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曆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國家。在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古代兵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古代兵書的種類繁多,內容包括戰史、謀略、陣法、陣圖、軍製、兵策、天象地候、疆防、將帥、後勤等等。古代兵書除兵家專著外,還散見於曆代王朝的政書、史料中的軍事部分,文史家論兵等大量軍事學資料。
中國兵書,雖然卷帙浩繁,但在流傳中也多有散失。除戰亂兵荒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統治者焚毀兵書,不準民間隨意抄藏。
縱觀曆史,在古代文化經典中,凝聚人類韜略最豐富、最集中的著作就是兵書。古代兵書在人類文明發達、社會進步的現代,仍具耀眼的異彩。
為了當代大眾的需要,不少有心人選取了中國古代兵書精華,奉獻於讀者,讓人們從千百年來人類生死搏殺的經驗中,開悟智謀。
中國傳統兵法著述,粗略統計約有1300餘種,但世傳者僅有200多種,而其中稱得上精品的卻為數不多。《鬼穀子》便是這少數精品中的一種。《鬼穀子》本來不是兵家專著,而是縱橫家理論爭鳴的著作。然而,自古以來,非兵者論兵,已是常事,所以縱橫家的祖師——鬼穀子,也在縱橫術中論及兵法,因此,《鬼穀子》也列入兵法名著之中。
鬼穀子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人物,是我國戰國時代縱橫家的鼻祖,他的學生蘇秦、張儀,曾以合縱連橫之策遊說各國諸侯,並以此決定了秦與六國對峙及由秦統一中國的政治局勢。相傳著名兵法家孫臏和戰國名將龐涓也是他的學生。作為一位老師,能教出如此有名的四位學生,而且皆以對立形式爭霸政壇,名垂後世,並在你死我活的鬥爭中各顯非凡的才能。他們的老師是怎麼教授他們的呢?看來,鬼穀子確實是一位令人神往的人物。
關於鬼穀子的身世,說法不一。最早記載鬼穀子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史記·蘇秦列傳》中說:“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子齊,而習之於鬼穀先生。”《史記·張儀列傳》也有記載:“張儀者,魏人也。始嚐與蘇秦俱事鬼穀先生。”而樂壹在注《鬼穀子》一書時卻說:“蘇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穀。”提出鬼穀先生是蘇秦特意造出的,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份,其實並無鬼穀其人。與學者的觀點不同,道教則以自己的神秘方式,將鬼穀子納入道教神仙譜係,認為鬼穀先生曾在人間活了百爾歲,而後不知去向。道教把鬼穀先生稱為“古之真仙也”,所以《鬼穀子》一書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經典《道藏》中。而在中國民間傳說中,又把鬼穀子描繪成能撒豆成兵、呼風喚雨、預知吉凶、妙手回春的神仙。
那麼,鬼穀子究竟是何許人?從《史記》記載中考察,鬼穀子確有其人,生活在公元前2世紀,姓王名栩,自號鬼穀子,曾教出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是當時的知名人士。但他不願為官,過著隱居生活,所以他的詳情不為世人所知,因而關於他的身世,充滿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