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秘傳千年的自然藥物(1 / 3)

佛家秘傳千年的自然藥物

秘傳藥方之一

生薑治療感冒

薑從古時候起就是一種普通的調味品,為人們大量食用。薑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而且可以促進身體對藥物的吸收作用,對於治療感冒更具有特殊的功能,同時還有止嘔吐功效。在中藥裏利用薑作為調劑製成藥物的處方很多。

關於薑的功效,在信佛的人中有這樣的一個傳說:有一次佛祖患了感冒,發燒熱度一直不退,他的弟子阿難,熬了一碗放了生薑的粥給佛祖吃,佛祖吃下這碗藥粥之後,熱度很快的消退了,感冒也完全治愈。事後,佛祖集合所有的弟子們,說道:“徒弟們,從今天開始我建議大家食用含有生薑、芝麻醬或胡椒的藥粥。因為這種藥粥具有五種效果:第一、能夠填飽肚子。第二、能夠止渴。第三、消除便秘。第四、使大小便暢通。第五、能治療感冒。”在現代的日常生活中,薑也被廣泛的應用。如日本料理中就有生薑漬,它不僅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強化消化功能,且具有殺菌的功效,預防因食用魚肉而中毒。生薑在印度被稱為“阿魯多拉加”,在尼泊爾則稱“阿芝哇”。市場上,生薑被大量采購,當地人們將其作為一種治療頭痛、腹痛及消化不良的家庭常用藥。治療感冒的有效處方就是利用生薑製成的:將薑磨成細末,在湯碗中放入一小撮,加上砂糖(約1茶匙),此時慢慢倒入熱水攪和,即可飲用。或者不加熱水,而以芡粉攪水倒進去,在火上熬成糊狀,這時再加上1小撮薑末一起飲用,其薑末的份量約有1茶匙即可。另外,冷症(指因為血液循環不良,所導致的手腳冰冷的症狀)的患者,也可服用生薑來治療:將適量的生薑磨成粉狀(約一指頭程度的份量)放進咖啡杯,加上1大湯匙蜂蜜,用熱開水攪拌,調勻後喝下,效果良好;或者取300克的生薑(約1日量),配合600CC的水煎熬,至到水的份量隻剩下一半即可,然後一天分三次飲用。

梅幹也有治療感冒的效果

古時候在佛門僧侶中曾經流行這樣的話:“食用酸梅,能夠避過當天的災難。”這句話的意思即告訴大家,早餐時如果攝取酸梅,將可避過當天的災禍,或避免生病。從一些地方的僧侶們每天必食酸梅的這一情形來看,這個說法是很有道理的。

在中國南方和日本的一些地方酸梅是日常飲食中必不可缺的一種食品,因為酸梅具有很大的清腸及殺菌力。人們大部分的病症都是由於腸內的廢物停滯,引起異常的發酵而產生各種毒素,這些毒素被血液吸收後即會引發各種症狀,而酸梅具有淨化血液的作用,因此對各種疾病具有很高的療效。取1湯匙的酸梅汁,加上適當的砂糖,以熱開水攪勻飲用,可以治療感冒;或將烤黑(至表皮焦黑的程度)的一、二顆酸梅放在碗裏,加上砂糖或薑末,以熱開水攪勻,在就寢前食用,具有發汗的功能。將1小杯的酸梅汁,加上200CC的水(約1茶杯量),使成份衝淡之後飲用,有消除宿醉之功效。

養生仙藥的茶能治療感冒

人們日常飲用的茶葉對於初期感冒的治療具有很高的藥效。然而因其非常普遍,其效用則常為人們所忽視;茶葉中含有多量維生素A、C、B,蛋白質及鈣質,此外還含有2%~3%的咖啡因,而這些成份對於維持健康及治療疾病具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我們感到十分普通的飲用茶,在古時候的人們卻常以飲茶來驅除心中的鬱悶,具有提神止渴,幫助消化的作用;修行的僧侶們也常為了消除疲勞,防止用功時會打瞌睡,而飲茶以提神,日本有一位叫榮內的禪師,曾寫了一本《吃茶養生記》,他在該書中對於茶的功效,有如下的說明:“茶是養生的仙藥,常常飲用能夠長壽。”古時候較貧困的家庭,將茶葉製成一種幹燥的野菜;綠茶更具有營養價值,飲用二、三杯的綠茶,相當於攝取約一個蘋果所含的維生素C,因此“茶”可說是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現在仍有人飲用綠茶,如醫院裏對施行外科手術後的病患常會令其飲用綠茶。被煎煮的茶含有很多的芸香及維生素P,維生素P具有強化血管的作用,能夠使手術時被切斷的血管具有再生作用。在薑碗裏倒入少量的醬油,其後再倒進熱茶飲用,具有治療感冒的效果,如果再加上一顆烤過的酸梅,藥效則更高。

蔥有壯陽和治療感冒的作用

蔥具有40種以上的醫療作用。用於治療感冒,能夠使身體溫暖,流汗順暢,一個晚上即能治愈;蔥含有特殊的香味,吃火鍋時,若缺乏蔥,即會失去吃的樂趣;蔥是與我們有密切關係的蔬菜,從藥效方麵來看,蔥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及C,生吃能夠刺激神經,幫助腸胃的消化,並且能夠消除腥臭味,且有發汗的功效。

在古代印度,因為蔥具有壯陽作用,所以被佛教視為禁物,認為會有強烈的催淫效果,對於修行有妨礙,所以釋迦牟尼禁止弟子們,食用蔥這種辛辣的東西,但在佛教醫學上,當治療疾病時則可破例食用,因為蔥在治病上具有廣泛的效果。

治療感冒時,將一根蔥白的部分磨細,壓榨出約1小酒杯份量的蔥汁,飲用具有特效;或者將一根蔥白切碎,加上少許的味精與薑,放進茶碗裏,倒入滾水並將之攪勻,乘熱飲用更具效果。

葡萄能治療呼吸係統疾病

葡萄對於人們的身體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水果。感冒時,可隨自己的喜好而攝食葡萄,這樣會在不知不覺中將感冒治療。這是因為葡萄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葡萄糖能發揮治療感冒的功效;生吃葡萄,能消除疲勞、使身體強壯,葡萄不僅含有葡萄糖,還含有果糖,肌醇、戊糖、及酒石酸、枸櫞酸、蘋果酸、維生素B、維生素C等對人體有益的成份。在佛家養生學裏,它被認為具有營養與治療二方麵作用,人們常用大量的葡萄製成葡萄酒,將葡萄酒作為保健品飲用;食用葡萄醬也有治療效果,連續四、五周食用葡萄,能治療感冒、氣喘等呼吸器官的疾病和腎髒病。

飲用柳茶能預防感冒

垂柳裏含有類似阿斯匹靈的有機酸成份,具有解熱及鎮靜的效果。佛家很重視柳葉茶的藥效,此外,用垂柳製成的齒木(兼具牙簽和牙刷的效用),亦被廣泛的使用,維持口腔衛生和健康。還有人將柳枝削成柳筷來使用,因為柳枝對於維持健康及長壽有益。在許多地方,柳枝也被認為能解熱,從而成為民間療法的藥材。治療感冒時,取一日份的柳葉與柳枝(約10克)切細,用500CC~600CC的水煎煮,至剩有半量的水分為止,等微溫時飲用,最具有效果。

紫陽花有解熱和治療心髒病的功效

紫陽花會變換七種顏色,隻要顏色一有變化,花瓣即會掉落,這是一般人的說法。因為紫陽花是一種會變換顏色的美麗花朵,人們為了觀賞而栽種它,但紫陽花具有解熱的作用,這亦為不爭的事實,它具有解熱藥效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及果糖。紫陽花與佛教徒有非常密切的關係,4月8日為釋迦誕辰紀念日,這一天信徒們都以紫陽花作為陪襯以此慶賀,故而不少佛教寺院裏都大量栽種著紫陽花。寺院裏種植紫陽花,並非為了觀賞用,而是由於紫陽花具有解熱的功效,對於心髒病或咳嗽也具有效果之故。古時候的貧困家庭,有人生病時,無錢投醫。隻好用佛家的寺院藥物來治療,特別是那些荒涼的農村,都種植一些具有效用的植物當作藥用,以備急需,作為救急的物品;對日常的健康,亦有很大的助益。紫陽花具有解熱功效,在夏天,將紫陽花的花瓣或葉子采下曬幹,一次用2~4克的份量,加上500CC的水,煎煮剩半量的水分,一日三次飲用,因為飲用時它有嘔吐的副作用,應該特別加以注意,若有嘔吐現象,即停止使用,看當時的情形而酌量飲用。

棗幹具有驚人的解熱效果

棗幹是健身的補品,對於鎮定神經具有獨到的藥效。民間自古以來采用為治療藥物,古印度的藥用酒,藥用果汁裏,有中藥的20多種藥物,棗幹就是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藥物,對於糖尿病、咳嗽、胃潰瘍、解熱等症狀也具有治療效果。

曾有這樣一段傳說:有一位年輕人愛上了一位年輕的尼姑,便一直伺機想與尼姑接近,有一天機會來了,年輕人與尼姑偶然相遇,就約尼姑外出,尼姑早已看穿他的心意,就以生病為由加以拒絕,但年輕人仍不死心地前來探病,他問道:“你什麼地方不舒服呢?”尼姑回答:“關節痛。”年輕人問:“你想吃什麼嗎?”尼姑說:“我想吃棗幹。”年輕人聽了馬上出外購買,不久捧著一堆棗幹回來送給她;年輕人知道棗幹具有解熱和鎮痛的效果,以為這些可為她做止痛的治療,其實尼姑的病狀是偽裝的,她是在以這種方式拒絕年輕人對她的感情,買棗幹是暗示彼此的情愫早幹的意思,如果繼續維持這種非分的欲望,心靈將會枯萎而無法進入涅之境,但年輕人卻沒有領會了她的用意。

這個故事隻是一個傳說,不過佛家養生學裏早就知道棗幹具有解熱的效力,因為棗幹裏含有糖類,粘漩質、蘋果酸、酒石酸、鹽等對人體有益的成份。在解熱時,取用棗幹10克,甘草5克作為一日的份量,加上500CC~600CC的水煎煮至剩餘半量,一日分三次飲用。

牛蒡具有消毒與解熱的效果

古人認為牛蒡是具有消毒、強精、止渴及治療腳氣的奇妙藥物。牛蒡也被人們當做一種蔬菜食用,這是自古即流傳下來的食糧,古人將其作為一種主菜,現在市場上也可見到。在民間療法中,亦常被作為利尿的一種藥物。牛蒡含有很多纖維,能夠使腸蠕動活躍,並具有很強的清腸力,能使排泄通暢;它還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及糖份、菊粉等成份,對腎髒具有良好的功效;又因它含有多量的精氨酸、能分泌荷爾蒙,因此亦具有強精的功效。5~8克的牛蒡種子作為一天的份量,加上400CC的水分,煎煮至剩下半量的水,一天分三次飲用,如此對於解熱很具功效。

蘿卜可解除頭痛的煩惱

蘿卜的水分很多,如果認為它隻含有纖維,那是對它的認識不夠,要知道我們在菜攤上買到的蘿卜,可以作為很好的藥物,它是一種一年四季都與我們飲食有著密切關係的蔬菜,蘿卜含有蛋白質、葡萄糖、澱粉及帶有辛辣味的硫青化合物。可拿蘿卜來作為消化酵素、糖化酵素及其他酵素,使食物充分消化,並能使腸胃強壯;因其含有多量的維生素C,所以它的有效範圍非常廣泛,是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大影響的食品。尤其是蘿卜粉具有特殊的消炎作用,對於治療頭痛,沒有比蘿卜粉更好的藥物了。

蘿卜在佛家醫學中,是用於治療頭痛的藥物,在治療上,曾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有位僧侶常為頭痛而苦惱,他的師父特別為他發明了一種可以插進鼻孔以灌輸頭痛藥液的類似於注射器的器具,他把這種器具命名為“灌鼻筒”,利用這種器具將藥水由鼻孔注入,於是這位僧侶的頭痛症狀很快就痊愈了,以後僧侶們就使用這種治療器來治療頭痛或鼻炎,而且有非常好的功效。

這種以器具注入藥水的方法,一直到現在還被用於治療頭痛。佛家所設計發明的“灌鼻筒”也是現代鼻喉科治療器的雛型,以現代的術語來說,“灌鼻筒”是佛家的一項專利品。

在治療頭痛時,用蘿卜壓榨出來的汁由鼻孔灌入二、三滴,即能治療;在治療偏頭痛時,以“灌鼻筒”將藥液由頭痛的那一邊鼻孔注入,很快就會有效果。

僧侶攜帶垂柳治療牙痛

柳樹對於牙痛、感冒,與食魚類的中毒,具有治療的效果,對於這一點也許令人吃驚吧!柳樹的葉子上含有類似阿斯匹靈的柳醇,這就是藥效的原因。在歐洲,柳樹的樹皮也被作為解熱或治療感冒的民間用藥。柳樹在印度雖不多,但卻和佛教有密切的關係。在餐桌上擺放著的牙簽,本來是印度佛教徒們,作為牙刷用的前身,當時被稱為“齒木”,在日本則是兼具牙刷及牙簽的功用,齒木不僅可用來刷牙,也可用來刮舌苔。齒木之所以被佛家所重視,並不隻是因為它具有保持口腔衛生之功,而是由於它具有如前述的廣泛藥效,同時還能作為救急的藥物;由於它能去除七種病症,所以佛家弟子們在化緣或修行中雲遊四方時,往往隨身攜帶用柳樹所做的齒木,是為隨身攜帶的主要器具之一。

另有一則關於齒木的傳說:由於佛教教堂裏一些行為不良的僧侶們,常常咬著長短不一的齒木,這種行為使民眾們對他們感到嫌惡,於是佛門曾下令禁止使用齒木,但是這樣一來僧侶的口臭卻加重了,為此同樣受到世人的斥責,乃再度允許僧侶們使用齒木,並重新規定齒木的長度為12指長(約25公分),寬度約為1小指寬,於是僧侶們都在早晨洗過臉之後,用很長的齒木來刷牙及除舌苔。治療牙痛時,采一小攝垂柳的枝幹切碎,加上500~600CC的水煎熬,以煎熬後的汁液來漱口即能止痛。

茄子能夠治療口腔炎

若能在新年時就夢到茄子,據說是一件好事,因為茄子的味道鮮美,大家都喜歡食用。茄子是原產於印度的蔬菜,自古以來,即被視為具有治療破傷風、乳癌及乳腺炎等功效,對口腔內的疾病與治療口腔炎也具有特殊作用。當染患口腔炎且口腔中的黏膜腫或糜爛時,用茄子的蒂部即可將其治療痊愈。茄子最常作為藥用的部分是它的莖部和果實。這部分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B、C及豐富的礦物質,並具有各種藥效。治療口腔炎時可取茄子的蒂部五、六個,加上300至400CC的水煎熬至剩下半量水分,以煎製成的汁液漱口,即可早日治愈。

止咳的萬能藥枸杞

枸杞被稱為萬能藥,它的主要成份是能使毛細管強壯的芸香,且能有助於排出體內的鈉,對於防止動脈硬化具有功效,同時還含有強化肝髒的有機物。在中國古時候的藥草書上曾有這樣的記載:“將枸杞、皂莢及通草三種樹的葉子混合,製成茶,如果時常飲用這種茶,可以活到200歲的長壽。”當然說活到200歲是稍有誇大之嫌,但從這二種藥草的功能來看,它對於長壽確實有效。枸杞的主要藥效,是能促進肝髒機能的活動,使能發揮良好的解毒作用;其次,它能強化毛細管,增強心髒的力量,強精,防止血管硬化,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同時對於咳嗽也有治療的效果;對於便秘,冷症及糖尿病、頭痛等症狀也具有功效。取枸杞的根皮約8~10克為一天的份量,用600CC的水煎熬至剩下半量,一天飲三次,對於上述各種病症極有效。

柿幹是止血的妙方之一

柿子自古以來即被當成止血的妙方,古時候的人出門時常會準備柿幹以作為止血的藥物,當受傷時,將柿幹咬碎,敷在患部,如此可止血並治療傷口;據說被毒蛇或毒蟲咬傷時,若將柿幹嚼爛塗在傷口上,可以根治傷口,所以在戰場上,柿子被當做救急用的藥,而為人們所重視。

在佛家醫學裏,認為含有豐富維生素C且富有抗毒性的柿子,是一種很好的果食藥,對於健康非常有益。

古代的僧侶們在長期旅行時,經常攜帶柿子作為幹糧。

將蒸過之後的柿幹置於手掌中,捏緊並拍成薄的圓形,中間夾進副食品,用柿子的葉子包起來,可在旅行時攜帶食用。柿幹在家祭,或郊祭時可作為一項供品。

柿子對於流血有急救之功,出行時攜帶柿餅,不但可以充饑,一旦有意外時,亦能夠作為急救之藥,這真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如果發生外傷出血,則可將柿幹咬爛敷在傷口上即能治療;用於治療因痔瘡而出血時,亦可將柿子烤焦,一次約取200克加上開水飲用,即可具有療效。

柿餅可治膀胱炎

柿子也同樣地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最重要的食品,柿子是可維持生命活力的一種重要水果,柿子的果實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丹寧、乙醯膽堿等對人有益的成份,所以具有消炎作用。感冒發燒時若生吃柿子,能使熱度下降;柿子含有丹寧成份,若食用過多則會便秘,這一點應該注意;柿子具有卓越的解酒力量,當宿醉或惡醉時,若食用柿子能夠迅速解酒,這不僅是生柿的效果,柿餅也有同樣的功效。

佛家僧侶們在雲遊時必定攜帶柿餅,因為柿餅可以止渴,並有利尿作用,被毒蛇咬傷或蜜蜂螫傷時,將柿餅嚼爛塗抹於患部,即可使傷口早日痊愈,因此柿餅可作為一種急救藥。治療膀胱炎時,取用5、6個柿餅,加上黑芝麻4克,用300CC至400CC的水煎煮至剩下半量,一天飲用其煎汁三次,具有治療效果;另外也可取柿餅一個,加上燈心草(在中藥店可買到)20克煎汁,飲用其煎汁後就有療效,特別是對於那些在排尿時會有激烈的熱感的婦女們更為有效。

金絲桃草對跌打損傷有特殊效果

金絲桃草是隨處可見的一種草,生長在陽光充足的草地,高約10~50公分,夏季開黃色五花瓣的花。它的成份是具有收斂作用的丹寧,金絲桃的葉子含有石碳酸性色素的有機物,動物若食用金絲桃葉子會引起嚴重的皮膚炎,但金絲桃葉子的汁液卻具鎮痛消炎之功,將葉子投入洗澡水浸泡,對於治療風濕病、關節痛、神經痛等非常有效。印度有一種可以食用的金絲桃草,在佛家醫學裏,將這種金絲桃的果實做成藥用果汁來飲用。

關於金絲桃草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人養了一隻老鷹,後來老鷹受傷,這個人就一直暗中以金絲桃作為特效藥來治療老鷹的傷口,結果這個秘密被他弟弟泄漏給別人,這位名人很生氣,竟而將弟弟殺死,由於這個原因,這種植物又有一個名字叫“弟殺草”。

在治療跌打損傷時,取曬幹的金絲桃草10~15克煎成濃汁,將濃汁塗在傷者的患部,有奇效。

鬆的煎汁能消除肩痛

鬆樹在佛家醫學中被認為是一種藥用植物。紅鬆的葉子能夠作為藥用,因其含有大量的葉綠素,維生素A、維生素C等,還有各種維生素及蛋白質,糖份、鬆節油的揮發成份、鐵質、磷質、鈣質等對人體有益的成份,這些成份能夠消除疲勞,增強體力及持久力,使細胞內髒具有年輕的活力,此外對於肩痛也有治療效果。人類過了40歲,身體狀況即會走下坡,產生老化的現象,活力降低而容易疲倦和引起肩酸痛等症狀。上了年紀的人,若能每天以鬆葉煎湯,作為茶的代用品飲用,將會使身體保持健康,使視覺和聽覺靈敏,同時也會使血液流暢,心髒跳動強盛,頭腦反應靈活,不會產生老年性癡呆症狀。

對於治療肩膀酸痛,可采摘一把紅鬆的葉子,加上600CC的水分煎熬至剩下半量,作為一天茶的代用品飲用,如此很有效果。

紅蘿卜治療低血壓症是佛教醫學之精華

平常食用的紅蘿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對於治療貧血及低血壓具有很大的效用。食用紅蘿卜比白蘿卜等蔬菜所含水分要少,除了含葡萄糖,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類,並能促進造血的功能。

在佛家醫學裏,有五種效果顯著的補藥,紅蘿卜是其中一種。常食用紅蘿卜,能健康,增強體力,並能驅除一些病症,多食用胡蘿卜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紅蘿卜的成份中含有維生素A、B、C、D、E及鈣質等等,同時還含有多量的蔗糖和萄萄糖,又因為它含有能幫助人體吸收的維生素A即胡蘿卜素,對貧血及低血壓症有治療的效果。通常是將紅蘿卜切碎或磨碎榨汁食用,沒有生吃的必要,因為紅蘿卜在煮過或用油炒過之後,對胡蘿卜素的吸收率將會更佳。治療低血壓時,將蘿卜磨碎榨成汁,用紗布過濾之後,在吃飯時進食一、二杯的紅蘿卜汁,將會有良好的效果。當眼睛感到疲勞時,將紅蘿卜磨碎榨汁,每天飲用三小杯的紅蘿卜汁,能有很好的療效。

常食用牡蠣不用擔心會患貧血症

牡蠣對於貧血症是很好的治療用食品,若常食用,對於治療貧血症有很大的功效。牡蠣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它含有豐富的糖原質,並且含有造血時所必不可缺的鐵、錳、等礦物質;維生素類的攝取是患貧血症的人所必須的,牡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等,不僅可治療貧血症,而且對於恢複期的病人容易流汗的這一症狀也具有治療效果,如果連續食用二、三日的牡蠣,即可起到治療的效果。牡蠣不僅具有藥效,在營養方麵的價值也被人稱為“海中牛奶”,牡蠣的營養價值在貝類之中是和鮑魚一樣屬一屬二的。傳說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曾一次吃下175個牡蠣(那兒的牡蠣比亞洲的牡蠣大四倍):喜歡吃牡蠣的法國人可以一次吃一、二十隻牡蠣。

牡蠣自古以來即被生活在海邊的人們視為主食之一,從各種堆積如山的牡蠣殼來看,這個說法是沒錯的。佛家素忌殺生,但是允許弟子們用魚和貝類作為治療的藥物,有一位僧侶久病不愈,僧醫對症下藥的拿著貝類煮的湯作為治療藥物讓他食用,結果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貧血症時,最普遍的方法是生吃牡蠣,連續服用數天即有效果,因為它很容易受到海水的汙染,所以對於季節性和吃法要特別注意。

有補血作用的南瓜能治療貧血

經常食用南瓜,可以避免中風症及感染感冒,這是因為南瓜裏所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及維生素C,古時候在冬季時,蔬菜類經常不夠食用,所以將南瓜可以作為冬天補給維生素的食品。

南瓜的果實、莖、葉、蒂、種子等皆可作為藥用,若常食用便能充分吸收碳物質及維生素,使血液通暢,身體溫暖,增強體力,增強對於疾病的抵抗力。食用南瓜還能使排泄通暢,皮膚光滑,對於女性的美容具有很大的功效。

南瓜含有多量的鐵質,具有補血的效果,對於治療貧血症也有很大的效果。

修行僧侶常用車前草作為急救藥

車前草是在庭院或在任何地方都很容易生長的雜草,古時候,人們常以車前草的嫩葉作為植物,並且視車前草為救急用的藥草。車前草的主要成份是葡萄糖及脂肪油,它的種子裏含有琥珀酸、腺嘌呤、膽堿等等。車前草的葉子因含有黃銅類的化合物及丹寧等對人體有益的成份,所以能止瀉、幫助胃腸消化,對於治療神經症也有功效。車前草還具有一項鮮為人知的特點,人們在受傷時,可將車前草的葉子磨碎,塗在傷口上,能很快止血並止痛,並且能夠早日痊愈;另外,可將車前草熬成汁來漱口,對於因口腔炎或扁桃腺炎所引起的疼痛具有止痛的特效;對於因肋膜炎所引發的水腫狀況,飲用車前草的煎汁,有治療之功效;有人認為車前草對於治療心髒病、婦人病、頭痛、解熱、關節炎亦頗具神效,所以車前草可說是效用廣泛的萬能藥草。車前草一向被百姓采為民間療法的藥草,同時也是佛家醫方中的一種藥草。古時候的修行僧在雲遊四方時,若不慎受傷或遭蜜蜂螫傷時,可塗車前草以作為急救,還有胃腸不好或者發燒時,若沒有其他更好的藥物,可以飲用車前草所煎出來的汁液來加以治療,如此將會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將車前草連根曬幹,取大約20克為一天的份量,加上600CC的水分煎熬至剩餘半份量,一天飲三次,可以治療神經症。

糙米有強化自律神經的驚人效力

自古以來,人們皆認為食用糙米比食用白米更具有良好的效能,若常常食用糙米,可強化胃腸,使排泄通暢,也能使營養得到平衡,更可以治療自律神經症,並且有防止患有自律神經症的效果。因此作為治療食物,糙米比白米更具有價值,而為人們另眼看待。眾所皆知米的營養是在胚芽及糖質上,若將米處理得精白的話,這些營養將會消失。現代人隻知道食用雪白的白米,而不去食用糙米,長期食用白米的結果,將會引起各種疾病,使你為健康而煩惱,過分食用精白米,容易患胃腸病及高血壓等症狀。

佛家有戒條規定:為了維持僧侶們的健康,正餐以外絕對禁止吃零食,同時為了不使僧侶們暴飲暴食,對於食物的吃法及做法亦有詳細的規定。現在的寺廟裏仍嚴格地遵守此項規定,所以修行僧侶雖然粗食淡飯,仍然精神飽滿。因為糙米營養最高的部分是在胚芽。胚芽裏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A及泛酸鹽、葉酸、各種礦物質,若常食用此種營養豐富的糙米,能強化細胞機能,維持內分泌的平衡,並能治療神經過敏症,促進消化,使體力充沛,及強化自律神經。

紫蘇煎藥能增強食欲

紫蘇的葉子含有香味,能促進食欲,在烤魚時,人們常以紫蘇作為添加物,或者以其作為調配品,而且自古以來,紫蘇即被視為民間藥物材料的一種。將紫蘇的葉子磨成粉末,對於促進血液循環有良好的效果,紫蘇的葉子也被認為有利尿效果。

相傳古代某年,印度流行熱病,病人嘔吐得很厲害,加上嚴重的食欲不振,使患者急速的消瘦下來,人們痛苦不堪,佛祖不忍心見到人們受苦,乃教授人們服用紫蘇的葉子及果實以治療病狀,結果服用紫蘇的人們,都增加了食欲,漸漸的恢複了健康。這是因為紫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鈣質、鐵質、及磷等礦物質,能強化腸胃的蠕動,以增進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