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我們有權利,更有能力去追求美好(3)(2 / 2)

人生需要奮鬥

著名的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曾經在做客CCTV2《我們》欄目時,圍繞大學生人生奮鬥等問題提出:“上帝製造人類的時候就把我們製造成不完美的人,我們一輩子努力的過程就是使自己變得更加完美的過程,我們的一切美德都來自於克服自身缺點的奮鬥。”

同時他還提出,不要小看每一個看似卑微的目標,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最讓人感動的日子總是那些一心一意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奮鬥的日子,哪怕是為了一個卑微的目標而奮鬥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因為無數卑微的目標累積起來可能就是一個偉大的成就。金字塔也是由每一塊石頭累積而成的,每一塊石頭都是很簡單的,而金字塔卻是宏偉而永恒的。”

我們不難看出俞敏洪對奮鬥有著深刻的理解,人生要想過得有意義,就一定離不開自身的奮鬥。上帝給我們留下的缺憾,需要我們自己通過努力和奮鬥來彌補。有些人的一生之所以過得沒有意義,並不是他們不能過得有意義,而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根本就沒有追求過人生的意義,又或者他們不知道什麼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他們沒有為自己的人生奮鬥過,所以也與真正的人生失之交臂。

有時候我們對待人生的態度就像故事裏的三隻青蛙:有三隻青蛙同時掉進一個盛牛奶的木桶裏,如果它們不快點想辦法逃出去很快就會淹死。第一隻青蛙覺得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於是就不做任何努力,安心等死。第二隻青蛙嚐試著跳了一下,但是失敗了,於是他也放棄了。第三隻青蛙認為自己一定能夠跳出去,於是它一次又一次的奮力跳起,終於在第N次跳躍之後,它成功的逃離了木桶。

其實青蛙所處的環境就好比是我們的人生,如果我們不夠努力,不去奮鬥,很可能就會永遠困在木桶裏。隻有不斷堅持奮鬥,才能夠跳出木桶,擁有更廣闊的天地,為我們自己贏得更壯麗的人生。

奮鬥要不怕挫折

人生就像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不可能一直是水清沙白、緩緩前行,有時也會遇到險灘暗礁、水流湍急。我們的奮鬥之路也同樣不會一直順風順水、心想事成,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失敗,雖然很多時候挫折都會將我們打敗,但是隻要能夠冷靜下來,撕下挫折的麵具就能夠衝破對挫折的恐懼、戰勝挫折的挑戰。

人生的奮鬥之旅難免會有挫折。如果我們就此屈服於挫折,就等於屈服於我們的命運,那麼我們的人生就像第一隻青蛙一樣,就此墜落下去,隻能被局限在一個小小的格局當中,永遠也不可能再實現我們的價值。

世界總是會有一些人在麵對挫折的巨浪時,被不幸卷走,從此便放棄了對人生的努力;而另一些人,卻迎著巨浪奮力前行,在他們乘風破浪,最終到達彼岸。他們之所以能夠戰勝挫折是因為他們能夠不怕挫折,敢於戰勝挫折。在他們眼中,挫折不是阻礙而是走向成功的一個踏板。

美國的女作家海倫·凱勒,因為小時候的一次發燒而導致她變得又盲又啞。然而她依然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她在家庭教師的幫助下,靠用雙手觸摸老師的口型來辨別發音。並通過觸覺來學習拚寫。海倫·凱勒憑著驚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不斷學習,並向一個正常人一樣上完了大學,她將自己的親身經曆寫成書,去鼓勵更多的人,隻要不怕挫折,堅持奮鬥就一定能夠成功。

還有很多像海倫·凱勒這樣的人,他們在遭遇挫折時,沒有退避三舍的怯懦,也從未想過繞路而行,他們堅信在奮鬥的荒野上,隻要堅持就一定能夠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挫折過後,他們的人生依然充滿著奮鬥的激情和動力。

從聖母院大學公開課獲取的人生箴言:

我們的一生絕不是春華秋實的喜悅,更多的是寒冬酷暑帶給我們的磨難;我們的一生也絕不是鮮花掌聲的圍繞,更多的是掌聲背後的辛酸和汗水。但是我們依然需要奮鬥,隻有戰勝嚴冬酷暑才能收獲春華秋實;隻有付出辛酸和汗水,才能得到鮮花和掌聲。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敢於奮鬥,勇於拚搏,在激情和動力中升華人生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