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水產飼料中微量營養素和汙染物的限製(1 / 2)

對水產飼料中微量營養素和汙染物的限製

缺乏營養可導致水產養殖魚類生長緩慢。為避免這個門問題,飼料配方人員常在飼料中加入高劑量可能缺乏的營養素。但事實證明較高的投入導致汙染增加,將較高比率的汙染物傳給人類。因此,對特定營養素,尤其是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毒性進行評價是非常必要的。這些微量營養素通常以超過需要量的濃度加入到商業魚飼料中,可能產生毒素。此外有毒物質可通過飼料成分或通過魚料加工而被帶入魚飼料中。

來自飼料成分的毒素

擴大養魚業的一個最大挑戰是某些飼料成份對魚類健康、食用質量和對環境影響的持續性。水產飼料業主要以魚粉作為蛋白質的來源。但由於不同的來源和需求的不斷上漲,魚飼料工業正在尋求可替代的飼料成分。使用這種可替代蛋白源的一個先決條件是評價其礦物質含量,以保證所使用的濃度不對魚和人類健康造成威脅。如磷蝦粉被認為不適用於魚飼料,因其含氟量高並可通過食用魚而進入人體。但如果飼料原料中的某種物質含量較高,但其生物有效性低並不一定就會產生毒性作用。

通常將微量營養素添加到高品預混料中,其濃度可完全滿足需要。但許多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毒性,因此當前的用量水平如商品飼料中的銅可能限製在臨界毒素水平。除添加礦物質預混劑外,魚飼料由於魚粉中含量受環境汙染的魚而含有較高水平的金屬。規定魚飼料中微量營養素和汙染物的安全上限對保證魚類健康,最大限度的降低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不良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歐盟根據對水產生物評估的有關數據規定了魚飼料中微量營養素的最高允許量。

日糧微量元素的毒性

日糧中必須含有足量的必需微量營養素,以保證正常的生物功能。日糧中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用於廣泛的酶的活動,作為生物膜的一個成分,用於正常的細胞生長和抵抗疾病。必須對飼料成分潛在的毒素的汙染物進行估價,以使水產生物達到最佳健康狀況。這對食物安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盡管有關魚對水中微量元素濃度升高具有毒性反應的文獻資料較多,但有關日糧金屬毒性的研究甚少。有關水中金屬的研究結果表明,甚至其濃度稍有提高就可能產生毒素。對金屬典型的毒素反應包括誘發金屬結蛋白的產生,如金屬硫蛋白,誘發產生應激蛋白、溶酶休穩定性下降、增加細胞死亡、應激激素水平上升、免疫抑製、滲透調節失調和最終導致死亡。有關魚日糧中微量礦物質毒素影響的報道有限,主要集中報道了金屬在器官中的分布、組織脂類過氧化反應,血液參數、肝髒酶活性和生長方麵。

製定上限

魚對水中金屬含量產生的毒性反應對於分析其對日糧中金屬含量的毒性反應是潛在的有用參數。可利用這些參數製定有關飼料成分的上限。已發現大西洋鮭魚在采食了含銅量高的日糧後增加了金屬硫蛋白的含量和細胞的死亡並造成生長緩慢等。胃腸道對於日糧中的金屬來說是一個顯著的標誌物。大西洋鮭魚的小腸是調節日糧鋅吸收的主要器官。其較強的小腸調節功能使它成為分析對日糧微量元素毒性反應的一個有價值的器官。

關注維生素A

鑒於因成本問題使水產飼料中維生素的含量保持在允許的最低水平,因而有關養殖魚營養性維生素過量症狀的報道較少。在試驗條件下誘發維生素缺乏症,其症狀是生長緩慢,血液功能減弱和存在某些特定病原。在所測定的維生素中,許多與實際情況沒有多大關聯,因為它們要麼在組織中滯留不良,如水溶性維生素,要麼毒性較低(維生素E)。人們對維生素A有些擔心,因為它們在脂肪中滯留,在劑量較高時可對人類產生不良影響。另一方麵,維生素缺乏可導致生長緩慢,對生產也是不利的。由於維生素A對免疫活性的作用,因魚的飼養密度高所引起的應激和使魚體中維生素A的水平降至影響健康、生長和飼料轉化率的水平。因此,應製度定出與最適維生素含量協調一致的、不引起維生素過量症的維生素劑量。

此外,至於鮭魚需要通過有關飼料成分(類胡羅卜素)進行著色所涉及的成本問題,較高含量的維生素A(小於2000IU/KG鮭魚日糧)比得上類胡蘿卜素在提內的輸送,並對著色效果和飼料成本具有明顯的作用。日糧中維生素A含量高也可能幹擾其他親脂性營養素,如維生素E的吸收。據報道,較低的組織維生素E含量與產品質品質量下降有關,主要體現在抗氧化穩定性和水分滯留方麵。因此,日糧中維生素A含量過高會使水產養殖類產品的質量更糟。

“提高魚飼料中微量營養素或汙染物濃度可能

會降低消化率和吸收率”。

與食物鏈相關的問題

在對魚飼料微量營養製定上限時應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麵是魚可將飼料中的有關成分通過魚肉而傳遞給人類。對於幾種必需成分已製訂出對人類安全的和充足的日糧攝入量。因此,重要的是供人類消費的魚肉和魚肝中某些成分的含量不能超過這些安全限定。由於食入重金屬而使人類中毒的例子比較少見。在日本50年代發生了由於食用受工業廢水汙染的魚而使2000人甲基汞中毒的事件,其中115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