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形態(2 / 3)

喜歡同居方式的更多的是婦女,她們認為這種方式比婚姻更加平等,而且約束更少。但也不單純是為了“試婚”,而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現在,法國社會對同居現象也抱著一種認可的態度,不再持歧視的眼光,甚至也為官方所認可,同居男女與已婚夫婦在法律上許多方麵享有同等權利。

同居人數的大量增加帶來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後果,即法國的私生子亦隨之逐年增加。上述報告指出,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平均每年有大約14%的孩子是私生子,而20世紀60年代卻隻有6%。

最後,還有一個同私生子同樣嚴峻的問題,就是父母離婚的子女問題。法院對於這些孩子的判決猶如對於私生子的判決一樣複雜。昔日,法院肯定要把孩子判給男方監護,但在今天,普遍的情況是,孩子通常被判給女方撫養,除非男方力證女方不負責、沒有能力或是不適合照看孩子等,方可由法院批準獲得對子女的監護權。

特色廣告

法國的廣告,可以說真是一種藝術,是促銷商品不可缺少的。法國《觀點》雜誌作過一次民意測驗,絕大多數人認為:“廣告已成為一種‘第八藝術’,而且是人們的一種信息來源,甚至是一項很好的消遣節目。”

從戴高樂國際機場進入巴黎市區的高速公路兩旁,樹立了一個個大圓球、汽水瓶和啤酒罐大模型製成的立體廣告,坐車奔馳而過的人都免不了要多瞧上一眼。在市區也不時看到大塊的廣告畫,有的還是電子流動廣告。巴黎街頭還可以看到一種圓柱形的廣告塔,上麵覆蓋著傘形的“屋頂”,裝有燈光設備,十分好看。人們講這種廣告特別有巴黎味,據說這種廣告塔興起於1864年,多半是用來張貼劇場、音樂會的海報,而少有關於商業市場的廣告,是不準別人在上麵亂貼東西的。

街頭廣告其實隻占廣告的很小一部分,約15.5%,56%左右的廣告是報刊上刊登的廣告,占第二位的是電視廣告,約占17.5%。另外,在巴黎的餐館或商店還時時可免費拿到一種廣告報紙或刊物,確有人在津津有味地翻閱。

街頭廣告也好,電視報刊廣告也好,大多都比較注意采用生動活潑的表現方式,看起來不會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或者是純商業性的宣傳味,其中格外精彩的還能使人看後印象深刻經久難忘。地鐵車廂裏有一幅一家皮貨公司的廣告,畫麵上是一個冬衣冬帽顯得十分臃腫的人問另一個穿著該公司出產的輕便毛皮大衣的婦女:“你不覺得冷嗎?”回答是:“永不!”還有一個電視廣告,出現一位家庭主婦清洗房間地板累得滿頭大汗,突然丈夫買了一瓶清潔劑回家,主婦拿來洗刷房間既輕鬆愉快,地板又洗得幹淨明亮。這種活潑明快的廣告顯然比幾句“譽滿全球”、“欲購從速”效果好多了。

流行占星術

目前,在法國約有50000人從事占星術,其中10000人還畢業於各類專科學校。在5840萬法國人口中,約有1/6的人或多或少地拜訪過占星家,請他們根據星辰運行情況預測自己未來的吉凶禍福。法國占星業的年營業額高達幾億法郎。坐落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上的阿斯特羅弗拉施公司,利用電腦為人占星算卦,平均每年接待顧客3萬餘人,收入500萬法郎。

法國許多企業主常利用占星術決定企業的決策。占星家阿蘭·圖森透露:法國近1/6的企業借助於占星術招聘人員,確定廣告宣傳的開始日期和決定資金的投入。一些有聲望的演員、作家和政界要人有時也拜訪那些著名的星相學者。

在法國,幾乎所有的書店都可見到占星算命之類書刊。

據法國《世界報》公布的一項調查,58%的法國人認為占星術是一門科學,相信根據星相對人的性格作出的解釋。該報認為,占星術的發展無疑與當今法國社會的不穩定有關。人們擔心離婚、失業和貧窮,對未來充滿憂慮。他們忍受不了突如其來的打擊,因此喜歡用占星術來寄托自己的未來。

不止是算命,法國居然還有幾百萬人相信有惡魔附身而要請巫師驅魔,這是巴黎的報紙報道的。法國的巫師估計至少有3萬人,在住宅的地下室或停車場與靈異溝通驅趕惡魔。法國出版了好幾本《巫師指南》之類的書,甚至幾家電視台也專門製作巫師驅魔的專題節目。

群星璨燦

在世界文學史上,法國文學占有重要的地位,許多人是從法國文學中了解法國社會的,法國的旅遊勝地不少是與文學名著、文化名人聯係在一起的。

16世紀反映歐洲文藝複興思想的文學成為法國文學的主流,代表作是拉伯雷的《巨人傳》和蒙田的《隨想錄》。17世紀,法國封建王朝進一步鞏固,政局相對穩定,路易十四執政時期,出現了文學繁榮景色,古典文藝興起,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拉封丹、帕斯卡爾以及文學評論家布瓦洛。代表作有高乃依的悲劇《熙德》,莫裏哀的喜劇《偽君子》等。

18世紀法國的文學界產生了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等啟蒙運動作家,代表作品有孟德斯鳩的《波斯人信紮》、伏爾泰的《哲理小說集》、盧梭晚年撰寫的《懺悔錄》、狄德羅的《拉摩的侄兒》。

19世紀的法國文學界群星璀璨,名作迭出,流派紛呈。以雨果、喬治·桑為代表的浪漫派,以巴爾紮克、斯湯達、福樓拜為代表的現實主義,以左拉、莫伯桑、都德為代表的自然主義,在反映、揭示、推動現實生活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法國文學在世界上的地位在相當程度上是由他們奠定的。其代表作如雨果的《悲慘世界》,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斯湯達的《紅與黑》,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左拉的《萌芽》,莫伯桑的《俊友》都是傳世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