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的訓誡
文/佚名
在哈佛大學一座教學樓前的階梯上,有一群即將畢業的機械係大四學生,他們很快就要參加最後一門考試了。等它結束後,接下來的就是舉行畢業典禮和找工作。
學無止境。真正的學習和進步,是人一輩子都應該做的事。
有幾個人說他們已經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則在討論他們想要得到的工作。懷著對四年大學教育的肯定,這些大學生們覺得自己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他們一定能征服外麵的世界。
教授告訴大家,考試時可以帶書和筆記,但不能交頭接耳。
同學們注意到試卷上隻有五道論述題,個個喜形於色。但是,三個小時過去了,沒有一個學生解答出了其中的任何一道。
教授凝視著大家憂鬱的臉,說:“這正是我所預料到的結果。我隻是要加深你們的印象——那就是,即使你們已經完成了四年的工程教育,但仍舊有許多有關工程的問題你們全然不知。這些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在將來的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教授帶著微笑接著說:“這個科目你們都不會及格,要記住,雖然你們是大學畢業生,但你們接受的教育才剛剛開始。”
時光流逝,在很多學生的心裏,這位教授的名字已經被忘記,但他的訓誡卻留了下來。
兩點之間,曲線最短
文/佚名
19世紀時,德國有個叫亨利·謝裏曼的商人,他幼年時曾深深迷戀《荷馬史詩》,於是就暗下決心,一旦將來有了足夠的收入,就投身考古研究。
謝裏曼很清楚,進行考古發掘和研究是需要很多錢的,而自己的家境十分貧寒。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沒有直線可走,因此他決定走曲線。
於是,從12歲起,謝裏曼就自己掙錢謀生。他先後做過學徒、售貨員、見習水手、銀行信差,後來還在俄羅斯開了一家商務辦事處。
多年以後,謝裏曼終於在石油行業中賺到了一大筆錢,當人們以為他會大大享受一番時,他卻放棄了有利可圖的生意,把全部的時間和金錢都花在追求兒時的理想上去了。
1870年,謝裏曼開始對特洛伊遺址進行挖掘。幾年後,他就發掘出了九座城市,並最終找到了兩座愛琴海古城——邁錫尼和梯林斯。就這樣,歇業商人謝裏曼成為了打開愛琴海文明的第一人,他的考古發現在世界文明史中有著重要意義。
此時,人們才真正明白了,為什麼癡迷考古的謝裏曼要花費那麼多時間去賺錢。因為像許多事業一樣,考古研究特別是發掘,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也需要衣食無憂的心態。
是啊,世間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障礙,有的隻是不同的心態,不同的道路。人有的時候應該像水一樣前進——如果前麵是座山,就繞過去;如果前麵是平原,就漫過去;如果前麵是張網,就滲過去;如果前麵是道閘門,就停下來,等待時機。
在平麵上,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時候,卻是曲線最短。
沒有直線,就走曲線;沒有機會,就積聚能量。
讓自己與眾不同
文/佚名
有一個衣衫襤褸、滿身補丁的男孩子,名叫查理。他跑到建築工地上,來到一個衣著光鮮、叼著雪茄的男人麵前,誠懇地問:“您能不能告訴我,我要怎樣做才能使自己長大後變得像您一樣有錢?”
這個男人就是工地的建築商。他看看眼前的男孩兒,慢慢地吐出一口煙霧,回答道:“小夥子,回去買件紅外套穿,然後在工作時拚命地幹。”
看到男孩兒一臉困惑的樣子,他又吐了一口煙霧,接著說:“你看見那邊在腳手架上工作的人了嗎?他們是不是看上去全都一模一樣?我根本不可能把這些工人的名字全都記住,也記不住他們的樣子。”
“但是,”他接著說,“能讓一個老板記住的員工靠的就是他的工作。你仔細看那邊,那裏有一個穿紅外套的工人,他的臉也曬得紅紅的。我之所以注意到他,是因為他似乎總是比別人更賣力,幹得更帶勁兒。”
“每天早上,他總是比大家來得早那麼一點兒;每天下工時,他似乎又總是走得晚一點兒。因為他的那件紅外套和他的工作表現,我一下子就能把他認出來。”
“現在,我準備為工地找一個監工,由於他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我決定讓他來擔任。”建築商深深地吸了一口雪茄,“而且,如果他表現出色,我還會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做;如果他努力,他就會成為一個有錢人。”
“小夥子,其實這也是我發達起來的過程。”建築商的眼睛望著不遠處的高樓大廈,“當年,我賣力地工作,發誓要成為我周圍所有人中最好的。而且,如果我和大家一樣也穿白色襯衫,可能就沒人注意到我了,所以我天天穿紅色外套,同時加倍努力。不久老板就注意到了我,讓我當他的副手。後來我努力存錢,學習投資,自己就成為了老板。”
要想讓別人注意到你,必須使自己成為最突出的那一個。
用心打量世界
文/佚名
在從紐約到波士頓的火車上,我發現坐在我旁邊的老先生是位盲人。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也是位盲人,因此我和盲人談起話來一點兒困難也沒有,我還衝了杯熱騰騰的咖啡請他喝。
當時正值洛杉磯種族暴亂時期,我們很快就談到了種族偏見的問題。老先生告訴我,他是美國南方人,從小就認為黑人低人一等。他在南方時從未和黑人一起吃過飯,也不肯和黑人有任何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