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天下爭衡 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2 / 2)

一片歡騰的時候,又有名傳令兵,在帳外探頭探腦,不敢進來,有些舉止失態。劉曜站得高,看得遠,但心情大好也不欲計較,卻笑罵道:“呔!那廝在帳外鬼鬼祟祟就像耗子一樣,難道是想到朕這裏偷些吃食麼?”

大家都哄笑起來。畢竟趙國朝廷,文武重臣,幾乎都是出身胡族,還是保持著當年的不少粗豪習慣,有時候情不自禁便就流露出來,朝廷會議,說著說著就有些昔年在草原上,圍著火堆盤腿而坐的感覺,不像中原正統王朝那般,講究禮法莊嚴,言行舉止不能流於輕褻。

被皇帝點名,哪裏還能拖延,那傳令兵慌忙小跑了進來,磕了頭後,如實奏報道:“啟稟陛下,據長安傳來最新急報,秦軍似乎又有新的異動,目標似乎是指向東雍州。”

是個壞消息。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而且,此前劉曜親征洛陽時,讓太子劉胤守在長安監國,並指派鎮西將軍王彰、前將軍呼延那雞兩位宿將,留下作為輔助。眼下雖然心中有些添堵,但劉曜不想影響當前的好氣氛,還是故作輕鬆道:“秦賊慣來如此,毋須驚慌。太子且在長安,稍待朕便會傳旨,讓其自行決斷軍事。”

這麼些年,劉曜自忖南來北往,東征西討,天天扮演救火隊員的角色。從前為漢國君主打天下,現在又為他自己打天下,愈發的累。作為皇帝,他也不可能事必躬親,若是四五處同時起了戰火,他分身無術又當如何。所以,他以關西托付太子劉胤,一方麵存了鍛煉國家儲君的心思,在深宮後院長大的紈絝子弟,如何能夠執掌天下;一方麵也是給自己減輕壓力,從而專心謀取東方,而不必來回疲於奔命。

一前一後兩名傳令兵,相繼告退。劉曜便移步出帳,帶了隨軍文武群臣,徑直往虎牢關而去。一路,前趙兵將,看見皇帝傘蓋,皆是歡呼嚎叫,匍匐禮拜,惹動劉曜滿腔的雄心壯誌。上了虎牢關頭,還有很多人正在做清理修繕、撲滅餘火等等工作,到處都是忙碌的很。劉曜四處視察,隨即探視,所到之處都是溫言與語,打氣鼓勵。

右將軍蘇鐵,聽聞皇帝親臨,慌忙奔上關頭來謁。在此前攻城時候,他是呼延謨的副將,也是不曾後退半步,隻顧大呼酣戰。虎牢破關之後,後趙宗室、河東郡公石生先機逃走,因其地位非常,呼延謨便親自領精騎五千,銜尾追去,將關內外事務,暫時都交蘇鐵指揮,所以當下,蘇鐵乃是虎牢關上,前趙軍隊的最高指揮官。

“臣蘇鐵,拜見陛下!”

精壯剽悍的軍漢,恭恭敬敬的行禮,麵上也難免帶著戰勝者的榮耀和得意之色。劉曜笑容可掬,將破關前後的戰事,又詳細問了一遍,聽聞到白熱化的激烈處,縱使劉曜身經百戰,也不禁有些動容,不停地感慨著點頭。

“陛下,呼延將軍常道,此身既許陛下馳驅,當肝腦塗地死而後已。臣等不才,皆願以老將軍之言為座右銘,堅決效忠陛下!”

這番表態非常應景,當著很多臣工及兵將,大聲的說出來,效果非常好,引來了全場的呼應。劉曜很是高興,竟然親自扶起蘇鐵:“好!卿等忠勇無雙,朕也絕不會辜負爾等公忠體國之臣,待將來天下一統,必將以顯爵厚祿酬賞。”

君臣之間談說一陣,劉曜便問呼延謨情況。蘇鐵言道,石生出關往東逃去,估計是想躥往陳留城緩口氣。不過陳留城當下破敗,又無有大兵駐守,所以無論石生進不進陳留,最後都應該還是難以自保。鑒於此,呼延謨一心想抓住石生,便親自領兵前去,料想不久,便當奏凱而回了。

石生乃是石勒麾下,著名的宗室子侄,高級將領,行軍打仗也是把好手,論名聲僅次於中山公石虎。若是能夠趁勢將石生俘獲,那簡直是錦上添花,在戰功簿上添了筆實打實重彩。

劉曜把頭直點,笑著正要說些什麼,關下,一陣急促的腳步奔了上來,接著噗通聲響,一個傳令兵似乎因為太過急迫,竟然被階梯絆倒,像截木樁般硬生生地摔倒在眾人的視線中。

那傳令兵臉上帶著血汙,兩隻眼睛瞪得溜圓,人還沒有爬起來,淒厲的聲音已經喊了起來:“陛下,陛下!不好了,呼延老將軍被石虎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