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準確分析你的說服對象,知己知彼百戰百勝(2)(1 / 2)

檢查自身的缺點,無非就是對自己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做出分析,得出自己言行的對錯和得失。通俗地講,在思想上給自己照照鏡子,明白自己的是非成敗,檢點自己言行的缺陷。古語曰:“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說的就是如何去檢討自己。我們隻有不斷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才能促進說服工作的順利進展。如何檢查自身缺失呢?有時候我們應該向古人學習,從他們身上汲取經驗。下麵介紹幾個前人如何檢查自身的經驗,以供借鑒。

第一,用他人的批評反觀自己。

他人的批評有時並不是無事生非的,它們完全可以成為自己反觀自身的鏡子,因為它們能夠讓我們看到自身的不足和錯誤。對方的批評可能是對我們的不滿,也可能是對我們處事為人的態度不滿,他們的批評也許是對我們做人做事的最好的建議。

林肯當政期間,愛德華·史丹頓將軍有一次罵林肯是個笨蛋。史丹頓生氣的原因是林肯為了自己的私情幹涉史丹頓的軍務。有一次,林肯為了取悅某一個特別有私心的政客,簽發了一項命令,為他調動軍隊。史丹頓不僅拒絕執行林肯的命令,而且大罵林肯簽發這種命令是笨蛋的行為。盡管如此,當林肯聽到史丹頓的批評建議後,他很平靜地回答說:“如果史丹頓說我是個笨蛋,那我一定就是個笨蛋,因為他幾乎從來沒有出過錯。我得親自過去看一看。”林肯不久就親自去拜訪史丹頓,於是他明白了他簽發的是錯誤命令,於是就收回命令。林肯非常歡迎別人的批評,隻要是誠意的批評,有知識建設性的批評,他都會接受。

第二,給自己的過去做個對照。

我們做事說話更多的時候都是以自身的經驗和教訓作為參考的。過去做過的事、說過的話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成功有成功的經驗,失敗有失敗的教訓。它們盡管說已經不能夠去改變了,但是,它們在我們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還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古人曰,以古為鑒,可知興替。過去的都是自己的曆史,功過是非都有分曉,關鍵是我們能夠從自己過去的言行中找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在今後加以改正和杜絕。現在說話辦事中,也應以以往好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糾正現行言行當中的缺點,使自己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第三,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人不反觀自己,就很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人貴有自知之明”,講的就是人要清楚地認識自己。怎樣才能真正地認清自己?最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與他人進行對比。“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在與他人的比較中,我們便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所以,增長我們自身見聞的方法,就是要與人多接觸。在與人接觸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對方有很多優秀的地方,這些優秀的地方就值得我們去借鑒,當然,我們也會看到對方不足之處,這時我們在自己的內心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毛病,如果有我們就及時改正,如果沒有我們就加以戒免。無論我們身在何地何處,我們都要認真地從對方那裏汲取營養,不應自負自欺,而應海納百川。“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說服就是與人接觸的工作,盡管對方會有很多讓你不舒服的地方,但是,我們應該善於發現對方的優點,然後從審視對方的角度來審視自己,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認識自己,取得進步。

總之,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缺點,每個人都要不斷地檢討自己,使自己能夠不斷地進步。時刻檢查自己缺點,才能夠使我們在說服工作中不斷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是我們進一步提高自身修養和能力的推動力,能夠幫助我們做好說服工作。

耐心傾聽,尊重對方的意見表達

人與人主要是通過語言交流的,傾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語言溝通的有效性。人們通過語言來宣泄情感或表達自我,傾聽就是對對方的一種接受。人們都喜歡說,不喜歡聽,然而善於交際的人都知道傾聽的重要性,會認真聽對方講話。傾聽是對說話者的一種尊重。每個人心中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學會傾聽是尊重他人最基本的功夫,學會傾聽不僅能夠取得他人的好感,也能贏得他人的尊重。有時候,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受挫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說錯什麼了,或沒說什麼,而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傾聽。

有一美國男人為了聖誕節能和家人歡聚團圓,十分開心地乘飛機從異地往家趕。不幸的是,這架飛機在空中遭遇暴風雨的猛烈衝擊,飛機偏離航線,隨時都有可能墜毀,空務人員十分擔憂,驚恐萬分地囑咐乘客們將寫好的遺囑放進一個特製的口袋。這時,所有人都在祈禱飛機能夠平安無事,也就是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飛機在駕駛員的冷靜駕駛下終於平安著陸,大家終於度過生死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