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初臨亂世 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2 / 2)

各色人等,該幹什麼還在幹什麼,也不見有驚慌害怕的神色,有巡城的士卒在不遠處走過,遇見腿腳不便的氐族老人,既沒有不耐煩的連聲催促,更沒有粗暴地一把推開,而是慢慢的隨在身後,待走到寬敞些的地麵時,再無聲的從老人身側繞開走過。

“先生,看來是我多慮了,這高嶽倒是安民有策、治軍有方啊。”

楊難敵牽著馬兒踱著步,對身側的楊軻歎道。負責引導指路前行的隴西軍卒,也不好催促他,便默默地在楊難敵身前五步外走五步停一步的引路。

他一行人安安靜靜,人數又少,且沒有什麼誇張的儀仗,所以走在街頭,並不怎麼引起路人的關注,偶有人多看兩眼,也認不出楊難敵的身份來。

楊軻負著手,像是一位要吟詩作對氣定神閑的書生,聽聞楊難敵感慨,不由微笑道:“誠如大王子之言。高嶽戰勝攻取之後,不作亂、不妄殺,在如今之世,根本就是鳳毛麟角。其實黎民百姓的要求,最是簡單不過,隻要能每天能填飽肚子、安定平穩的過活就行。所以大王子,日後治理部族國家,也要多加注意,不可使百姓厭之棄之,多多與民休養才好。”

“先生金玉良言,我一定記在心中。”兩人邊走邊看,邊看邊談,過的片刻,便來到了府衙之外。

內裏,幾名侍女正灑掃完畢。聽聞通報,高嶽快速整理了一下衣著,便大步走了出去,三將一字排開,緊隨身後。

“小氐楊難敵,拜見高將軍。將軍威名,如雷貫耳,恨不早日相見。”

堂外一人,前額突出,高鼻銳目,滿臉短簇的青茬絡腮胡,卻沒有一絲粗魯的感覺,麵部五官輪廓分明,神采奕奕。他戴著白色的氈帽,上插一支粗大鮮豔的雉羽,身披華麗的氈氅,一雙牛皮靴幹幹淨淨,不沾泥水。

這便是氐族儲君楊難敵了。高嶽知道此人乃是後來史上著名氐王,百折不撓堅毅沉雄,當下很是敬重,忙降階而下迎上前來,彬彬有禮道:“大王子賢名,高某也是久仰,今日相遇,足慰平生。”

楊難敵初見高嶽,也目不轉睛的打眼觀瞧。他見高嶽英姿勃發,高大俊秀,且舉手投足間溫雅從容,又自有一種器宇軒昂的氣勢。楊難敵感慨道:“高將軍人中之傑,楊某今日才知百聞不如一見。”

高嶽謙遜相謝,二人互攙著手,歡聲暢談,使人望見卻根本想象不到,這竟然是刀兵相向流血廝殺的敵對兩方。

二人舉步走進堂內,身後一群隨從之人,便也跟著進來。賓主分主次落座,早有幾名侍女低著頭小跑上來,點起香爐,不一會,堂內便有淡淡的檀香飄逸,使人精神一振;又沏了茶,將一盞盞香茗恭敬地端給賓客。

楊難敵目光清澈,從侍女手中接過茶盅,竟然還禮貌性的微微頷首,顯得很是端莊謙良。高嶽看在眼中,不由對楊難敵又多了些好感,他微笑道:“貴客遠來,焚香煮茶略盡心意。不過掛畫插花,高某實在擺布不來,還請不要見怪。”

楊難敵漢化程度很高,一聽便知高嶽說的乃是君子四藝:焚香、煮茶、掛畫、插花,這是古代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此四藝者,透過嗅覺、味覺、觸覺與視覺品味日常生活,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境界,且充實內在涵養與修為,是接待良朋好友、貴客嘉賓的雅致之舉。

楊難敵笑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高將軍的熱情和好意。而且小氐雖出身邊鄙胡族,倒也曉得那些文人禮節最是繁縟,足下英武灑脫,可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高嶽一點頭,大聲道:“請小楊將軍上來。”

不少人正莫名其妙時,隻見一人快步從外麵撞了進來,卻是當初兵敗被俘的楊萬夫。

“大哥!”

楊萬夫徑直奔向楊難敵,人還未到近前,便已紅了眼圈,哽咽起來。楊難敵也一下站起,一把拉住他,上下不停打量,並沒有什麼受傷之處,心中便曉得這個小堂弟是見了自己,心中感慨委屈,才至如此。

楊萬夫乃是楊茂搜堂弟的獨子。當年楊茂搜與北方氐酋齊萬年交戰,堂弟英勇戰死,留下十來歲的楊萬夫。楊茂搜頗重情義,心中難過無比,從此對這個小堂侄很是優容寵溺,從來無有責罰。見他如此,便是連平日狂傲的楊堅頭,對楊萬夫也是笑笑嗬嗬,多有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