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方才楊萬夫陡然見後山起火,曉得不是路數,當下便跳起來,招呼部下,便要從衝出去,孰料火勢須臾便已成燒山之勢,還沒到後山,眾人便被烤的焦頭爛額,灰頭土臉。又且後山下有敵軍呼嘯鼓噪,聲勢壯大,怕是人數眾多,土山援軍沒奈何隻有掉轉頭往前山衝下。
剛近山腳,便被早已等待的隴西弓兵,一陣箭雨招呼,猝不及防,登時便射倒了三十餘名兵卒。楊萬夫起初還咬牙指揮硬衝,想撕開一個口子,好退回西和城去,奈何隴西弓兵輪番射擊,箭不得停,己方已經傷亡了兩百多人,卻隻不過前進了五十來步遠。
又被撂倒了四十多人後,終於離敵軍隻有不到三十步了。突然那些弓兵都不射了,轉頭便往後跑。敵軍裏,無數明晃晃的大刀、寒森森的長矛一下子都伸了出來,再要往前跑去,便好像自己主動往那些要人性命的凶器上撞似的,楊萬夫慌忙止住疾奔的勢頭,確有停不住腳或跑暈了頭的,直接迎麵撞去,發出了一聲聲瘮人的尖厲慘叫。
其實當此之時,土山援軍能戰之士,還有一千五百人。若是楊萬夫臨敵不懼,鎮定指揮,可以迅速收攏部下,集中兵力,重點突破,從隴西軍側翼斜著殺出去,未免不可以突圍。
然而事實往往沒有那麼多然而。楊茂搜及兩個親子,都可算是勇武敢戰的氐族漢子,但楊萬夫年紀尚幼,從未經曆過什麼大戰陣。前番來援西和城,本來楊茂搜打算叫次子楊堅頭來的,楊萬夫卻主動請纓,楊茂搜很是讚賞,又本著讓後輩子侄多多鍛煉的心思,便確定了楊萬夫領兵去救援。
不過楊茂搜也曉得,這個小侄子是初出茅廬,嘴上沒毛多半辦事不牢。他再三叮囑楊萬夫要隨機應變,密切配合好城中守軍,若是遇到敵軍,不可怯懦,要臨敵敢戰,不能率先失了膽氣,壞了士氣。
楊萬夫昂然而去。他心中很想像父兄輩一般,做個威風八麵、驍勇善戰的仇池神山的好子孫。奈何現實告訴他,戰爭是冷血殘酷的,稍有不慎便會全盤皆輸,沒有任何回旋的餘地。
高嶽布置妥當後發動突然襲擊。在衝天大火和震天的喊殺聲中,楊萬夫果然驚慌失措,隻想逃脫戰場,奔進西和城去。隻是他連逃跑都已沒有任何章法,隻是悶頭四處衝突,連帶著一眾部下,都變成了一盤散沙,士氣散了,韓白再世也沒有辦法。
楊萬夫倉皇無措間,高嶽已領百騎,如旋風一般衝殺了出來。楊萬夫一見便膽落,竟然沒有格擋抵抗,便被高嶽親自擒獲,喝令綁縛停當,於是土山援軍就此瓦解,全部伏地請降。
同時,根據多柴的情報,高嶽早已安排人手,找尋到了地道口,全副武裝在旁監守,被薑野力派遣出城的親兵,剛從地道中探出頭來,便被一把拖出,當場製服。
此刻,城下失魂落魄的楊萬夫,和一眾早被繳械、垂頭喪氣的土山援軍,愈發襯得隴西軍軍容嚴整威武,氣勢昂揚。
薑野力嗔目結舌,一時說不出話來。本來他已下定決心,要憑城死守,這下心亂如麻,方寸大亂。
身側親信期期艾艾道:“將軍。如今城中糧草被焚,城外援軍投降,軍民上下皆無鬥誌,這城不好守啊。要是舍城自去的話,敵軍將南城門牢牢圍住,擺明了從這裏出不去,唯一隻有從北門而走,但越往北越是漢人的地界,咱們往北去,能去哪裏?這是敵軍故意設的局,咱們幹瞪著也沒辦法。”
親信瞥了瞥薑野力,見無異色,便硬著頭皮道:“攻戰退走皆無奈,當下隻有、隻有開城迎降唯一的辦法了。”
薑野力神色數變,還是咬牙道:“再堅守十天。若是十天內,大首領派來了援軍,咱們內外夾擊,尚可求勝。若是十天之後,還不見援軍來,咱們便是降了,也顯得是力竭而降,大首領不好多責怪,這邊隴西的漢人也不會太輕視咱們。”
親信大為歎服。這確實是相對來說,兩全其美的好辦法。一仗不打就開了城門,不要說身後的族人會唾罵不已,便是受降的晉軍,多半也會是高高在上,心懷蔑視正眼都不帶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