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製霸西北 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2 / 2)

見高嶽連連頷首,楊軻話鋒一轉又道:“還有,不知主公想到沒有,為什麼姚弋仲將皇帝給他的回旨轉給你看。”

高嶽搖搖腦袋,會心一笑,道:“他是想告訴我,求我出兵,不僅是他的意思,也是出自朝廷的授意,從而更加堅定我援救他的決心,這個姚弋仲,怕也是被逼得沒有法子了。”

楊軻坐的久了,便就站起踱了幾步,也順帶整理一下思路,當下接口道:“正是。既然是朝廷授意,是皇帝本人的意思,那麼,主公若是真出了兵,無論成敗結果如何,至少皇帝肯定是會很高興的。”

“如今,朝廷駕馭不了南陽王、蒲洪等這些大大小小的山頭,皇帝心中的悵恨可想而知。涼州的張家,對朝廷尚算忠心,貢獻不斷,朝廷對其也不吝賞賜,如今刺史張寔,已經封了郡公了。在這種大背景下,又有主公願意聽從皇帝旨意,對朝廷恭敬有加,且真正出過力維護朝廷,那麼皇帝對主公,是不是會更加厚待優容呢。不要看朝廷落魄,但是皇道正統所在不容忽視,能得到朝廷的高度認可和支持,才能更有人望,更能聚集人心,這,又是極大的一種獲利。”

楊軻停住腳步回首,一雙明亮有神的眼睛望著高嶽,似乎能洞察一切。“所以,主公既然心懷天下,若是依著屬下之見,土地財帛皆是小利,人望聖心才是大利,望主公三思。”

“好!先生金玉之言,解了我心中困惑。”高嶽投袂而起,拍著案幾,大聲道:“既如此,我意已決,當就此派人告知姚弋仲,答應他的求援,立時遣軍進攻蒲洪!”

“主公英明。屬下料蒲洪不曾想到我軍出兵,必敗無疑。具體軍事,可召韓將軍等將領,共同溝通商議,以保無虞。”楊軻躬身揖拜,朗聲答道。

月末,高嶽命虎威中郎將雷七指為主將,率步騎六千,迅疾往南安而去橫擊蒲洪。蒲洪本以為高嶽在沒有和司馬保決出勝負之前,暫時不會打他的主意,故而想不到高嶽此時竟然會主動以一敵二,還敢分出兵力來襲擊他。毫無防備之下,蒲洪連續接戰三場均是失利,被隴西軍馬不停蹄的攻勢打得難以招架,不得已放棄赤亭及中陶,退往南安北部的定西城,卻被緊隨而至的雷七指,揮軍圍得水泄不通。

蒲洪既恨且懼,隻得夜中使人潛出城去,往上邽找司馬保求助。司馬保得報,優柔寡斷的性子又發作,左右拿捏不定,便又召集廷議。

這一次,張春以待罪之身,也位列朝堂。聽聞南安情事,張春竭力主張應立時救援蒲洪,不可坐失良機,等高嶽掌控南安後,實力又增此消彼漲,那時可殊為麻煩。

“大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正是要抓住一切可以削弱高嶽的機會。如今蒲洪一敗再敗,大王伸出手去救他,不僅可以拉攏他,也能顯示出大王的仁德,最重要的,是可以驅使略陽氐人為前鋒,盡量消耗隴西軍的戰力,我們再給予雷霆一擊,從而分化殲滅敵人。大王,千萬不可猶豫,我願再率軍前去南安,一雪前恥!”

雖然張春為人,很不討人喜歡,但他這番話,還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讚同,又有淳於定在旁大聲附和唇亡齒寒的道理,司馬保於是也下定了決心。

但為難之處是無將可選。張春還想自請為將,將失去的都扳回來,但司馬保當即便嚴厲斥責了他,斷然拒絕了張春的請求,張春既慚且恨,隻得又縮了下去。

剩下楊次就更不用說了,楊韜又還在大牢中坐著,司馬保甚至曾暗忖既然不好意思將他放出來,那麼要不要幹脆將其殺掉算了。另外王連本來尚還屬意,但問題在於,王連自從臨洮戰敗被隴西軍俘虜,高嶽曾向上邽提出,用王連來交換李豹,但被彼時正憤怒不已的司馬保一口拒絕。

司馬保倒並不是格外看重或者舍不得李豹,而是若答應了高嶽,那便是在氣勢上輸了一籌,且更不屑於和他認為的宵小逆賊有任何談判。眼下司馬保暗自有些後悔,卻又沒法可想,最終挑選任命了鎮軍將軍胡崧為主將,率領一萬兵馬趕往南安。

“告訴蒲洪,無論如何要堅持住,孤王一定會去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