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省禪師看法遠的行事,心中高興。後來,歸省禪師圓寂後,法遠繼承了歸省禪師的衣缽,成為了一代禪師。
生活中的挫折磨難是鍛煉意誌、增加能力的好機會。事情的成敗以結果為斷,中間的波折不足為論。人人都會遇到挫折,都會做錯事,可是,在挫折和打擊麵前人們的態度大不一樣。有的人十分脆弱,一次打擊,就把他擊垮了,從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愈挫愈勇,再鼓起勇氣向前走,這樣的人往往能夠成功。要結出甜蜜的果實,果樹不僅僅需要陽光的恩澤普照,也需要在暗夜中溫度低的時候將營養轉化為糖分,白天夜間溫差愈大,結出的果實越甜蜜。一個人良好品性的養成同樣不僅僅需要關懷指導,也需要考驗和困難的曆練。
放下才能得到解脫
人生在世,幾乎所有的苦惱都來自於拿不起,或放不下,或二者兼而有之!於情於事,於權於利,於人於己,皆是如此!這就是生活中,之所以有的人活得特別輕鬆,而有的人活得特別累的原因。活得輕鬆的人是拿得起、放得下,而活得特別累的人是拿得起、放不下。生活中有很多事不得不放棄,也不得不放下,放棄應該放棄的才是人生最高境界。
人生在世,大致有如下幾種活法:拿得起放得下,拿得到放不下,拿不起放得下,拿不起放不下。唯獨拿得起又放得下,才能成就最完美的人生。
但在付諸行動時,“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卻難。所謂“放得下”,是指心理狀態,就是遇到“千斤重擔壓心頭”時能把心理上的重壓卸掉,使之輕鬆自如。生活中不順心事十有八九,要做到事事順心,就要拿得起放得下,不愉快的事讓它過去,不放在心上。
有一個富翁背著許多財寶到處收購快樂,可是他旅遊了十年,走遍千山萬水,也沒能買到快樂。
一天他在山路邊休息,剛好有個農夫背著一大捆柴草從山上走下來,於是上前問道:“我是個很有錢的富翁,世界上沒有我買不來的東西,可我就是活得一點兒都不快樂。我已經走遍了世界各地,至今一無所獲,你知道哪裏可以找到快樂嗎?”
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慢慢地擦去汗水,舒心地笑起來:“快樂其實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啊。”
富翁頓悟:“原來放下身上的重負就是快樂,我背著這麼多的財寶,到處旅遊,總是擔心被別人搶走,被別人騙去,從不敢放下,哪兒能得到快樂啊!”
執著這件事情是很微妙的,有時候是故意的,有時候不由自主。好比說,有的人,你每天都和他見麵,卻連他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樣子都記不住;有的人,雖然你隻見過他一麵,卻怎麼都忘不了他,甚至一輩子都記得他,這就是執著!因為心裏麵有愛、有欲,所以對同樣的東西產生了不同的念頭。一旦你把世俗的雜念拋開,你就會發現,哪裏有執著啊?
著名禪僧原坦山在年輕的時候就悟道很深,經常做一些別人看起來很怪異的事情。
一天,原坦山和一位師弟一起下山,經過一條小河時遇到一位漂亮姑娘。
因為剛剛下過雨,河水雖然不怎麼深,卻很混濁,也沒有木橋,姑娘就被困在了河邊。
原坦山看到姑娘一臉焦急而窘迫的神情,上前施禮問道:“請問姑娘,是想過河嗎?”
“是呀,”姑娘點點頭,無奈地回答,“水太髒了,我怕把衣服弄髒了……”
“姑娘莫急,”原坦山安慰她道,“貧僧抱你過河,好嗎?”
姑娘等了好久才遇到有人幫忙,而且是個彬彬有禮的和尚,略一遲疑,就點頭應允了。
於是,原坦山抱起姑娘就走。到了對岸,原坦山輕輕放下姑娘,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就若無其事地轉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