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製霸西北 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2 / 2)

“……從前魏武帝與馬超韓遂曾在潼關敵對。雖然馬超韓遂的實力與智謀,都遠遠不如魏武帝,但兩軍卻相持多時,這就是因為馬韓先期占據了險要地形的緣故。如今我軍形勢,正與魏武相似:往南五六十裏外,便是褒河,據斥候探報,陳安已經在河對岸屯集重兵嚴陣以待,僅有的三處渡口,都是層層嚴防。所以我們就算費了絕大力氣渡過褒河,再往南還有天險陽平關,等再強攻下陽平關,到達南鄭後,我軍已是強弩之末,自身難保更不用說還要去攻略漢中郡乃至梁州了。”

“所以,依本將之意,褒河難渡,便幹脆不去管它。現在不如先向西行軍,攻占留壩,然後迅速南下,繞出定軍山,從腹地直擊空虛的南鄭城,屆時可以事半功倍,漢中的局勢便會不戰而解了。”

何成哼了一聲,耷拉著眼皮子,陰沉沉道:“現在陳安占據了整個漢中,又與成國眉來眼去,氣焰又漲起來了。眼下他在南線、西線都有重兵把守,留壩更是陳安手下猛將薑衝兒親自駐防,褒河過不去,難道留壩就能過得去麼。”

謝艾站起身來,走到牆上掛著的行軍地圖前,邊指點邊解釋道:“薑衝兒不過是粗莽之夫,遇事沒有頭腦,憑借與陳安的親密關係,才被提拔為大將。他隻能聽從別人指揮,哪裏能夠有才能指揮別人而獨當一麵呢?留壩與武都地域相近淵源頗深,有很多氐族人在那裏當兵,甚至又不少人的父母妻子、親戚宗族等都還在武都。我便修書與楊氐王,使他出麵配合,沿邊境招募誘使,動搖瓦解其軍心,再等到我大軍突然壓境,多半就會迅速瓦解望風而逃了。”

何成頭也不抬,立時接著道:“旁人都沒有指揮才能,都不能獨當一麵,隻有將軍您,才是有本事來做這一方統帥的,末將佩服。”

他話中的真實情緒,便是傻子也能聽得出來。帳中,楊堅頭穩當當的坐著,麵上一副不關我事無所謂的表情,而姚襄與謝艾親善,麵色很是不忿。其餘萬宏以下眾人,麵麵相覷,不知說什麼好,氣氛有些許尷尬起來。

謝艾想了一想,轉回主座上重新坐下,調整了情緒,複望著何成,懇切道:“何將軍!……我正好也有一番心裏話,要和足下及在座諸位談談。梁州戰事,主公極為看重。我等臨來前,主公更是再三叮囑,諄諄以告。謝某年輕望淺,本沒有奢望,但承蒙主公抬愛,做了這征南行營的主官,隻好全身心竭力應付。今說到勝與敗,難道就是與謝某一人相關麼?”

“諸位!如今陳安就在南邊虎視眈眈的等著,不要說可能還會有成國的龐大軍隊跟進,與我為敵。當此嚴峻時期,吾等作為集體,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隻有同心協力,將主公交待的任務辦好,大家才能皆大歡喜。若是咱們自己內部起了糾紛,言行不一號令不齊,傳將出去,豈不被敵人所嗤笑?屆時敵人大軍合圍來攻,咱們就算不當場戰死,又有何麵目回去見主公,這個道理,大家難道不明白麼。——若是疑心謝某醉心名祿,迷戀官爵,那麼等戰事結束,謝某當親自向主公請求,辭去此間所有職務!”

何成又哼了聲,半垂著頭,默然不語。姚襄忽地一下站起,抱拳大聲道:“謝將軍文武兼資,乃是主公欽定的征南統帥,連韓君候、楊長史都表示可以,末將等更是毫無異議,定當謹遵號令,絕不敢有陽奉陰違,爾等說是也不是?”

他人雖年紀輕輕,但也出落的身軀高大健壯,又在塞北磨煉了數年,愈發成長的頗有氣勢。眼下被他嚴厲的目光掃視,帳中眾將校,忙都站起,恭敬地向謝艾行禮,表示堅決聽從主將軍令,不敢怠慢。隨著他的話音,萬宏也躬身言道,自己會無條件聽令。

楊堅頭倒真無所謂,他現在的心態,連當年耿耿於懷的王儲之位都已看淡,不要說什麼主官不主官了。不過他與姚襄曾是關係莫逆的師徒,眼下見姚襄表態支持謝艾,便也大咧咧道:“謝將軍做統帥,某也無話說。其實誰做統帥,某都可以。某對這些不感興趣。隻要能夠打勝仗,讓某可以上陣痛快殺敵,那麼說什麼,某都願意照做。但若是個沒本事的,懦弱怯戰,拖延時日等等,那不管是誰來,某都第一個不會服他。這番話,便是當著主公的麵,某也敢這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