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酪蛋白在養殖業中的應用(2 / 3)

碘化酪蛋白通過甲狀腺素的途徑刺激雞體營養代謝從而提高了產蛋率。碘化酪蛋白能顯著提高蛋雞血清中Vc含量(Paul,1961),而後者又能促進肝髒內Vd3。向25-(OH)2-D3及腎髒內25-(OH)2-D3向1,25一(OH)2-D3的轉化(vorer等,1993),從而提高小腸和骨組織中1,25一(OH)2-D3活性。馬玉龍等(2000)試驗發現碘化酪蛋白有增加血清甲狀腺素含量的趨勢,1,25一(0H)2-D3和甲狀旁腺素協同作用,促進了腸道對Ca的吸收和骨鈣的動員,從而有利於蛋殼的形成。血清鈣含量的升高趨勢與蛋殼厚度增加相一致,所以口糧添加碘化酪蛋白能明顯提高雞蛋品質,減少破損率。蛋雞隨著產蛋周齡的增加,脂肪肝出血綜合征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其原因在於肝髒內脂肪合成的速度增加,而分解速度則相對降低,肝髒中載脂蛋白的合成受阻。蛋雞脂肪肝導致產蛋率大幅度下降,死亡率上升。Baker等(1963)報道,碘化酪蛋白能降低鴨胭體脂肪含量; Boling等( 1973)指出,碘化釀蛋白能降低肥育牛的體脂率,提高瘦肉率,似乎暗示碘化酪蛋白對脂肪代謝有重要影響。馬玉龍等(2000)對蛋雞的試驗也表明了這一點。他認為,碘化酪蛋白降低肝髒中脂肪的含量並不是通過促進肝髒載脂蛋白的合成而有利於脂肪的遷移,而是通過促進產蛋雞體內的T3和T4的分泌,在促進肝脂合成的同時,通過膜上受體增強腺著酸環化酶的活性,使ATP迅速轉化為cAMP,從而促進了肝髒脂肪的分解,很好地預防了脂肪肝出血綜合征的發生。同時該試驗表明碘化酪蛋白顯著降低了蛋雞腹脹重和腹脂率,這是脂肪組織中cAMP水平升高的結果,因為cAMP水平升高,可刺激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活性增強,促進脂肪分解(楊在清等,1996)。

3 對豬的作用

在母豬飼料中添加碘化酪蛋白可增加母豬泌乳功能,明顯提高仔豬體重,降低仔豬死亡率。美國Iowa大學(1999)試驗結果表明,母豬料中添加200mg/kg碘化釀蛋白,3周齡仔豬平均體重達6.17kg,死亡率6.7%;而對照組則分別為5.45kg和11.5%。孫延鳴等(2000)試驗結果見表 2。說明碘化酪蛋白對初產母豬和經產母豬都具有促乳作用,尤其對經產母豬效果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