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微生物氣溶膠
微生物氣溶膠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動物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經空氣傳播的傳染病很多,如口蹄疫、炭疽、禽流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結核病、牛肺疫名曲黴菌病、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雞痘、Q熱、流行性出血熱等。口蹄疫病過去一直以為是高度接觸性傳播。現在則認為以氣溶膠傳播為主。英國《獨立報》報道,口蹄疫病毒氣溶膠可傳播幾十千米遠。炭疽杆菌芽胞和Q熱立克次氏體等致病微生物可借助空氣傳播十公裏乃至幾十公裏,造成動物感染。曾有報道,七周齡的鴕鳥肺髒曲黴菌病申黃曲黴菌和黑曲黴菌混合感染引起。健康禽類能夠經受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大量曲黴菌孢子的侵襲,但當墊料或飼料嚴重汙染,禽類吸入過量曲黴菌,尤其是煙曲黴菌孢子時,也可感染發病。蘭州獸醫研究所以每克含109個煙曲黴菌孢子墊料對不同年齡雞進行呼吸感染試驗,發現雛雞進入汙染環境後,1分鍾即被感染。煙曲黴菌汙染的墊料塵埃還可以引起禽類眼炎。
2.2其他生物氣溶膠
作物、雜草和樹木的花粉是空氣中的主要過敏源之一,可引起敏感動物的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和變應源性皮炎。其他生物氣溶膠還可通過為病原微生物提供保護和營養,從而加重微生物氣溶膠的危害。隨生物技術發展而出現的工程菌、PCR產物等成分的氣溶膠也可產生目前還難以預料的影響。
2.3非生物氣溶膠
多環芳烴類(PAH)是毒性最大的氣溶膠成分之一。具有很強的致癌作用,其代表物質是蘋並萌(BaP),BaP動物實驗證明能誘發皮膚癌、肺癌、胃癌。含有各種無機物和有機物的氣溶膠顆粒還可因太陽輻射形成自由基,繼而形成過氧化物,從而使其細胞毒性增強。以二氧化矽、石棉為主的氣溶味可導致肺纖維細胞增生和結節形成,發生矽肺、石棉肺等病變,氣溶膠的金屬成分除本身具有潛在的毒性作用外,還可起催化作用,使其它有毒物質的毒性加強。氣溶膠粒子吸附有毒有害氣體如H2S、NH3、SO2、NOX等,可使其毒性加強。其中,吸附在氣溶膠上的SO2進入肺部後,毒性增加3一4倍。SO2氣溶膠可使一種實驗狗鼻腔上皮組織增生,分泌物減少及單核細胞浸潤。
3氣溶膠技術的應用
分為氣溶膠監(檢)測與氣溶膠發生兩大類。前者又分為采樣和分析兩個步驟,是了解氣溶膠汙染來源、動態變化規律及其危害的必要手段,對研究氣溶膠影響動物健康的問題至關重要。掌握微生物氣溶膠動態變化規律,可以對相應的疾病流行做出早期預測和預報。但由於微生物氣溶膠對采樣技術要求高,分析難,多年來,該領域的研究進展較慢。用以定性說明汙染狀況和能否感染的較多,揭示氣溶膠自身及影響疾病變化規律的較少;檢測細菌的較多,檢測病毒的較少;另外,控製有害氣溶膠措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等方麵研究也較少。隨著各種先進的微生物采樣與分析技術的開發應用(微孔濾膜空氣微生物采樣法等),單顆粒指紋數據庫的建立,特別是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如PCR檢測技術等的日益成熟,微生物氣溶膠監(檢)測將變得快速而準確,其研究成果也會更具有現實意義。
氣溶膠發生是指用特定的氣溶膠發生器人工製造氣溶膠的技術,主要用於疾病的治療、診斷。動物模型的建立和空氣消毒等方麵。重組人DNA酶Ⅰ(recombinanthumandeoxyribonucleaseⅠ,rhDNase)是第一個用於氣溶膠吸入治療呼吸道疾病的重組人類蛋白質(Pulmozyme),目前該藥已成為治療CF(cysticfibrosis)的一種常用藥。用雜交重組人的擾素(rIFN)小粒子氣溶膠防治流感獲得了一定效果。Dimitrov報道,用多種球蛋白氣溶膠吸入預防禽類傳染病也有一定效果。利用氣霧吸入祛痰後查痰是否有癌細胞在肺癌診斷上獲得了成功。乳酸溶液氣溶膠噴藥460mg/m3,於溫度20℃、相對濕度90%下作用26分鍾,可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99.99%作用8分鍾可殺滅大腸杆菌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