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戰爆發(1 / 3)

伏牛關外十裏外,驚鬼地總兵黃甫寸排兵布陣,將五十萬陳國大軍,分成五個梯隊,每個梯隊,有十個萬人組成方陣。

第一梯隊的軍士,個個身披重甲,帶鎖盤繩,圍繞著五十架巨大的攻城車旁。這些攻城車高聳入雲,竟高有三十丈,剛好能夠夠到伏牛關的劍牆高度。

攻城車的前麵,大有兩丈的鐵質攻城捶,後麵,則拖著一條百丈長的“尾巴”——可以四十人並行的斜梯。

這攻城車太過巨大,根本非人力所能推動,所以每輛工程車兩旁,還立有四個十丈高的巨大傀儡,這巨人上半身雖有人形,卻無人頭,下半身則像個蜈蚣一般,有數十條粗壯的大腿。

不但如此,那巨大傀儡身上,還批滿了鐵甲,用來護住要害部位,這種傀儡級別不高,也僅僅二級左右,行動也比較遲緩,甚至一個普通的凡人,也比它們靈活。但是這種傀儡卻有一個巨大的好處,那就是力道之大,幾可負山,是陳國真一劍宗,專門製成的攻城傀儡——十腳力士。

在第一梯隊後麵的第二梯隊,則全部有騎兵組成,這些人當中,有不少鐵甲飛騎混在其中,他們的任務是,一旦攻城車攻入關城內部,那麼這些鐵甲飛騎,就會快速沿著斜梯而上,直搗黃龍。

而第三梯隊,則是輕甲步兵,這些人個個身著輕便披甲,手持盾牌鋼刀,一旦第二梯隊在關城內部打開缺口,那麼這些人,則是快速跟進,直接占領關城。

第四梯隊,則是由十二萬人,守護著兩千四百架巨大的床弩。這床弩非同小可,高有兩丈,寬五丈,長十丈,左右各有橫放絞盤,每個絞盤有二十二人絞動,然後通過一根帶齒輪的鐵軸,帶動上方的豎放絞盤,進而拉開有九根巨大弓背帶動的弓弦。

而在床弩上,則有六個彪形大漢站直而立,五人負責裝填重有百斤的鐵矛,一人持錘專門負責敲打扳機。

這個梯隊,全權負責掩護前麵三個梯隊,負責第一波攻擊。

而第五梯隊人數最少,隻有八萬人左右,他們則負責用三千輛大車,給第四梯隊運送鐵矛箭矢。

除了第一個第五梯隊,這中間三個梯隊,每個梯隊之內,還各有二十架如攻城車一般高大的陣樓,每個陣樓內,都有三個練氣二層或者三層的修士把守,這陣樓不負責進攻,隻是負責必要時開啟大陣,守護那些脆弱的凡人。

在伏牛關前,陳國大軍的上方,則有二十名禦器飛天之人,他們一個個手持乾坤袋,似乎隨時要從裏麵放出什麼東西來,而在這大軍之內,更有二十名朝元境修士,帶領盡三百名練氣修士混雜其中,準備隨時配合大軍攻城。

麵對陳國大軍,伏牛關守嚴陣以待,關城最上層,前後左右每隔三丈,便有一架三弓床弩,數量共有三排一千五百架之多,每架床弩有八人操作,六人絞動絞盤,一人裝填箭矢,一人敲打扳機,其後則是堆積如山的木杆鐵頭的鐵羽飛矛,普通弓弩手,和刀甲兵則站立在旁。

由於不需要移動,這些看起來遠不如陳國那床弩巨大,但卻可以被關城之上的陣法之力加持,射程更遠!

而在頂層往下,地麵三十丈往上,則每隔十丈,便有一層寬闊的通道,通道內則又安排大軍,通過城牆方孔,抵禦爬到城牆上的敵人。

雖然有天險為憑,但是伏牛關的守軍,數量卻顯得及其可憐,數量還不到十萬。雖然在巨大的關城後方,還有近三十萬大軍作為後備,但是跟陳國攻城梯隊後方,那百萬枕戈待旦的大軍比起來,依然顯得數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