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張圖片、一幅版畫或者是一幅雕刻,無論代表了一種高貴的思想,還是描繪了一種英勇的言行,或者是為我們的屋子帶來田野鄉村的氣息,它們都是我們的老師,教育的方法,自我修養的理想助手。因為有它,家裏變得愉快、舒適、雅致,更具吸引力。它可以使一個自私自利的人變得大公無私。它還可以增強一個人與家人或者是社會外界的人的溝通能力。
舉例來說,一個偉大人物的肖像畫,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的人生。因為這幅畫賦予了他一種特殊的個性魅力。當我們在這幅肖像畫前麵端詳這個偉大的人物時,我們仿佛感覺自己對他有很深的了解,而且拉近了與他的距離。如果屋子裏長時間地掛著這幅肖像畫,那麼,我們的大腦中就會時常浮現出他的形象,從而,我們的精神氣質、道德品行都會因此而得到提升,這也是我們向著更高的人生目標邁進的橋梁。
曾聽別人講述,一位信仰天主教的放債者在要欺騙別人的時候,他總是用麵紗將他最珍愛的聖徒像遮擋起來。可以說,一個偉大而賦有高尚品德的人物的肖像,是我們最優秀的夥伴。雖然我們達不到英雄人物的水平,但是他的影響力卻可以使我們朝著他的標準前進。
有一些繪畫作品的定價十分高,這樣做隻是為了使人們感到它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但是這種做法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經常能看到有些人出高價買下這些似乎頗具藝術價值的畫,但是事實上,這些畫的價值隻是拉法葉的木刻畫《聖母馬利亞》的百分之一。雖然《聖母馬利亞》隻值兩個便士,但是這幅畫中蘊涵了極其深厚的含義和無可比擬的美,尤其是聖母馬利亞的頭像,讓人不經意地想起黑茲利曾說過的話——在這張完美的肖像作品前,人們即使要做一些不優雅的舉動都是不可能的。因為它是母愛、女性美、仁愛和真摯虔誠的化身,象征著人類最高尚的情感。有人曾在這幅畫的麵前發出這樣的感慨:“我仿佛走進了天國的屋子。”
那些喜歡收藏圖片、藝術品的人往往隻關注它的年齡和珍惜性,而不在意它的實際價值。也許最貧困的人具備較高的鑒賞力,而那些富有的人卻是毫無藝術眼光,缺乏辨別能力。即使是最便宜的木刻作品,也能夠同手工藝者交流藝術上的心得與美感。但是那些昂貴的名畫卻不能向富有的人傳遞任何美的信息。
當你欣賞一幅畫的時候,你會感到快樂嗎?其實這個問題是衡量一幅畫的價值的標準。如果你厭倦了這幅畫,你的注意力就會遠離她,而轉向吸引你的事物上。就像有些讀者可以從欣賞蒙哥馬利的詩歌轉而欣賞彌爾頓的詩歌一樣。你會將那幅令人厭惡的畫撕掉,從新掛上一幅高雅、美麗的畫。這樣一來,牆壁上的畫的更新程度倒是十分穩定的。如果條件允許,將這些畫用框架框起來,看上去會更美觀;當然,如果不按上框架也沒有關係,就這樣掛在牆上也不失它的藝術美感。歐文·瓊斯說過,把畫掛在牆上不是一種好做法,牆上隻要貼上牆紙就很好了。其實歐文·瓊斯的話不會永遠正確。在這一點上,我們就可以大膽地說,他的觀點是錯誤的。我們認為,如果家裏不掛上幾張畫,即使屋裏擺放了許多名貴、高檔的家具,這個家看上去也仿佛沒有裝飾過。
我們可以通過許許多多的方式來表現生活的藝術。也許我們可以用“物盡其用”來概括它。任何東西都有它自身的價值,我們不能不屑一顧地對待它們,哪怕是那些微不足道、不足為奇的小東西,也能夠發揮它的作用和力量。生活的藝術可以給家庭帶來生機與活力,而且它還賦予大自然最新的魅力。有了它,我們可以享受富人們的花園洋房——似乎這些東西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因為有了生活的藝術,空氣變得清新、純淨,陽光也格外明媚、溫暖。我們可以讚美綠油油的草地、朵朵白雲和微笑著的鮮花。我們熱愛腳下的這片土地,喜歡聆聽大自然的聲音。生活的藝術已經延伸到社會中的一切交往活動中。它使人們變得善良、友愛,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與幸福。它促使我們將這份幸福傳遞給別人,從中體會更有意義的幸福。它使我們的生活得到改善,並使我們的命運得到升華。我們高居於爬行動物之上,渴望走向無盡的生活藝術的道路上。因此,我們將時間同永恒聯係在一起,使生活的藝術在無盡的歲月中得到最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