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當前預混料生產與使用存在問題的思考
我國飼料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已發展成為重要的產業之一。但必須看到:我國飼料產品質量還良莠不齊,製約著我國飼料工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就我國當前預混料生產與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並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
1同一種微量元素預混料產品濫用的問題
鐵、銅、錳、鋅、碘、硒、鈷等是畜禽的必需微量元素,主要通過飼糧給動物補充。在一些地方,基礎飼糧(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等組成的基礎飼糧)中所含的微量元素不能滿足動物的營養需要,采用添加預混料方式彌補基礎飼糧中微量元素的不足。微量元素預混料在畜禽飼糧中的使用,的確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畜禽的健康,提高其生產性能。但必須強調,微量元素預混料是彌補基礎飼糧中微量元素的不足。故而微量元素預混料的配方取決於基礎飼糧,脫離了基礎飼糧,無法評價微量元素預混料配方的科學性。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土壤類型繁多,不同地區土壤的化學組成如微量元素組成差異較大,這就必然導致不同地區生產的植物性飼料中化學組成如微量元素組成不同。另外,我國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很大,氣候也會影響飼料作物對土壤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可見,由不同地區生產的飼料原料配合而成的基礎飼糧中微量元素組成是不同的。因此,應針對當地具體的基礎飼糧研製微量元素預混料。
脫離基礎飼糧,盲目生產微量元素預混料有許多缺點。例如,在富含某微量元素的基礎飼糧中還使用含某微量元素的預混料,一方麵造成該微量元素的浪費,增大飼料成本;另一方麵導致動物對該微量元素的攝入過多甚至中毒。此外,長期使用這種預混料,還引起當地土壤中某微量元素濃度的進一步升高。具體就微量元素硒來說,我國一些地方為高硒地區,在畜禽基礎飼糧中還用含硒預混料,無疑會加劇畜禽的硒過多或中毒症。另外,長期使用含硒預混料,又使土壤含硒量進一步提高。
目前,我國一些飼料企業生產的微量元素預混料在幾個省甚至全國範圍內到處使用,雖然飼料市場很大,但微量元素預混料產品的地區適用性較差,生物學有效性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限製。
因此,微量元素預混料生產者應根據當地畜禽常用基礎飼糧中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研製出適合當地畜禽基礎飼糧的微量元素預混料產品。隻有這樣,才能取得較高的營養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2綜合性預混料各組分混合包裝的問題
在飼料市場上,有1%、4%等添加比例的預混料產品。1%預混料中一般都同時含有維生素製劑和微量元素鹽兩類物質或維生素製劑、微量元素鹽和氨基酸三類物質。4%預混料中一般同時含各種飼用礦物鹽、維生素製劑、氨基酸以及其它營養性和非營養性添加劑。這些物質都被裝存於同一包裝袋內,其實,這種做法(包裝法)是不合理的。現以維生素穩定性為例來說明。影響維生素穩定性的因素有多種,其中礦物鹽是影響維生素穩定性的一個重要因素。預混料中加有礦物質會加快VA、VB2、VPP等維生素的損失(參見表1)。加入礦物質,會改變預混料的酸堿度,使維生素損失加快。所以,維生素製劑和礦物質不能混合包裝、貯存。液態膽堿也不能同其它維生素製劑混合。目前,我國氨基酸添加劑的原料主要是賴氨酸鹽酸鹽和DL--蛋氨酸;前者水溶液的pH值為5-6,後者水溶液的pH值為5.6-6.l。這兩種氨基酸的添加劑不宜同維生素製劑混合,但可同礦物鹽混合。因此,在生產1%或4%等添加比例的預混料時,要將維生素等穩定注較差的組分與礦物鹽、氨基酸等組分分開混合、單獨包裝,使用時,將兩者加人畜禽的基礎飼糧中,並混合均勻。
表1溫度和礦物質對預混料中VA. VBZ、VPP損失事的影響
? ? 維生素損失/% ?
處理方法 VA(貯存16周後) VBZ(貯存27周後) VPP(貯存27周後)
預混料中加有礦物質 ? ? ?
熱(恒溫43℃) 70 76 18
室溫(25±3℃) 56 54 9
冷(恒溫1℃) 47 4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