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巨獸
海中巨鯨
海洋中最大的動物是鯨魚。它也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動物。
藍鯨身長約三十米,體重達一百五十噸,它比最大的恐龍還要大。它的體重相當於二十五頭非洲象或者兩三千人的體重。鯨魚與人類一樣,是恒溫的哺乳動物。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的身體越長越大。龐大的身軀,並沒有給鯨魚帶來多少麻煩,因為海水的浮力,給它幫了很大的忙。對於鯨魚來說,龐大的身軀有助於它保持體溫。
有趣的是,別看鯨魚是超大型動物,但它的食物確是些非常小的小動物。例如:磷蝦、小魚、小沙鰻、小鯡魚等。在海洋中,無數隻小磷蝦聚成一團。鯨魚在吞食它們的時候,張開大嘴把大團的磷蝦連同海水一起吞進嘴中,接著沉入水中,噴出嘴裏的海水,吞進磷蝦。它一囗可以吞下幾噸海水和其中的浮遊生物、小魚小蝦。
鯨常常成雙成對地驅趕魚群、捕食獵物,兩隻鯨也許一連幾年都生活在一起。
就智力的發展程度而言,鯨在海洋中所走過的路程同人類在陸地上所走過的路程一樣遙遠,它是海洋中最高級的動物。由於人們一度濫捕濫殺,鯨的數量劇減。在1865年,分布在地球上的鯨估計有四千三百萬噸,而今天大約隻有七百萬噸,減少了百分之八十五。
鯨的鰭同身體相比顯得極長,大約有4.6米長,而且總是在不停地擺動。每頭鯨的鰭的擺動方式都不一樣,從尾鰭的擺動特點上就可以區分出不同的個體。胸鰭和尾鰭的擺動是鯨運動的主要動力。鰭的裏麵是骨,因為鯨的胸鰭是幾百萬年從陸地回到海洋的那種四肢動物的前肢演變而來的。鯨全身所有的骨骼都是這樣演變而來的,所不同的隻是它的後肢骨沒有了,那巨大的尾鰭並不是由骨骼來支撐的。脊椎骨在狹長的尾幹部逐漸變細,最後在進入尾鰭之前消失。鯨喜歡用尾鰭打水,這或許是在遊戲,或許是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許是為了擺脫皮膚寄生物的騷擾。躍出水麵是鯨所作的最驚險的動作。它的整個龐大的身體都可以躍出水麵,姿勢非常優美。
座頭鯨,雖然沒有藍鯨的體形大,但習性、特征很相像,而且座頭鯨要比藍鯨馴順得多。座頭鯨的鰭狀肢約長達5.5米左右。
逆戟鯨在世界各大洋都有,它們成群地出獵,捕食大魚、企鵝、海獅、海豹和小海豚,是一種大型的食肉動物,雌鯨前鰭卷曲,雄鯨背鰭則又高又直,呈三角形,有點像飛機的尾翼,可以使它們在高速遊動時保持平穩。看到露出水麵的黑鰭往往會使人膽戰心驚。有人看到過這種逆鰭鯨捕殺比它大的須鯨。它們十分樹,破壞過漁船,驚嚇過許多人。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逆鰭鯨傷人的事情發生。它們的主要食物是企鵝、海豹和其他大型魚類。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亞海岸邊,海獅也是它們的捕獵對象。
露脊鯨沒有背鰭,整個身體從頭到尾都非常光滑。露脊鯨的英文原意是“適於捕殺的鯨”,它得名於人們乘著帆船大肆捕鯨的年代。露脊鯨死後浮在水麵上,從它身上得到的鯨須在所有的鯨中是最多的,鯨須可以用來製作緊身衣以及匙柄和刷子。露脊鯨是捕鯨時代捕鯨業的主要犧牲品
海豚也屬於鯨類,它們體型較小,為數眾多。
海象
海象也是巨無霸一族。海象是海洋中的巨獸,體重達30噸,體長可達2米多。海象的鼻子上佰一塊巨大的隆起部分,據此人們把它們成為“海象”。海象屬於海豹家族。它們大部分時間在水中活動。當它登上陸地時,行動變得笨拙、遲緩。海象的身體構造的確不適合陸地生活。一支成年雄海象,脂肪有3.4噸重,然而這僅是它全身重量的四分之一。幾十噸重的海象在岸上爬上爬下,就象一輛重型坦克,對其他同伴的安全造成了危脅。特別是當它們在海岸上橫衝直撞尋找配偶的時候,許多小海象被壓傷甚至被壓死。
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海象匍匐在清涼的海邊。它們倦臥在那裏就像一座座高高大大、搖搖晃晃的小山。“山頂”上到處可以見到海象那一張張可愛而醜陋的麵孔。
小海象出生時,體重有四十多公斤。它們生活在成年海象當中。但是當它們出生以後,雌海象又忙於交配,小海象得不到照顧。所以,很多小雄海象被擠壓致死。可以說,海象在嬰幼時期的死亡率是相當高的。
海象與它的近親——海狗、海獅不同,它不吃魚。而幾乎所有的蛤、蟹以及能夠找到的海生物都是海象的食物。海象的獠牙周圍長著一圈敏感的、短而硬的觸須,海象憑借著它們來確定的那些長在黑暗海底的獵物。獠牙是海象的自衛武器,無論雄雌都有。但是相比之下,雌海象的獠牙要小些。有時候,海象還把獠牙當作拐杖,支撐著它那龐大的身軀從海水中爬上冰塊。
海象的皮膚底下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它們已經完全適應了在這種寒冷的環境中生活。
夏季,海裏的冰塊開始破裂,緩緩向北方飄流,海象群也開始隨之向前移動。在旅途上,並不是所有的雄海象都陪伴在雌海象的身邊,其中一些雄海象向阿拉斯加西南海岸外的群島進發。人們把這裏叫做海象島。整個夏季,成千隻雄海象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海岸上。它們在這裏休息、養傷,脫換皮毛。海象為了爭得一席有限的空間常常發生爭鬥,最好的位置總是被最強壯的海象占據。那些在家族中地位比較低的海象隻能在海灘的盡頭找一塊比較差的位置。雄海象常常在水中翻滾,發出一陣陣奇妙、和諧的聲音,用以求偶。在海象發出叫聲的同時,它的整個身體就象是一隻充滿的空氣的大氣球。雄海象的叫聲與鯨魚喧鬧的聲音非常相似。或許這些聲音也是海象進行交流的信號。
大象
地球上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當數非洲象。它身高約3米多,體重可達6噸多。非洲象總是一幅泰然自若、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它們喜歡群居,除了人類,它們所向無敵。非洲象極其聰明,性情溫和,
大象的腿非常粗壯有力,甚至連睡覺都能站著。當然,所謂睡覺其實不過是打個盹兒。它們也可以躺下來睡覺。大象在睡眠中,新陳代謝水平降低百分之五左右。
大象的生長發育比較緩慢。它的妊娠期長達二十二個月之久。在大象的王國裏,任何事情都緩慢而莊重的進行著。它們站成一圈,以便自衛和防禦。
大象有很強的家庭觀念。小象得到每頭大象的疼愛,它們見到大象都要行見麵禮。大象處處謙讓和原諒小象。小象出生的第一年全部靠吃奶生活,它們長得很慢,因為生長期很長。小象們緊跟著媽媽,形影不離,如果遇到任何麻煩,每頭大象都會前來相助。小象要吃四年來,但從出生第二年起,就能吃一些草,真正完全斷奶要到四歲。
大象甚至懂得經過沙子過濾的湖水味道更好。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它們把鼻子插到沙子裏汲水。一隻成年的象一天要吃上百公斤的草木植物。
大象發出巨大的吼叫,擺出一副讓人望而生畏的樣子。但是,當你分析了大象在其它場合的舉動之後,你就會明白,這不過是它一貫的舉動。大象那一雙大耳朵一直不停的扇動,是在為自己的身體降溫。它揚起鼻子是想試試空氣中的溫度或者想吃點什麼。當大象揚起象牙,望著你時,那動作就意味著警告,它命令你馬上走開。大象時常做出一些向對方衝擊的假動作,其實那多是虛張聲勢。如果來犯者堅持自己的做法,大象十有八九會退卻。因為大象聰明而且溫順,它們一般不願挑起衝突。但是,如果對方一意孤行,得寸進尺,激怒了大象,那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大象有一種非常特殊的報警器官。多年來動物學家們一直茫然不解,大象的肚子為什麼能夠發出咕嚕咕嚕的響聲。起初人們以為這是饑餓的信號,因為大象的食量是驚人的。然而,使人們不解的是:大象竟能控製這種聲音。一旦發現險情,這種咕嚕聲就會停止。最近幾年,人們揭開了這個謎。原來,大象體內發出的這種咕嚕響聲與消化毫無關係。它們隻有在心滿意足的時候,才會發出這種聲音。而當身體不舒服時,這種聲音就會立即停止。突然的寂靜會使象群警覺起來。看來,大象的報警信號不使聲音,而是寂靜。
犀牛
犀牛是至今生存在陸地上的僅次於大象的龐大哺乳動物。它的體重約兩噸半重,身高兩米多。犀牛大部分時間都在吃草,每天的食草量達半噸左右。
白犀牛與它的近親黑犀牛是非洲最著名的犀牛種類。白犀牛與它的近親黑犀牛有許多不同。黑犀牛長著一個尖尖的上嘴唇,它正是靠這個尖嘴唇在灌木叢中尋找食物。黑犀牛的頭總是抬得比白犀牛高,盡管它並不比白犀牛高大,但脾氣卻比白犀牛暴燥。白犀牛一般來說比較溫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