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路越走會越窄,越奮鬥才會越寬(2)(1 / 3)

這件事發生後不久,別涅迪克博士在無意之間看到了一則新聞,他看到一張報紙上報道市內有兩輛客車正麵相撞,車上多位乘客被飛散的玻璃渣劃傷,甚至其中一輛車的司機被一塊碎玻璃刺穿麵部而進入口腔,看到這些悲慘的報道,別涅迪克博士腦海中卻突然想到了那隻裂而不碎的燒瓶。他走進實驗室拿過那隻燒瓶,仔細地觀察那隻燒瓶,他發現那隻燒瓶的瓶壁原來有一層薄薄的透明膜保護了燒瓶。別涅迪克博士用刀片小心地取下這種物質然後對其進行化驗,經過化驗表明,一種叫硝酸纖維素的化學溶液是這層膜的主要成分,那層薄薄的膜就是這種溶液蒸發後殘留下來,遇空氣後產生了反應,從而牢牢粘貼在瓶壁上起到保護作用。然而這種產物又是無色透明的所以沒有被及時發現。“如果可以把保護試管的溶液運用到汽車玻璃中,那麼以後即便有交通事故發生,乘客的生命安全將會受到很好的保護,安全係數大大增加了”別涅迪克博士的這一想法付之於實踐之後,世界因為他得到了改變,他也因此榮登了20世紀法國科學界突出貢獻獎的榜首。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一顆探索的內心就是機遇。

頭腦靈活是抓住機會的主要工具,如果機會來臨了,我們還沒有及時反映,那麼機會也不會等待片刻,而是轉身溜走了。正如,弗萊明發現青黴素之前,青黴素就已經存在許久了,但是卻沒有人關注;又如蘋果掉落曾經砸到過無數人,但是卻沒有人像牛頓一樣思考蘋果掉落的原因。這就是靈活的頭腦賦予我們的機會,也正是這些機遇碰撞了靈活的大腦,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如此精彩!

奮鬥爭奪機會的意義在哪裏?

愛因斯坦曾說過:“機遇隻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我們需要深厚的知識的積累。缺乏了深厚的知識底蘊,我們是無法捕捉機遇的。擁有現在的思維方式才能看到機會並且把握它。常常我們慨歎沒有機遇,但許多時候,機會來臨時並不會敲響你心靈的大門,而是無聲無息地從你身邊經過,你的心門是否敞開,決定著你是否能夠抓住機遇。魯班當年因為自己的手被鋸齒草劃破從而發明了鋸;牛頓因為被蘋果砸到頭頂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些都是心門敞開獲得的收獲。正如這個世界不斷發生的新奇變化,不斷出現的奇妙思維,很多都是因為心麵向了世界,世界才隨心發生了改變。否則,人類不會進入文明社會,更不會進入科技時代,因為無數的機會早已經在我們緊閉的心門外悄悄溜走了。因此,我們為機遇而奮鬥的意義首先在我們心裏,隻有我們的內心打開了,內心渴望抓緊機遇了,我們才會發現機遇,才會抓住機會,從而改變他人,改變世界。

《如何經營自己》的書中提到了機會在人心中的含義。很多年輕人感覺,自己的人生能否成功完全是依靠機遇的,失敗的人往往把“時運不濟”當做理由,從而羨慕那些“順風順水”的成功者,並感歎自己的“生不逢時”。

這就表明,隻有我們懂得了機會的含義才能夠準確地抓住機遇。隻有我們胸懷遠大的理想,內心對奮鬥生生不息,我們才會抓住各種機會。如果我們整日等待機會來臨,或者埋怨老天不公,那麼我們最後隻能一事無成。真正成功的人不會去等待機會的來臨,而是會主動奔向各種機遇,在這些人眼中,機會隻能依靠奮鬥博得。

美國的貧民窟中有無數可憐的孩子,但是並不是每個可憐的孩子隻能過悲慘的命運。瑪麗就是貧民窟中的一員。幼小的她每日要麵對酗酒吸毒的父親和精神分裂的母親,她甚至都不知道幸福是什麼滋味。每日在街頭乞討的瑪麗羨慕地看著可以正常生活的孩子們。有時隻是看著就會哭出聲來。

然而,隨著瑪麗漸漸長大,她懂得了自己的命運要靠奮鬥去改變。於是她抓住每一個學習知識的機會,撿其他孩子丟下的試卷,跑到學校外麵偷偷聽講,知道學校的老師發現窗外有這樣一個勤奮的孩子,把她請進教室,瑪麗的人生發生了變化,獲得了機遇。今日,瑪麗已經成為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成為兒時貧民窟的救世主。在她的生命中,一個信念始終堅定不移——機會,就要靠自己的奮鬥。