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秦州刺史 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2 / 2)

乍聽司馬保這般的開門見山,不惟殿中之人驚詫不已,就是陳安自己,也是絲毫沒有想到。他三角眼一挑,目中精光閃過,卻微微更垂下些頭,麵目難辨道:“臣隻不過是大王手中之劍,進退唯大王所定。”

“哦?好好。”見其並無退縮之意,司馬保很滿意陳安的回答,放下心來,又道:“那麼,你可有什麼要求或者,什麼意見呢?”

“臣子理應受命即出。但蒙大王垂詢,臣還是有一個想法。高嶽妄稱州牧,跡同反叛,大王也應即時下詔斥責,並發文告示天下,揭其不法,從道義上將其壓製。此外襄武城下,我軍久滯,師老兵疲,又接連損兵折將,士氣肯定有所低迷。臣請大王眼下再另撥給五千虎賁之卒,臣帶去用以整頓軍紀,鼓舞人心,重振士氣。”

針鋒相對的予以駁斥,這條建議很好。司馬保頻頻頷首,覺得總算有個人說到了些點子上。另外上邽駐軍,目今還有兩萬精銳,再撥出五千來,應該暫且沒有什麼不良後果。司馬保暗忖片刻,便也爽快的答應下來,並為了使其能壓服大軍從而更好地完成任務,又當殿再次提拔陳安為討逆將軍,引得一片嘩然驚歎。

淳於定受了張春影響,對陳安瞧不上,又自恃資曆老成,職高位重,忍不住又站出道:“大王,容臣一稟。短短不過半年,陳安已從小小都尉,一躍而成五品將軍,這在本朝,絕無僅有,便是前魏時代,也罕有所聞。大王厚待之心固然令人感佩,但這般超乎規格的越級拔擢,是不是不甚妥當?”

陳安恍如未聞,仍然微垂著臉,不見喜怒。底下早有不少平日附和張春的人,也跟著反對起來,有幾個甚至還聲音不小,做激憤狀。

“長史此言,才是不妥!”

淳於定見司馬保怫然不悅,不由一愣,心道今日連踢鐵板,看來黃道不吉,還是就此停口,不找麻煩為妙。他連聲稱是,退下站定,心內打定主意,直到廷議結束,也再不發一言。

司馬保沒好氣道:“都不要再說了!非常之時,孤王也沒有法子。若是你們都能爭氣,孤王還用這般捉襟見肘麼?一個個光知道反對,誰若是能替孤王分憂,現就領兵去平了隴西之亂,擒回逆賊,那麼不要說討逆將軍,便是征鎮安平,孤王也不吝封賞。怎麼樣?可有誰願意去啊?”

下麵立時一片沉寂。人人都縮回了腦袋,仿佛都在憂思。陳安冷笑一聲,清了清嗓子,複對司馬保大聲道:“隴西高嶽,與臣已變死敵。臣今願以高嶽人頭,來換取鬥大將印!”

三日後,陳安率五千兵馬,西向而去。一路頗講軍紀,與普通士卒同吃同睡,促膝相談好言撫慰,倒贏得了上下官兵的不少好感,大家對陳安也很是真心擁戴起來。這一日,用罷早飯後,軍隊照樣開拔,行了半晌後,有探馬從前方由遠及近奔來。

“稟將軍!前方不到二十裏,將抵達新興城。”

“新興快到了?”左右將校不禁相互聊說幾句,有幾個比較熟知地形的,便對陳安言道:“陳將軍,這新興城,乃是咱們天水郡最西邊一城。出了新興,不用小半個時辰,便算踏上了隴西郡的地界。”

陳安點點頭,“好。既如此,傳令下去,弟兄們都加一把勁趕路,最好進了新興,略作休整,補足精神再出發。”

不多時便就抵達新興城下。陳安抬首望去,新興雖比不得上邽、襄武等秦州大城,倒也比一般縣城要壯闊些。此時城上軍旗飄動,遠望去有兵卒正來回走動,安靜嚴整的很。

“此城令守是誰?”

有校尉石容,問聽主將發問,便道:“新興縣令,叫做萬宏,前幾年末將在此城做過一段時間的縣尉,那時候縣丞就是萬宏。後來末將調動,聽聞他就地升任縣令,故而也算是故舊同僚。”

得了陳安應允,石容便催一催馬,又近前了幾步,仰首叫道:“請叫萬縣令上樓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