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賦予我們生命和智慧,就要珍惜,要懂得利用自己的生命,不能浪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所在,隻有發現這些價值,通過努力去實現這些價值,人生才能活得有意義,才能過得充實、完滿,才不會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人生的奮鬥之路是需要勇氣去探索的,與其讓生命像落葉一樣凋落,不如努力燃燒自己讓我們的生命像流星一般燦爛地劃過長空,照亮一片黑暗。
從聖母院大學公開課獲取的人生箴言:
生命若想保持一份獨特的魅力,就需要不斷地去奮鬥。乞求太多隻會帶來困擾,而每天一點點的進步會讓我們收獲源源不斷的快樂。人不能過於貪婪,平和的心態才最為重要。一份平和,一份獲得,一步步靠近我們夢想中的世界。
第三節 為減少痛苦而奮鬥
我們能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實在是一件幸運的事情。我們的周圍有親人、朋友,我們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我們為了生活能過得更好而不斷努力工作,我們的生活也在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除了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社會也在不斷向前發展。文明社會的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我們能夠發射衛星、發射火箭,我們可以像“嫦娥”一樣“飛上”月球,通過各種科學儀器探索神秘的外太空。我們通訊設施越來越豐富,及時通話、及時視頻、文件傳輸等等。還有我們生活中需要的各種電器、機械,越來越方便我們的生活。
比起遠古時期,人類鑽木取火、茹毛飲血的生活狀況,我們現在的生活遠比那時的人要幸福。所以我們才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人與人之間都要相互友善,隻有和諧社會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然而總有一些人太過貪婪,總想要得到全世界。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惜去引起戰爭、發動暴亂,犧牲整個世界去達成自己的願望。他們行為往往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巨大的災難:漫天的烽火,離散的家人,死去的屍體。沒有人願意看到我們親手建築的家園成為廢墟,更不願看著自己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想想之前的兩次世界大戰,多少人在戰爭中失去了性命,多少美好的家庭被硬生生地拆散,又有多少天真的兒童在戰火中淪為無家可歸的孤兒?戰爭帶給我們的傷痛在很多年後依然持續,為什麼在今天我們還要讓這種痛苦繼續蔓延下去?我們有義務去阻止這種痛苦的行為,難道我們為此而受到的傷害還不夠多嗎?看看那些失去了父母的孤兒,看看那些失去了愛人的情侶,再看看那些白發蒼蒼失去孩子的父母吧!毀掉他們人生的正是這無情的戰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心懷善念、減少欲望、降低貪念,人與人之間能夠和平共處、減少紛爭,齊心協力維護世界和平,消除暴力活動,消除戰爭,那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平和、喜樂。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朝著和平去努力。
聖母院大學皮特教授非常重視暴力活動給人們帶來的傷害,他一直都致力於和平構建方法的研究,並對解決哥倫比亞地區衝突做出很大成就。多年來哥倫比亞政府和人民一直受到反政府遊擊隊組織製造的暴力活動的傷害,他們的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極大的危害。
2010年哥倫比亞的《時代報》發布全球和平指數數據,哥倫比亞的暴力活動頻發,使得哥倫比亞成為拉丁美洲暴力活動最多的國家。同時,倫敦也公布了一項關於和平指數的調查結果。哥倫比亞的和平指數在世界149個國家中排名138位。它不僅是拉丁美洲暴力活動最頻繁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暴力活動最多、最猖狂的國家之一。哥倫比亞城市中青少年的死亡原因除了癌症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凶殺。20世紀末期的哥倫比亞,每年約有3萬人喪生於暴力活動和掃蕩毒品行動中。
2006年,隨著哥倫比亞連任總統烏裏韋就職儀式時間推進,哥倫比亞各個地區的暴力事件也不斷發生。8月4日,加利警察局附近的汽車炸彈事件造成了5人死亡,9人受傷。而在2日,就有一民眾因踩到地雷,導致6人當場被炸死。7月31日載有20公斤炸藥的汽車在首都波哥大發生爆炸,同一天,山區巡邏的15名戰士因有人踩到地雷,15人全部被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