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秦州刺史 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2 / 2)

但是私心甚重的人哪裏能想得通其中道理。於是趙染悍然以蒲版城歸降匈奴漢國。蒲版城地處要塞,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可以說是長安東邊一道天然屏障。趙染一降,匈奴人省卻不少力氣,便可以集中兵力,專心以謀取長安。漢主劉聰大喜,又為了拉攏和鼓勵更多晉將來降,便以趙染為表率,直接拔擢他為安南將軍。

所謂征鎮安平,安南將軍乃是重號將軍職位,也可算是朝廷堂堂大將了。趙染更是喜出望外,自覺千裏馬終有伯樂賞識,於是對匈奴漢國愈發賣命,在屢次攻伐晉軍大小戰鬥中,趙染格外出力,殘殺其從前袍澤來,毫不手軟,到得後來,連百姓也無端殺戮,屠城之事愈發頻繁。漢主劉聰見趙染確實真心投靠,且累積戰功,在今年初又晉升他為安南大將軍。

高官顯爵榮寵在身,趙染對匈奴漢國愈發死心塌地。至於什麼家國舊主,民族大義,統統拋諸腦後,隻欲用萬千同袍的人頭和鮮血,當成再上一步的升官梯。反正連司馬模都被他親自俘虜淩辱,也不在乎再背負多個殺害晉朝皇帝的罵名。若是能夠再親自抓到晉朝皇帝,那便是有滅國之威,可真是驚天大功一件,古來名將有幾人?自己怕不是要位至三公,升國公甚至封郡王爵也不是幻想了。

一念及此,趙染更是興奮激動。在他看來,長安已是孤城一座,在大軍圍攻下,岌岌可危,還有什麼指望?方才一番強攻,多半可以打掉城內堅決抵抗的膽氣,現在最好是能夠當場勸降這幫子殘餘力量,從而使己部不受什麼損失,便可拿下晉朝這最後的中央樞紐,然後,昂首挺進長安城,大肆搶擄淫掠一番。

城樓上,聽聞趙染勸降之言,武衛將軍畢壘,再也忍耐不住,首先嗔目大罵道:“無恥之徒趙染!汝橫行凶逆,認賊作父,理法難容,神人共憤!去年殷凱被誅殺,你也不要心存僥幸,天下人都在看你如何更加不得好死!”

畢壘心中氣血翻湧。大好河山,淪陷異族本已令人心碎,奈何其中還有種種叛賊甘願為虎作倀,實在更加令人切齒。畢壘大踏步來到司馬鄴麵前,對著皇帝躬身施禮,大聲道:“臣甲胄在身,難施全禮,陛下恕罪。臣見趙染耀武揚威,定然有所鬆弛,現請陛下恩準,臣願率精騎兩千,急速出城逆襲,就算不能當場斬殺趙逆,也要叫他吃個大虧,再不敢如此猖狂的亂吠,有辱聖聽。”

司馬鄴被他的忠勇氣概所折服,當下便大聲道:“好!畢將軍此言,甚合朕心!就依將軍出城殺賊,若是能就此斬殺趙逆,朕便升你做征東將軍!”

征東將軍乃是四征將軍之一,位秩僅次三公,乃是正三品的高級將官名,便是一州刺史,也不過得授四征四鎮的軍號,可算朝廷重臣。畢壘所任武衛將軍,雖然也有四品之高,但武衛將軍乃是用作管理宮掖衛戍,而征東將軍卻是主力部隊的方麵軍統帥,軍權甚重,獨掌軍權獨當一麵。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好比武警內衛長官和解放軍某大軍區長官相比一樣。

畢壘是從軍多年的老兵,將一生心血都用在守護大晉上,他對榮譽的渴望自然也是十分強烈。聽聞皇帝當麵許下諾言,更被激得熱血沸騰,直欲飛下城去,一刀梟取趙染的首級來報。正欲轉身即去,麴允在旁叮囑道:“畢將軍,此去定要小心為上。若是力有不逮,便就急速回城,從長計議,萬萬不可恃勇浪戰,導致徒耗犧牲,搖動軍心,更讓陛下不安。”

這是老成持重的愛護之言,畢壘心中深以為然,便即堅毅的把頭一點,大踏步下的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