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雄踞黃河南岸,北屏邙山、南係洛水;東接虎牢、西應潼關。四周群山環抱,中為洛陽平原,伊、洛、瀍、澗四水流貫其間,既是形勢險要,又風光綺麗,土壤肥沃,氣候適中,漕運便利,真正是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乃是名副其實的九州之中、煌煌帝都。
因其地理位置及代表意義,皆是非比尋常,前後二趙在此地大打出手,決死相爭,彼此耗費了無數精力,終於前趙皇帝劉曜勝出一籌,牢牢地掌握了河洛,並正式宣布將都城,從長安遷移至洛陽,石勒雖然暴怒衝天,但不得不接受暫時失利的事實。
但所謂有得有失。劉曜雖然最終擊敗了後趙大軍,但卻痛失了最為得力的頭號幹將呼延謨。早先,呼延謨攻陷虎牢後,率輕騎疾追後趙河東公石生,本來也是穩操勝券,但將至滎陽的時候,突然遭遇仿佛是從天而降的後趙中山公石虎之數萬大軍,呼延謨愕然失措,當即下令速速撤回,然而石虎早已趕上團團圍住,與石生餘部一同大肆圍攻。因雙方力量太過懸殊,前趙五千輕騎全軍覆沒,呼延謨本人也被石虎當陣斬殺。
噩耗傳來,劉曜氣怒攻心,竟然當場暈厥。眾臣魂飛魄散,忙不迭喚來太醫急救,費了好些功夫,才換得劉曜蘇醒無恙。不顧隱疾未褪,第二日劉曜便禦駕親征,自領雄兵三萬,東出虎牢,挾雷霆之怒橫擊石虎。石虎迎戰不利,有所畏懼,急速遁走,滎陽便被劉曜攻取。
本是趁勢追擊,但劉曜率軍行至呼延謨陣亡之處時,隻見滿地殘屍斷劍,蕭條淒慘不忍卒視。尤其看到呼延謨的坐騎橫斃在地,睹物思人,且因呼延謨乃是軍中元戎,深得兵心,當下將士們紛紛痛苦,哀聲震天。劉曜命設席祭奠,悲怒交加,情緒失控,竟致當場嘔血數升,委頓倒地。於是眾兵將慌忙擁住劉曜,飛奔回洛陽,劉曜隻得暫且將養身體,再做計較。故而石虎從容收攏部眾,駐兵陳留,多數堅柵修築壁壘,不但謀劃收複滎陽,且擬奇襲虎牢。
前趙這邊,雖然攻占了虎牢和滎陽,但心腹重臣卻無法死而複生。起碼就劉曜個人來說,他認為這兩處城關的價值,遠遠抵不上一個呼延謨。擊敗石虎之後,劉曜窮究呼延謨死因,原來是石虎從河北南下山東,征剿青州的曹嶷,大獲全勝,曹嶷勢窮請降,被押送襄國城處死,青州遂平。但隨即石虎在青州瘋狂殺人,廣固城空,河水為之堵塞。
石勒任命的青州刺史劉征很氣憤,忍不住對石虎說,他是奉了大王之令,來治理青州人民的。現在都殺得沒人了,還怎麼治理?幹脆回去算了。即便這樣,石虎最後也隻在屠刀下留下區區七百餘口人,轉給劉征算作子民。石勒聞報後趕忙將石虎調走,轉而向西,支援石生對抗劉曜。
石虎奉令便行。一路疾馳,方至滎陽,遇見石生潰逃,兩相照麵,便就曉得了呼延謨輕騎來追的消息。於是石虎設下埋伏,以數萬大軍突襲猝不及防的呼延謨,果然成功地將其擊殺,就此斬斷了劉曜的一條臂膀。雖然後來不敵劉曜的萬丈怒火而失利退軍,但獲悉石虎陣斬呼延謨,石勒很是意外,進而認為用虎牢加滎陽,換了個呼延謨,這樣倒也很值得。
石勒早年,與呼延謨也算友善,頗為敬佩他的為人。今日雖然分屬敵對而斬殺了他,但也專門下令,使金線縫合其首,用名貴棺槨收斂遺體,禮送至洛陽,使其能夠歸葬故國。劉曜愈發憤懣感傷,流了無數梟雄淚。這邊痛失幹將士氣低沮,那邊損兵折將亟待休整,於是在公開層麵上,兩趙開始心照不宣短暫休兵。
陳留城。後趙軍南城大營。
今日天氣不錯,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剛剛吃過了早飯,左右無事,石虎便和十來個親信的部將們,邊討論當前形勢,邊在隨意聊天。自從擊殺呼延謨之後,河東公石生也收攏了本部兵馬近萬人,與石虎的三萬餘軍隊,都暫時進駐陳留。不過雖是友軍,石虎石生卻並不和睦,互相很有些不對盤,而兩人名爵相等,地位相似,在軍中的威望,也是幾近相當,故而誰也不願接受對方的節製,幹脆兩人不僅將各自軍隊駐紮在南城、北城外,自己也是在城中一南一北,劃分而住。
但石虎竟然心中不屑。這些年來,他為石勒北征段部,南討曹嶷,掃蕩河北,攻取並州,連從前漢國的故都平陽轄地,都是他辛苦略定的。可以說,後趙能走到今天,成為東方強國,可以有實力和從前的舊主劉曜分庭抗禮,十之六七都是他石虎的累累功勞。石勒也非常信賴和看重他,晉升他為驃騎將軍,領冀州牧,進爵中山郡公,侍中,甚至任命他為大單於元輔,每每攻堅克難的戰役,屢攻不下的時候,最後大都會派石虎去解決問題。
當下,石虎盤腿而坐,正點著手指,向著眾將唾沫橫飛道:“……所以我就是搞不懂,世人都拿我與他石生相提並論,豈不是氣死人?他石生有什麼本事,不過是一個外強中幹的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