈眈地看著難民。難民們一者懾於武力的威脅,一者在他們內心深處猶存有州府之主的威信,底層的民眾,盡管對現狀不滿,憎恨直接壓迫他們的貪官小吏,但卻大都深信高層不腐,例如每朝皇帝,不管他多麼昏庸,民眾都發自內心地敬稱為“聖天子”,皇帝有了罪責,也是受了小人蒙蔽。

在他們心中,本來就不覺得文錦渡會有什麼過錯,所有的罪過,都在底層官員身上。如今親身見到文府主平易親民的風采,又聽到他承諾嚴懲貪官,因此更是深信不疑,有少數人,甚至自覺愧疚,認為自己的行為確屬過激。因此除了幾個自知必死的人,其他的都站在原地,衡量利害之後,畏畏縮縮,不再被那人的妖言鼓動。

那人盡管早有預料,但見到此等情狀,仍然失望不已。他知道想要再煽動難民反抗已是不可能的了,於是隻得長歎一聲,道:“民智未開,又都畏首畏尾,鼠目寸光,實在是不足與謀!我今天死了,你們今後也免不了與我一樣的下場!”說完,心有不甘,抱著萬一的希望,拔出手上的匕首,向著文錦渡撲過去。

文錦渡待他過來,隻輕輕一捉,就將他雙手扣住,然後看著那幾個為首之人,一臉歉然,道:“你們的罪過,本來因我而起,若不是我查處不嚴,治官不力,你們也不會有煽動難民的機會!在此我向所有在場的人道歉!但法不可違,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為首之人,須當斬首示眾,其餘從犯,一概無罪釋放!”

那人“呸”地一聲,朝他臉上吐了一口唾沫,道:“文錦渡,你不必假慈悲,你的真實麵目,總有一天會被人揭穿,你現在假惺惺的,莫非還要我感激你不成?”說完縱聲長笑,頗有種慷慨赴死的豪邁。

文錦渡始終微笑著,擦去臉上的唾沫,似是不以為杵。他身邊的將軍一揮手,立即有兩個士兵跑過來,押住那人。將軍又指著幾個為首之人,命令道:“都斬了!”

隨後便是行刑。幾個人成一字排開,盡管即將赴死,卻都昂首不懼。圍觀難民寂然地看著,心內悲涼,雖然同情幾人,但因為有騎兵在旁威懾,所以他們連求情都不敢,生怕自己一求情,就被文錦渡誤認為是同黨。

楚逸三人混在人群當中,看到幾人將被處死,都大感著急。

就在士兵的砍刀快要落到那人頭上的時候,一枚飛鏢急驟而來,正好落在砍刀之上,將砍刀打歪,那砍刀偏斜而下,削掉了那人肩上的一塊皮肉。

周圍人群頓時一陣躁動,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在驚疑不定,不知是何人所為。

那飛鏢剛躥出人群,文錦渡就聽得聲息,立馬看過去時,卻因為難民太多,阻住了視線,而一無所得,隨後難民躁動,他更是難以分辨誰才是發鏢之人。

那行刑的士兵隻得重新請示文錦渡。文錦渡麵無表情地命令道:“繼續!”

那人本來已經引頸待戮了,卻被一枚飛鏢救下,這可真算得上是意外之喜了。他並不吝惜自己的性命,早在鼓動難民鬧事之前,他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然而眼看著自己所幫的民眾都麻木不仁,心裏總會有薄薄的悲涼。如今見還有人願意冒著極大的危險幫助自己,心中不覺重新湧起一股希望。

他朗然一笑,大聲道:“多謝朋友相救!隻是我這條命不值幾個錢,死了就死了,若是因此而連累了朋友,我必定心中不安,請朋友千萬別再出手!朋友的恩情,我隻能記下,以求來世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