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之前,林凡擁有十年互聯網從業經驗。2003年,他從清華大學計算機與科學係畢業,加入搜狗工作,後任職CTO;2010年他進入大街網,首創校園招聘職位邀請的模式;2012年,林凡離職建立淘友網。他希望結合在搜狗七年對算法的了解和在大街網對社交的認知,用算法整合關係,解決實際問題。
淘友網最早的嚐試是人脈的搜索引擎,通過關鍵詞檢索將搜出來的人物根據關係進行排列,以解決“辦事兒的需求”,但因為用戶不懂得如何選擇關鍵詞,於是改成分類目錄的形式,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無法交互。
“這就是為什麼後麵我們要進軍移動互聯網,因為你找到人以後可以隨時隨地聯係。”林凡解釋。
之後,淘友網還做過一款基於“朋友的朋友”範圍的戀愛交友軟件,覓覓。林凡對其寄予厚望,但是也沒有成功。原因是,在最初的運營時沒有強調人群密集度,為了維護用戶體驗使他們產生交互,覓覓被迫降低了關係鏈重要性,最後變成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等於說,覓覓最後變成了陌陌。”談及此,林凡流露出遺憾,“人群密集度對於以關係為核心的應用很重要,否則調校到後麵隻能放棄最初的理想。”
這些工作經驗在各個層麵上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林凡。後來,一部分產品換了一種形式存在,如人脈搜索引擎成了脈脈的重要功能;一部分產品為後來的數據挖掘奠定了基石。
而覓覓的失敗經驗,直接導致林凡在脈脈的推廣上選擇了集中且克製的路線,在前期,脈脈致力於在互聯網企業內推廣,首先提升高密度人群的使用率和活躍度,再依據這部分經驗向其他行業擴散。
“比較幸運的是我們從最開始創業就沒怎麼缺過錢,融資很順利。我過去在互聯網領域的口碑和影響力,挺多人還是蠻認可。”林凡透露,目前C輪融資已經有人在排隊。
融資:B輪200萬美元用於研發和營銷
據鳳凰科技獲悉,目前脈脈已獲B輪共2000萬美元融資,已落實商業計劃書進入確定法律條款階段。在此之前,脈脈以20%股份獲得晨興創投A輪和A+輪共計500萬美元的融資。
B輪融資一部分將被用於技術和產品研發。目前脈脈的團隊規模是20幾個人,受限於此,按照用戶使用度排位進行技術優化時,工具部分常常被忽略,用戶抱怨的地方也多集中於此,“比如有HR表示,當候選人太多時用手機聊不方便,能不能出PC版本?這個我們在認真地考慮。”
另一部分融資將被用於市場營銷。在脈脈推出的10個月裏,林凡從未進行渠道推廣,完全是通過口碑與人際傳播,之後將針對泛互聯網公司進行地麵宣傳和線下精準投放,“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不會做全渠道推廣。很多創業公司追求快速發展,購買應用市場的推薦位,可能量會很大,但對脈脈這種依賴於關係的產品來講這部分人進來並沒有價值,分散的用戶無法互動。”林凡說。
未來,脈脈將進軍企業市場,建立人才內部推薦的數據庫。在麵向用戶收費部分,林凡認為要將收費線下化。“比如與線下商家合作,將線上流量轉化為線下能力,商戶返還一定比例的營業費用,這種商業模式可以收錢於無形之中。”林凡設想。
林凡仍將領英作為重要的競爭對手,但更具有威脅性的潛在對手是騰訊。早年在搜狗研發輸入法時,林凡曾與騰訊旗下的qq輸入法有過激戰。“那一仗我們打贏了,因為搜狗輸入法已經有了3000多萬用戶,形成足夠強的口碑和用戶傳播點,到了這個臨界點以後想取代就很難。”
曾名噪一時的即時通訊軟件米聊就沒有這麼幸運,當時僅擁有一百多萬用戶,隨後被微信一舉擊潰。
“作為社交網絡的新產品,大概在幾千萬用戶規模才算過了安全點。在此之前,以騰訊的體量和社交基因,推出任何新的產品都會產生致命影響。”林凡表示。
據他透露,騰訊內部對脈脈的定位仍是一款垂直領域的社交應用,更傾向於以58模式對脈脈進行並購,而林凡則認為以目前規模談論並購仍為時尚早。
但巨頭們似乎並不這樣以為——騰訊之外,阿裏和360均已表達過收購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