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天下爭衡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2 / 2)

多差也起身來,謙遜幾句。賓主再次落座後,多柴目光炯炯道:“某此來,正是奉了聖旨,來為大首領指出一條明路。當前形勢,毋庸諱言,我軍在東方剛剛與趙國結束了一場大戰,雖然戰勝,但損失不輕,亟待休養,故而青海的戰事,就先放一放。但這也正是大首領的機會:趁著戰事平緩,吐延有所鬆懈,便可以將其一舉誘殺,徹底歸順我大秦。”

“我皇帝陛下,心懷天下海納百川,無論大首領從前怎樣,隻要今後真心實意永遠臣服我大秦,便是許你世代為藩,又有何妨?如若不然,長不過一年,短則三五個月,等到我大軍養精蓄銳恢複戰力時,王旗西指,兵戈到處玉石俱焚,屆時大首領縱使再有所請,恐怕亦不能如願以償了。”

眼見薑聰眼珠轉來轉去,終於開始不停地兀自點頭,多柴投袂而起,一拱手道:“某再停留三日。三日後,要麼大首領用某的首級去討好吐延,然後坐等王師來討;要麼某帶著大首領的誠意回稟吾皇。何去何從,大首領可思而決之!”

二十日後,洛陽。

大殿之上,高嶽望著木匣裏的汙血人頭看了片刻,揮了揮手,便有宦侍捧了下去。階下,早有使者舞蹈再拜道:“卑臣臨來前,我家首領再三叮囑,使卑臣務必當麵稟報陛下。慕容吐延抗拒至尊,悖逆不臣,首領已替天子除去了這個惡賊。所謂矯健的雄鷹翱翔於九天之上,迅猛的雪豹稱霸於莽原之中。這天下間,隻有一位聖人,那便是大秦的皇帝陛下。我家首領說,他不過是邊荒野地的蠻夷,從前曾因無心之舉得罪過上國,內心惶恐不安,希望這次能夠將功贖罪,更可以表達對聖天子的無比忠順之情。”

高嶽微微頷首,當然對那羌使溫言撫慰了一番,又當殿表示了對薑聰的讚許,並賜予若幹金玉珠寶的賞物,便讓羌使暫先退下再行侯旨。

除了例常的宦侍等,大殿中隻剩下一直默不作聲躬身而立的多柴。此番見羌使也退了出去,多柴忙上前兩小步,袍袖一拂便深深地拜倒在地。

多日前,收到慕容吐延的求饒信後,高嶽便猛省還有這個不甘平凡的邊地大患的存在,便召開廷議商討對策。楊軻等大多數臣工,都表示吐延無法信任,此必然是其窮蹙困頓之時,耍的緩兵之計。李鬆年建議,既然朝廷暫時無力對西北用兵,還不如尋機刺殺吐延,以絕後患。後來眾臣議論紛紛,便講到抑或可以從羌酋薑聰處下手。高嶽表示了同意,李鬆年自告奮勇願意親自去說動薑聰,但被高嶽否決了,還意外地欽點了長久銷聲匿跡、被人認為幾乎斷絕了政治生命的多柴。

唐累頒詔而去。領命後,多柴毫無遲疑和顧慮,立即動身,最終圓滿地完成了使命,凱旋歸來。

“草民多柴,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時隔三年之久,多柴眼下再見到高嶽,高嶽終於已經是至高無上的皇帝,而他早已卸下了從前的榮耀罪責、恩仇是非,他隻不過是洛陽城中的一介庶民而已。耳聽故人口稱草民,恍惚間,昔年的過往不免又浮上心頭,高嶽瞬間也湧出許多感慨,但立刻又生生壓了下去。

“你起來吧!”

多柴謝了恩,方才站起身,高嶽語氣平淡的問道:“當初朕那般處置你,說句實話,可曾有過怨懟麼?”

“草民當年行事不慎,持身不正,致使天子震怒。”多柴又複跪下,恭敬答道,“然則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下自行不法而致獲罪,實在咎由自取,豈能怨懟君上?”

“罷了!說起來,其實你也並沒有罪過,隻是當時形勢使然,不由朕不痛下狠手,徹底斬斷馮亮的一切蛛絲馬跡。”

再次親口說出那個名字,高嶽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不知是何滋味,感歎著說道:“往事已矣,不再提罷!三年之中,朕知道你確實閉門思過,沒有一絲半點的違逆事宜。又此次你不負朕的期望,果然成功而回,朕現在告訴你,從前一筆勾銷,而今有功待賞,朕再賜你官身吧!多柴,你是朕最早的舊部,對朕也初心不改,朕實在不願意虧負你,你自己說說看,是想回內衙,還是想要去別的哪個衙門任職呢?”

“罪臣!隻要陛下真的寬宥了罪臣,罪臣便是立刻去死,也是甘之如飴,哪裏還奢望什麼官身呢?”

多柴明顯有些動容,他的情感已經多年沒有這樣劇烈波動過了。他的鼻翼翕動不已,最終還是強行忍耐了下來,垂手而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