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頭的本性,那能夠耐心做什麼為人師表。但他確實真心想教導姚襄。除了兩人皆為羌氐之族的王子而同處異鄉、有格外親厚之感,重要的是,姚襄手腳頎長身材勻稱,反應機警敏捷,楊堅頭認為他是很好的一個學武苗子。
當下姚襄充耳不聞,抬眼看了看高嶽,停了停還是鼓起勇氣直言道:“我,我想跟大將軍學槍法。”
楊堅頭登時跳起來道:“好你個小子!看不出啊人小眼大?我說呢,原來還是看不上我啊,直接奔著咱們主公來了,你這家夥胃口不小啊!”
姚襄滿麵通紅,似乎提出了很過分的要求一般,他又羞又窘,也不理楊堅頭,隻拿眼睛瞧著高嶽,見高嶽並沒有不高興,相反還露出了探詢的笑意,姚襄又道:“大家都說,大將軍的槍法,天下無雙。我將來也要上陣殺敵的,在千軍萬馬之中匹馬單槍縱橫,不僅是威風,而且殺傷力更大,所以我才想……”
楊堅頭又炸起來,橫眉豎目嚷嚷用刀就上不得陣啦,用刀就殺不了敵啦,用刀就不威風了?你這小子,樁樁件件都要學最好的,難道日後還想要天下無敵麼!”
高嶽笑笑,擺擺手讓楊堅頭安靜下來。他往椅背後一靠,眯了眼看著姚襄,並沒有立時開口說話。
楊堅頭的無意之語,在這一瞬間,讓高嶽突然心中有些不安。姚襄何許人也?高嶽自然清楚無比,對於他的能力和叱吒風雲的本事,正史中記載的是明明白白。眼下他雖然還是十歲的少年,似乎連身子都還沒有長開,但是也許並不影響他將來真的會變成一代梟雄。
正因曉得姚襄的資質之強,高嶽初時是起了愛才之心,非常看重於他,想將其培養成為自己極為得力的臂膀,故而讓他跟隨韓楊二人後麵學文學武。但是眼下乍聞姚襄竟然還想和自己學槍法,高嶽便登時驚醒,內心有個聲音在告誡自己,這個少年,若是本領越來越強,將來可能會成為意料不到的、最大的不穩定因素。萬一他存有異誌對自己不夠忠心,將來尾大不掉悍然反叛,當真殊為麻煩。
矛盾的念頭在腦中天人交戰。高嶽目光冷澈,一言不發。見姚襄慢慢開始局促,惴惴猶如小獸般不安起來,高嶽不禁在心中長歎一聲,意味深長道:“昔年魏武帝曾有名言,說是寧我負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負我。但我以為,也不盡然,我熱心待人,人總應以赤誠報我。景國,楊將軍的刀,你還依舊學罷,此外你若仍還要和我學槍,我也可以應允。我真心視你為子侄,隻希望將來你不要走上歪路,不會辜負我的努力栽培和一片苦心就好,你可做得到麼?”
見高嶽已有允意,楊堅頭哪裏還敢再囉嗦,便湊過來對姚襄道:“大將軍一番良言,你記住了沒有,將來學好了本事,要是敢走歪路,做那欺男霸女燒殺搶掠的無良勾當,我第一個不放過你!”
姚襄聰敏,卻當即便聽出了高嶽的弦外之音。他當即拜伏於地,大聲道:“生我者父母,恩我者大將軍。請大將軍放心,無論現在將來,景國對大將軍的忠心,都絕不會變。若違此言,神人共戮。”
高嶽堅定的認為,人心是可以改變的,關鍵在於你對他的態度和給予他的環境是什麼樣子。從此之後,高嶽確實精心教導於姚襄,甚至將他當做下一代的棟梁來培養。姚襄長成之後,也確實沒有辜負高嶽,其文武兼資,英武果敢,是後來朝廷十分倚重的將相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