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走窮途忽遇良朋 談仁路初聞怪狀
卻說我搬到客棧裏住了兩天,然後到伯父公館裏去打聽,說還沒有回來。我隻得耐心再等。一連打聽了幾次,卻隻不見回來。我要請見伯母,他又不肯見,此時我已經住了十多天,帶來的盤纏,本來沒有多少,此時看看要用完了,心焦的了不得。這一天我又去打聽了,失望回來,在路上一麵走,一麵盤算著:倘是過幾天還不回來,我這裏莫說回家的盤纏沒有,就是客棧的房飯錢,也還不曉得在那裏呢!
正在那裏納悶,忽聽得一個人提著我的名字叫我。我不覺納罕道:“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這是那一個呢?”抬頭看時,卻是一個十分麵熟的人,隻想不出他的姓名,不覺呆了一呆。那人道:“你怎麼跑到這裏來?連我都不認得了麼?你讀的書怎樣了?”我聽了這幾句話,方才猛然想起,這個人是我同窗的學友,姓吳,名景曾,表字繼之。他比我長了十年,我同他同窗的時候,我隻有八九歲,他是個大學生,同了四五年窗,一向讀書,多承他提點我。前幾年他中了進士,榜下用了知縣,掣簽掣了江寧。我一向未曾想著南京有這麼一個朋友,此時見了他,猶如嬰兒見了慈母一般。上前見個禮,便要拉他到客棧裏去。繼之道“我的公館就在前麵,到我那裏去罷。”說著,拉了我同去。
果然不過一箭之地,就到了他的公館。於是同到書房坐下。我就把去年至今的事情,一一的告訴了他。說到我伯父出差去了,伯母不肯見我,所以住在客棧的話,繼之愕然道:“哪一位是你令伯?是甚麼班呢?”我告訴了他官名,道:“是個同知班。”繼之道:“哦,是他!他的號是叫子仁的,是麼?”我說:“是。”繼之道:“我也有點認得他,同過兩回席。一向隻知是一位同鄉,卻不知道就是令伯。他前幾天不錯是出差去了,然而我好象聽見說是回來了呀。還有一層,你的令伯母,為甚又不見你呢?”我說:“這個連我也不曉得是甚麼意思,或者因為向來未曾見過,也未可知。”繼之道:“這又奇了,你們自己一家人,為甚沒有見過?”我道:“家伯是在北京長大的,在北京成的家。家伯雖是回過幾次家鄉,卻都沒有帶家眷。我又是今番頭一次到南京來,所以沒有見過。”繼之道:“哦,是了。怪不得我說他是同鄉,他的家鄉話卻說得不象的很呢,這也難怪。然而你年紀太輕,一個人住在客棧裏,不是個事,搬到我這裏來罷。我同你從小兒就在一起的,不要客氣,我也不許你客氣。你把房門鑰匙交給了我罷,搬行李去。”
我本來正愁這房飯錢無著,聽了這話,自是歡喜。謙讓了兩句,便將鑰匙遞給他。繼之道:“有欠過房飯錢麼?”我說:“棧裏是五天一算的,上前天才算結了,到今天不過欠得三天。”繼之便叫了家人進來,叫他去搬行李,給了一元洋銀,叫他算還三天的錢,又問了我住第幾號房,那家人去了。我一想,既然住在此處,總要見過他的內眷,方得便當。一想罷,便道:“承大哥過愛,下榻在此,理當要請見大嫂才是。”繼之也不客氣,就領了我到上房去,請出他夫人李氏來相見。繼之告訴了來曆。這李氏人甚和藹,一見了我便道:“你同你大哥同親兄弟一般,須知住在這裏,便是一家人,早晚要茶要水,隻管叫人,不要客氣。”此時我也沒有甚麼話好回答,隻答了兩半“是”字。坐了一會,仍到書房裏去。家人已取了行李來,繼之就叫在書房裏設一張榻床,開了被褥。又問了些家鄉近事。從這天起,我就住在繼之公館裏,有說有笑,免了那孤身作客的苦況了。
到了第二天,繼之一早就上衙門去。到了向午時候,方才回來一同吃飯。飯罷,我又要去打聽伯父回來沒有。繼之道:“你且慢忙著,隻要在藩台衙門裏一問就知道的。我今日本來要打算同你打聽,因在官廳上麵,談一樁野雞道台的新聞,談了半天,就忘記了。明日我同你打聽來罷。”我聽了這話,就止住了,因問起野雞道台的話。繼之道:“說來話長呢。你先要懂得‘野雞’兩個字,才可以講得。”我道:“就因為不懂,才請教呀。”繼之道:“有一種流娼,上海人叫做野雞。”我詫異道:“這麼說,是流娼做了道台了?”繼之笑道:“不是,不是。你聽我說:有一個紹興人,姓名也不必去提他了,總而言之,是一個紹興的‘土老兒’就是。這土老兒在家裏住得厭煩了,到上海去謀事。恰好他有個親眷,在上海南市那邊,開了個大錢莊,看見他老實,就用了他做個跑街——”我不懂得跑街是個甚麼職役,先要問明。繼之道:“跑街是到外麵收帳的意思。有時到外麵打聽行情,送送單子,也是他的事。這土老兒做了一年多,倒還安分。一天不知聽了甚麼人說起‘打野雞’的好處,——”我聽了,又不明白道:“甚麼打野雞?可是打那流娼麼?”繼之道:“去嫖流娼,就叫打野雞。這土老兒聽得心動,那一天帶了幾塊洋錢,走到了四馬路野雞最多的地方,叫做甚麼會香裏,在一家門首,看見一個‘黃魚’。”我聽了,又是一呆道:“甚麼叫做黃魚?”繼之道:“這是我說錯南京的土談了,這裏南京人,叫大腳妓女做黃魚。”我笑道:“又是野雞,又是黃魚,倒是兩件好吃的東西。”繼之說:“你且慢說笑著,還有好笑的呢。當下土老兒同他兜搭起來,這黃魚就招呼了進去。問起名字,原來這個黃魚叫做桂花,說的一口北京話。這土老兒化了幾塊洋錢,就住了一夜。到了次日早晨要走,桂花送到門口,叫他晚上來。這個本來是妓女應酬嫖客的口頭禪,並不是一定要叫他來的。誰知他土頭土腦的,信是一句實話,到了晚上,果然走去,無聊無賴的坐了一會就走了。臨走的時候,桂花又隨口說道:‘明天來。’他到了明天,果然又去了,又裝了一個‘幹濕’。”我正在聽得高興,忽然聽見“裝幹濕”三個字,又是不懂。繼之道:“化一塊洋錢去坐坐,妓家拿出一碟子水果,一碟子瓜子來敬客,這就叫做裝幹濕。當下土老兒坐了一會,又要走了,桂花又約他明天來。他到了明天,果然又去了。桂花留他住下,他就化了兩塊洋錢,又住了一夜。到天明起來,桂花問他要一個金戒指。他連說:‘有有有,可是要過兩三天呢。’過了三天,果然拿一個金戒指去。當下桂花盤問他在上海做甚麼生意,他也不隱瞞,一一的照直說了。問他一月有多少工錢,他說:‘六塊洋錢。’桂花道:‘這麼說,我的一個戒指,要去了你半年工錢呀!’他說:‘不要緊,我同帳房先生商量,先借了年底下的花紅銀子來兌的。’問他一年分多少花紅,他說:‘說不定的,生意好的年分,可以分六七十元;生意不好,也有二三十元。’桂花沉吟了半晌道:‘這麼說,你一年不過一百多元的進帳?’他說:‘做生意人,不過如此。’桂花道:‘你為甚麼不做官呢?’土老兒笑道:‘那做官的是要有官運的呀。我們鄉下人,哪裏有那種好運氣!’桂花道:‘你有老婆沒有?’土老兒歎道:‘老婆是有一個的,可惜我的命硬,前兩年把他克死了。又沒有一男半女,真是可憐!’桂花道:‘真的麼?’土老兒道:‘自然是真的,我騙你作甚!’桂花道:‘我勸你還是去做官。’土老兒道:‘我隻望東家加我點工錢,已經是大運氣了,哪裏還敢望做官!況且做官是要拿錢去捐的,聽見說捐一個小老爺,還要好幾百銀子呢!’桂花道:‘要做官頂小也要捐個道台,那小老爺做他作甚麼!’土老兒吐舌道:‘道台!那還不曉得是個甚麼行情呢!’桂花道:‘我要你依我一件事,包有個道台給你做。’土老兒道:‘莫說這種笑話,不要折煞我。若說依你的事,你且說出來,依得的無有不依。’桂花道:‘隻要你娶了我做填房,不許再娶別人。’土老兒笑道:‘好便好,隻是我娶你不起呀,不知道你要多少身價呢!’桂花道:‘呸!我是自己的身子,沒有甚麼人管我,我要嫁誰就嫁誰,還說甚麼身價呀!你當是買丫頭麼!’土老兒道:‘這麼說,你要嫁我,我就發個咒不娶別人。’桂花道:‘認真的麼?’土老兒道:‘自然是認真的,我們鄉下人從來不會撒謊。’桂花立刻叫人把門外的招牌除去了,把大門關上,從此改做住家人家。又交代用人,從此叫那土老兒做老爺,叫自己做太太。兩個人商量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